人行道地下水灌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66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行道地下水灌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的补充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雨水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缺水和环境污染导致部分人不敢用地表水,而当今技术又允许,就出现局部地区大规模采集地下水。随着地下水的大规模采集,导致部分地表出现沉降而出现安全隐患;随着地下水的进一步减少,导致土地缺水严重,使土地经不起旱灾,导致全球大范围旱灾一年比一年严重;缺少地下水的泥土更干,植被减少,也禁不起雨水冲刷,导致泥石流的经常出现。缺少地下水使泉水稀少和短命,影响广大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大多数人行道是水泥铸就,渗水少,雨水往往通过排水管道流到河流,暴雨则导致城市内涝和何水水位暴涨,影响城市安全。现在土地很渴,需要喝水,需要补充大量的地下水。

发明内容
为克服地下水的日渐减少,本发明通过收集降落在人行道的雨水和洒水车洒水补充地下水。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人行道下预留一定空间,人行道上设计一些Icm的孔,水从这些孔流到人行道的地下,渗透补充地下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收集雨水和收集洒水补充地下水,增强泥土的湿度, 提高抗旱能力;冲淡泥土污染物浓度,减轻环境污染。


图1是通过人行道补充地下水的示意图。其中,1、人行道铺路水泥板,2、孔径Icm漏水孔,3、水泥铺路板四周高,中间低 Icm, 4,地下栅格,5、承重墙,6、非承重栅格。
具体实施方案水泥铺路板(1)设计为长50cm、宽50cm、厚10cm。设计为中间略微比边缘低1 cm (3),下雨或洒水具有向中间聚拢,有收集水分作用。收集到的水分通过9个直径Icm的排水孔(2)排到地下。地下部分为与孔对应,设计为9格的栅格(4)。为保证较好的支撑,承重墙(5)的宽10cm,支撑铺路水泥板(1),非承重栅格(6)将空间分成9份,每一份接受一个排水孔的水。非承重栅格(6)宽设计为厚3cm,也可以部分承担水泥铺路板(1)的重量。为保证较好地渗透效果,栅格可以设计为1-2米高,栅格之间连通,栅格底部可以铺河沙,上面留50cm左右的空间。沙对水有较强的渗透性。上面50cm空间可以接受较大的短暂来水以及由来水带来的泥沙。
权利要求
1.人行道地下水灌注系统包含铺路水泥板和地下栅格组成,其特征是水泥铺路板设计长、宽各为50cm,厚度10cm,设计为中间略微比边缘低1 cm,收集到的水分通过9个直径 Icm的排水孔排到地下;地下部分承重墙宽10cm,非承重栅格宽为3cm,非承重栅格之间连通;地下有50cm高的储水区可以接受短时间大量来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行道地下水灌注系统。水泥铺路板(1)设计为长50cm、宽50cm、厚10cm。设计为中间略微比边缘低1cm(3),下雨或洒水车洒水具有向中间聚拢,有收集水分作用。收集到的水分通过9个直径1cm的排水孔(2)排到地下。地下部分河沙增强渗透效果,预留50cm可以接受短时间大量来水。通过收集雨水和收集洒水补充地下水,增强泥土的湿度,提高抗旱能力;冲淡泥土污染物浓度,减轻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E01C15/00GK102373662SQ20111028810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胡再国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