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河道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7750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河道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河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人工河道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在淤泥填海造陆区中新建人工河道,其主要功能除满足排泄雨洪外,还可以要起美化景观作用。在(规划)建筑物密集区,人工河道规划用地红线范围有限,河道宽度有限,其断面形式通常为:上部斜坡设绿化带、中部平台设亲水平台以及下部陡立段为护岸结构。人工开挖新建河道,是从地面起开挖河道,类似于基坑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为形成河道,河道开挖期间,需设置基坑支护结构,使用期间,需设置护岸结构,这两种结构可单独设置,也可以分别设置,当然后者的经济性较差。现有技术中,在淤泥填海区,如果周边环境空旷,对于河道开挖较浅的情形,一般在淤泥中抛填块石后,在其上砌筑重力式挡土墙或者浇筑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但因淤泥软弱且其工后沉降大,影响使用,且使用期间的维护费用高昂;或者也可采用复合地基、灌注桩基础或预制桩基础,再在其上砌筑重力式挡土墙或者浇筑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如果河道开挖较深,岸坡和河道以下淤泥深厚,且周边环境较复杂,河道开挖期间的支护结构和使用期间的护岸结构应合二为一,一般采用悬臂式排桩结构,这种护岸结构的施工方法存在下列问题:(I)排桩施工后,桩顶设计高程以上的土方开挖后,再开挖基槽,施工冠梁,因冠梁底以上的临时边坡自稳能力差,特别是淤泥层容易发生滑移流动,以至于冠梁无法施工,对周边地下管线、道路甚至既有建构筑物的安全影响大。因此,须采取临时支挡措施,比如采用单排(或多排)钢板桩或其它支挡措施,钢板桩应穿越淤泥,嵌入下伏力学性质较好的粘土层或砂土层中,但在冠梁基槽开挖期间,钢板桩向坑内倾斜严重,导致钢板桩可能无法拔出;既增加了造价也不能确保安全;(2)河道基坑开挖到底后,因坑底淤泥软弱,需抛填块石,悬臂桩支护结构的变形依然偏大,即使不影响稳定,但也影响河道景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人工河道护岸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河道造价高、不安全以及影响河道景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人工河道护岸结构,所述人工河道护岸结构包括分别位于河道两侧且顶端可设置临时内支撑的地下连续墙、分别设于所述地下连续墙内侧的腰梁、河道底部的块石层以及连接于两所述腰梁的内支撑,所述地下连续墙底端置于河道以下的硬土层中,顶端向上延伸,所述腰梁沿所述地下连续墙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内支撑位于所述块石层之上。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河道护岸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岸坡上填筑的粘性土。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顶部可设置临时内支撑,这样,保证了地下连续墙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且不需要设置钢板桩或其它临时支挡措施,造价低,且安全性能也高,另外,由于地下连续墙不会发生倾斜现象,从而不会影响河道景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河道护岸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人工河道包括河道,河道两侧设有亲水平台17,亲水平台17位于地面19以下,且亲水平台17与地面19之间通过倾斜的岸坡18连接。由地面19向下延伸,土体自上而下一般为填土层2、淤泥层3及硬土层4。河道通常位于淤泥层3中。在开挖河道以及河道形成以后,河道需要设置护岸结构1,避免岸堤垮塌,堵塞河道。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河道的护岸结构I的施工方法如下:I)、从现地面19中施工拟建河道两侧的地下连续墙11,两地下连续墙11之间的距离就是河道的宽度,地下连续墙11的底端嵌入河道以下的硬土层中,顶端延伸至地面19 ;2)、在两地下连续墙11的顶端分别施工沿地下连续墙11长度方向延伸的临时冠梁13,并且在两临时冠梁13之间设置临时内支撑12,该临时内支撑12跨设在两地下连续墙11之间,由于地下连续墙11的底端嵌入河道以下的硬土层4中,顶端在临时内支撑12的作用下,避免地下连续墙11在侧边土体的压力下发生倾斜;3)、分段分层开挖土体,直至河道底部,在河道底部抛填块石层16,并在地下连续墙11的内侧设置腰梁14,腰梁14沿着地下连续墙11的长度延伸,且位于块石层16之上,在两腰梁14之间设置内支撑15,该内支撑15与两腰梁14连接,跨设在两地下连续墙11之间;4)、在地下连续墙11外侧开挖土体,形成亲水平台17及岸坡18,将地下连续墙11高于亲水平台17的部分破除,同时,破除临时冠梁13以及临时内支撑12。在上述的施工方法中,为了便于施工过程中,护岸结构I的稳定性,将地下连续墙11的顶端延伸至地面19,并在顶端增设了临时冠梁13以及临时内支撑12,待基坑开挖到河道底部高程时,完成河道底部块石层16抛填,并布置腰梁14以及内支撑15,最后,破除亲水平台17以上的地下连续墙11部分、临时冠梁13以及临时内支撑12,这样的施工方法,能确保护岸结构I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造价较低,且确保安全,另外,地下连续墙11在临时内支撑12的作用下,不会倾斜,避免影响河道景观。在上述施工步骤4)中,在破除一部分的地下连续墙11顶端可设置墙顶永久冠梁10,该墙顶永久冠梁10沿着地下连续墙11的长度延伸方向布置。[0023]本实施例中,岸坡18形成后,在其上填筑粘性土,保证岸坡18形状,避免出现滑坡现象。在实际施工中,地下连续墙11也可以是排桩或者咬合桩。根据上述的施工方法,可以建成人工河道护岸结构I。上述的护岸结构I包括两分别位于河道两侧且顶端可设置临时内支撑12的地下连续墙11,地下连续墙11分别沿着河道长度方向延伸,地下连续墙11的底端置于河道以下的硬土层4中,上端向上延伸,河道底部设有内支撑15,该内支撑15跨设在两地下连续墙11之间,且通过腰梁14连接在地下连续墙11的内侧,腰梁14以及内支撑15分别沿着河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由于河道底部的淤泥较为软弱,上述的内支撑15与河道底部之间抛填有块石层16。本实施例中,地下连续墙11的顶端设置有墙顶永久冠梁10,该墙顶永久冠梁10沿着地下连续墙11的长度延伸方向布置。在亲水平台17过渡至地面19上的岸坡18上,填筑有粘性土,其可以保证岸坡18形状,避免出现滑坡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工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河道护岸结构包括分别位于河道两侧且顶端可设置临时内支撑的地下连续墙、分别设于所述地下连续墙内侧的腰梁、河道底部的块石层以及连接于两所述腰梁的内支撑,所述地下连续墙底端置于河道以下的硬土层中,顶端向上延伸,所述腰梁沿所述地下连续墙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内支撑位于所述块石层之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河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河道护岸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岸坡上填筑的粘性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河道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人工河道护岸结构,所述人工河道护岸结构包括分别位于河道两侧且顶端可设置临时内支撑的地下连续墙、分别设于所述地下连续墙内侧的腰梁、河道底部的块石层以及连接于两所述腰梁的内支撑,所述地下连续墙底端置于河道以下的硬土层中,顶端向上延伸,所述腰梁沿所述地下连续墙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内支撑位于所述块石层之上。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在地下连续墙的顶部设置了临时冠梁以及临时内支撑,这样,保证了地下连续墙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且亲水平台以上不需要设置其它临时支护结构,造价低,且安全性能也高,另外,由于地下连续墙不会发生倾斜现象,从而不会影响河道景观。
文档编号E02B5/02GK202925524SQ2012205830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王贤能 申请人: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