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块和由该砌块构成的直立式护岸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砌块和由该砌块构成的直立式护岸。所述砌块具有种植槽、卡槽、卡块、进水口和生物通道,所述生物通道和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种植槽的下方,所述生物通道贯穿所述砌块的两个侧面,所述进水口从与所述两个侧面垂直的前侧面向内延伸并与所述生物通道相连通,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砌块的上表面的后端且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砌块的下表面的前端,或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砌块的上表面的后端且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砌块的下表面的前端。所述直立式护岸由所述砌块搭接而成。本实用新型的砌块和护岸可以有效减少用地,又能充分体现生态景观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砌块和由该砌块构成的直立式护岸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湖水系的岸坡防护建筑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护岸的砌块和由该砌块构成的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河湖水系的岸坡防护工程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常规的水系岸坡防护形式呆板、生硬,缺乏景观美感及生态功能,逐渐被淘汰,尚需一些生态景观功能较好的护岸系统。
[0003]护岸系统修筑时不仅受到水系水文条件的影响,还受制于岸坡两侧用地的限制,在有足够用地空间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较为平缓的岸坡防护形式,如草皮护坡、三维植被网垫植草护坡等,达到防护岸坡同时具有生态景观的功能。若在用地较为紧张的水岸空间,特别是城市河道两侧护岸,往往受到周边用地的限制而只能采取一些传统的做法,如浆砌石挡墙、钢筋混凝土挡墙等,但这种护岸形式景观性和生态性较差。因此,一种既能减少护岸用地,又能充分体现出一定的生态景观功能的护岸系统在河湖水系的岸坡防护中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护岸的砌块和由该砌块构成的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砌块构成的护岸既能减少用地,又能充分体现一定的生态景观功能。
[0005]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砌块,其具有种植槽、卡槽、卡块、进水口和生物通道,所述生物通道和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种植槽的下方,所述进水口从与所述两个侧面垂直的前侧面向内延伸并与所述生物通道相连通,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砌块的上表面的后端且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砌块的下表面的前端,或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砌块的上表面的后端且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砌块的下表面的前端。
[0007]此外,优选地,在所述砌块的所述生物通道贯穿的所述两个侧面还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侧卡槽和侧卡块。
[0008]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块均为T形结构。
[0009]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块的数量均为两个。
[0010]所述的两个卡槽的T形结构的朝向相反,所述两个卡块的T型结构的朝向相反。
[0011]所述砌块为长方体或立方体结构,种植槽为圆角矩形结构。
[0012]所述生物通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与所述生物通道的高度相等。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直立式护岸,其由上述的砌块搭接而成,所述护岸中的位于上方的所述砌块与其紧邻的下方砌块采用错缝搭接的方式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0015]1、砌块通过上下的纵向错缝搭接,和横向搭接形成了稳固的直立式护岸,进而有效地减少了护岸的用地。
[0016]2、护岸的砌块上部设置圆角矩形种植槽,可以根据河道常水位、洪水位等水位特征种植相应的湿生、半湿生或者陆生的植物类型,增强护岸的景观效果。
[0017]3、护岸的砌块下部设置的矩形生物通道,水流经过时流速较小,为水生动物以及微生物种群提供了产卵哺育活动的适宜场所,保护了水系内水生动物及微生物群落。
[0018]4、护岸砌块下部设置的矩形生物通道,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环境,能够去除流经通道内水流中的污染物,提高整个水系水体的自净能力;
[0019]5、护岸形成立体的水系护岸绿化体系,消减水系周边的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保护河道水环境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砌块的前视立体图;
[002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的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砌块的后视立体图;
[0023]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砌块的底视立体图;
[0024]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图所示的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砌块的沿A-A的纵向剖面图;
[0025]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图2的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砌块的沿B-B的横向剖面图;
[0026]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构造图;
[0027]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效果图;
[0028]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砌块的前视立体图;
[0029]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系统砌块的后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0031 ]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32]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砌块前视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后视立体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砌块的底视立体图。
[0033]如图1-3所示,护岸的砌块整体为长方形或立方体结构,砌块可以由混凝土制成。在砌块的上部分设置有种植槽1,种植槽I可以为圆形、方形等各种适合的形状,为了使种植槽I的面积尽可能的大,种植槽I优选为圆角矩形结构。在种植槽I的后缘与砌块的后缘之间设置两个卡槽6,7,在砌块的底面前端靠近砌块前缘的位置,设置有与卡槽6,7相配合的卡块8,9。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槽6,7和卡块8,9的数量是两个,但是,可以理解的是,任何合适数量的卡槽和卡块都是可以的,比如I个,3个……。
[0034]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槽6,7和卡块8,9优选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形成:卡槽6,7和卡块8,9的形状均为T形,并且,卡槽6和卡槽7的朝向相反,卡块8和卡块9的朝向相反,这样,当卡块8,9分别卡入卡槽6,7后,由于两个相反的“T”形的限位作用,砌块和砌块之间能够以一种比较牢固的方式卡合。
[0035]在砌块上还设置有进水口 2和生物通道3,进水口 2从砌块的迎水面,也即前侧面向砌块内部延伸,生物通道3贯穿砌块的与前侧面垂直的两个侧面。进水口 2和生物通道3的横截面积的形状优选矩形。在生物通道3贯穿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侧卡槽4和侧卡块5,侧卡槽4和侧卡块5设置在两个 侧面的相对应的位置以便砌块之间的卡合,侧卡槽4和侧卡块5优选矩形结构。
[0036]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图所示的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砌块的沿A-A的纵向剖面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图2的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砌块的沿B-B的横向剖面图。如图4和5所示,进水口 2和生物通道3位于种植槽I的下方,生物通道3在与贯穿方向垂直的方向与进水口 2连通,并且,进水口 2和生物通道3的高度相等,进水口 2大致位于砌块下方中央的位置,且进水口 2的宽度小于生物通道3的宽度,也就是说,进水口 2没有贯穿整个砌块的两个侧面。
[0037]参考图6所示的直立式生态景观护岸的构造图和图7所示的效果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砌块通过采用错缝搭接的方式来形成稳固的直立式护岸。如图所示,护岸中的砌块以相同的方向排列,进水口 2朝向河湖水系。护岸中同一排的相邻两个砌块以一个砌块上的侧卡槽4和相邻砌块上的侧卡块5横向嵌扣的方式连接。护岸中上下砌块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下:上方砌块的下表面的前端的T形卡块9嵌扣其下方的砌块的上表面后端的T形卡槽6,上方砌块的下表面的前端的T形卡块8嵌扣其下方的紧邻的另一砌块的上表面后端的T形卡槽7。通过砌块之间的这种左右横向嵌扣和上下错缝嵌扣而形成稳固的直立式护岸。
[0038]尽管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卡槽6,7设置在砌块的上表面,卡块8,9设置在砌块的下表面,但是,在替换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9所示,卡槽6’,7’设置在砌块的下表面,而卡块8’,9’设置在砌块的上表面。因此,在形成护岸的时候,上方砌块的下表面的前端的T形卡槽6’嵌扣其下方的砌块的上表面后端的T形卡块9’,上方砌块的下表面的前端的T形卡槽7’嵌扣其下方的紧邻的另一砌块的上表面后端的T形卡块8,。
[0039]在护岸中,同一排的砌块的生物通道3相互连通而形成了横向连通的通道,利于鱼虾等水生动物在生物通道内产卵哺育。水流通过护岸中的砌块上的进水孔2流入生物通道3内,由于进水口 2的宽度小于生物通道3的宽度,因此可以有效地减缓水流速度,在河道水流流速较大时,生物通道内可以保持较小的流速,从而有效减少了河道冲击流速对河道内抵抗性较差的生物群落的破坏,并且同时利用生物通道内的微生物净化水流,维持了局部生态系统的平衡。
[0040]由于砌块上表面的卡槽/卡块和下表面的卡块/卡槽的相对位置为类似对角的关系,上下砌块嵌扣后,上方的砌块不会遮盖下方的砌块上的种植槽1,可以根据河道常水位、洪水位等水位特征在种植槽I中种植相应的湿生、半湿生或者陆生的植物类型,增强护岸的景观效果。
[0041]本实用新型的护岸形成了立体的直立式护岸绿化体系,不仅能减少护岸用地,还可以充分体现一定的生态景观功能,消减了水系周边的地标径流的污染物,从而保护了河道水环境质量。
[0042]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砌块,其具有种植槽(I)、卡槽(6,7,6’,7’)、卡块(8,9,8’,9’)、进水口(2)和生物通道(3 ),所述生物通道(3 )和所述进水口( 2 )设置在所述种植槽(I)的下方,所述生物通道(3)贯穿所述砌块的两个侧面,所述进水口(2)从与所述两个侧面垂直的前侧面向内延伸并与所述生物通道(3)相连通,所述卡槽(6,7)设置在所述砌块的上表面的后端且所述卡块(8,9)设置在所述砌块的下表面的前端,或所述卡块(8’,9’)设置在所述砌块的上表面的后端且所述卡槽(6’,7’)设置在所述砌块的下表面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砌块的所述生物通道(3)贯穿的所述两个侧面上还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侧卡槽(4)和侧卡块(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6,7,6’,7’)和所述卡块(8,9,8’,9’)均为T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6,7,6’,7’)和所述卡块(8,9,8’,9’)的数量均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卡槽(6,7,6’,7’)的T形结构的朝向相反,所述两个卡块(8,9,8’,9’)的T形结构的朝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为长方体或立方体结构,所述种植槽(I)为圆角矩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通道(3)的横截面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的横截面为矩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的高度与所述生物通道(3)的高度相等。
10.—种直立式护岸,其由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砌块搭接而成,所述护岸中的位于上方的所述砌块与其紧邻的下方砌块采用错缝搭接的方式连接。
【文档编号】E02B3/14GK203603110SQ201320778847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刘雨佳, 谭德远, 高彦波, 樊蓓莉, 郭宏凯 申请人: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