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51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锯齿型石流拦挡结构,前部为按照等间距a均匀布置的钢筋混凝土制的防撞墩(1),防撞墩(1)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后部为钢筋混凝土制的坝体(2),防撞墩(1)平行于坝体(2)的迎流面,防撞墩(1)与坝体(2)在施工时同时浇筑,成为一个整体,并采用整体基础(3)。
【专利说明】一种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泥石流拦挡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力式拦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对泥石流的防治多采用实体重力式拦挡坝,其主要依靠坝体的自重和刚度来抵挡泥石流的冲击力。《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中对实体重力式拦挡坝有详细描述。
[0003]实体重力式拦挡坝的缺点在于:(I)体积大;(2)自重大;(3)材料强度利用率不高;(4)抵抗巨石冲击能力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抗冲击的泥石流拦挡结构。
[0005]本发明是一种锯齿型石流拦挡结构,前部为按照等间距a均匀布置的钢筋混凝土制的防撞墩1,防撞墩I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后部为钢筋混凝土制的坝体2,防撞墩I平行于坝体2的迎流面,防撞墩I与坝体2在施工时同时浇筑,成为一个整体,并采用整体基础3。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原有重力式拦挡坝的改进,在坝体前部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撞墩。由于防撞墩是等间距布置的,每两个防撞墩之间存在空隙,巨石冲击拦挡坝时首先接触防撞墩或空隙部位,这样撞击面刚度降低,从而减小巨石冲力以及坝体支反力,同时避免了巨石对后部混凝土坝体的直接冲击,进而提高了坝体抗冲击的能力。由于前部防撞墩主要抵挡巨石,后部坝体可以适当减小厚度,使整体结构的体积和材料用量都小于原有重力式拦挡坝,从而提高材料强度利用率。总之本发明提高了泥石流拦挡结构的安全性及经济性,构造及技术简单,便于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结构的正视图,图2是本发明结构(局部)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A-A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结构(局部)的轴测图。图中标记为:钢筋混凝土防撞墩1、钢筋混凝土坝体2、整体钢筋混凝土基础3。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锯齿型石流拦挡结构,前部为按照等间距a均匀布置的钢筋混凝土制的防撞墩1,防撞墩I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后部为钢筋混凝土制的坝体2,防撞墩I平行于坝体2的迎流面,防撞墩I与坝体2在施工时同时浇筑,成为一个整体,并采用整体基础3。
[0009]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防撞墩I的布置遵循以下原则:沿坝体长度每20m内防撞墩I的数量X不小于4且不大于6。[0010]防撞墩I的截面为等腰梯形,该梯形的下底D不小于1.5m且不大于3m ;该梯形的底角ct大于60°小于80° ;该梯形的高h不小于2m不大于4m ;该梯形的上底C=D-2h/tan α。
[0011]防撞墩I的间距a根据沿坝体长度每20m内设I防撞墩I的布置数量x来推算: a= (20-D.X)/x。
[0012]坝体2的坝顶宽度A不小于1.5m且不大于3m ;该坝体的背流面坡度“取值范围:1:0.10、1:0.15、1:0.20 ;该坝体的迎流面坡度与所述的防撞墩(I)的坡度I1取1:0.10或无穷大,当I1为无穷大时即是坝体(2)的迎流面与防撞墩(I)均为竖直;该坝体的坝底宽度B=A+H (I/ “+I/ “),当 I1 为无穷大时 B=A+H/ i2。
[0013]防撞墩1、坝体2采用强度等级为C25及以上的混凝土 ;所述的基础3采用强度等级C30及以上的混凝土。
[0014]在需加固的重力坝迎流面设置等间距布置的防撞墩1,该重力坝平行于防撞墩1,在该重力坝与防撞墩之间设置用于加强其整体性的搭筋。
【权利要求】
1.一种锯齿型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前部为按照等间距a均匀布置的钢筋混凝土制的防撞墩(1),防撞墩(I)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后部为钢筋混凝土制的坝体(2),防撞墩(I)平行于坝体(2)的迎流面,防撞墩(I)与坝体(2)在施工时同时浇筑,成为一个整体,并采用整体基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墩(I)的布置遵循以下原则:沿坝体长度每20m内防撞墩(I)的数量(X)不小于4且不大于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墩(I)的截面为等腰梯形,该梯形的下底D不小于1.5m且不大于3m;该梯形的底角α大于60°小于80° ;该梯形的高h不小于2m不大于4m ;该梯形的上底C=D-2h/tan 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距a根据沿坝体长度每20m内设I防撞墩(I)的布置数量(X)来推算:a= (20-D.x)/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坝体(2)的坝顶宽度A不小于1.5m且不大于3m;该坝体的背流面坡度i2取值范围:1:0.10、1:0.15、I:0.20 ;该坝体的迎流面坡度与所述的防撞墩(I)的坡度I1取1:0.10或无穷大,当I1为无穷大时即是坝体(2)的迎流面与防撞墩(I)均为竖直;该坝体的坝底宽度B=A+H (I/ h+1/“),当I1为无穷大时B=A+H/ i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墩(I)、坝体(2)采用强度等级为C25及以上的混凝土 ;所述的基础(3)采用强度等级C30及以上的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需加固的重力坝迎流面设置等间距布置的防撞墩(1),该重力坝平行于防撞墩(1),在该重力坝与防撞墩之间设置用于加强其整体性的搭筋。
【文档编号】E02B7/02GK103774622SQ201410024508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0日
【发明者】王秀丽, 冉永红, 朱彦鹏, 梁亚雄, 吴长, 马肖彤, 马天忠, 来春景 申请人:兰州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