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便器上的节水型进排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92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便器上的节水型进排水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坐便器上的节水型进排水阀,进水阀上部的补水管连接到排水阀一侧的溢水管上,溢水管底部连通到排水阀的底部,溢水管端口上扣接有溢水管端盖,溢水管端盖上设有补水管接口,进水阀上部的补水管连接到补水管接口的上端口;溢水管端盖下面铰接有横杆,横杆的前端端头与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相适配,横杆的后端经吊杆吊接有溢水管浮筒,溢水管浮筒向上移动时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呈开通状态,溢水管浮筒向下移动时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呈封闭状态。本发明溢水管中的补水只是伴随了进水停止前的部分进程,通过设定吊杆在滑套上的位置,即溢水管浮筒在水箱内的上下位置,可以满足进水水位和虹吸需求水量的要求,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专利说明】一种坐便器上的节水型进排水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坐便器上的进排水阀【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坐便器上的节水型进排水阀。
【背景技术】
[0002]参看图1,现有技术的坐便器进排水阀中,进水阀I的上部设有补水管5,补水管5连接到排水阀2 —侧的溢水管3上,溢水管3底部连通到排水阀2的底部,排水时进水阀打开进水,同时补水管5始终补水到排水阀2 —侧的溢水管3内,以便在排水后形成虹吸。由于坐便器排水技术的改进,现今需要很少的水量就可以满足虹吸的需要,补水形式未被重视,进水过程中补水管始终向溢水管内补水,伴随进水进程的溢水管中的补水大部分都白白排放掉,造成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坐便器上的节水型进排水阀。
[0004]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坐便器上的节水型进排水阀,包括进水阀和排水阀,进水阀上部的补水管连接到排水阀一侧的溢水管上,溢水管底部连通到排水阀的底部,所述溢水管端口上扣接有溢水管端盖,溢水管端盖上设有补水管接口,进水阀上部的补水管连接到补水管接口的上端口 ;溢水管端盖下面铰接有横杆,横杆的前端端头与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相适配,横杆的后端经吊杆吊接有溢水管浮筒,溢水管浮筒向上移动时横杆的前端端头脱离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使得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呈开通状态;溢水管浮筒向下移动时横杆的前端端头密封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使得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呈封闭状态。
[0005]作为优选,所述溢水管端盖的环圈内设有若干筋板,溢水管端盖经相邻筋板间的空隙上下贯通,筋板中部固定有补水管接口,筋板上设有支臂,横杆铰接在支臂的下端。发生溢水时水流流经溢水管端盖即可直接溢出,而筋板既加强了溢水管端盖的机械强度,又固定住补水管接口,还为横杆的铰接支臂提供了基础,结构形式较为简单。
[0006]作为优选,所述横杆的前端端头上设有软垫,横杆的前端端头经软垫与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相适配,两者适配时密封效果更加。
[0007]作为优选,所述溢水管端盖与溢水管的扣接处设有缺口,横杆限位在缺口内,避免了横杆晃动,使得横杆的前端端头适配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动作更加可靠。
[0008]作为优选,所述溢水管浮筒包括开口朝上的上筒和开口朝下的下筒,上筒和下筒经两者底部的隔板相截止,吊杆连接在隔板的中部,上筒内盛装水作为配重,另外上筒还有利于稳定溢水管浮筒上下移动动作,下筒主要是进水过程中受水浮力克服自重和配重上升,进而摆动横杆,使得横杆前端端头上的软垫脱离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呈开通状态,补水到溢水管中以满足虹吸的需要。[0009]作为优选,所述溢水管浮筒的隔板中部设有滑套,吊杆扣接在滑套内,根据进水水位和虹吸需求水量合理设定吊杆在滑套上的位置,即溢水管浮筒在水箱内的上下位置,操作方便,且更加灵活。
[0010]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需要排水时,按动排水按钮,开始排水,排水过程中进水阀打开开始进水,排水完毕后排水关闭,进水阀继续进水,此时水箱水位较低,溢水管浮筒由于自重和配重而下坠,带动横杆后端向下摆动,横杆前端端头上的软垫密封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呈封闭状态,补水管不会补水到溢水管内;待水箱水位上升浮起溢水管浮筒,溢水管浮筒受到的浮力克服了自重和配重,溢水管浮筒带动横杆后端向上摆动,横杆前端端头上的软垫脱离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呈开通状态,此时补水管开始补水到溢水管内,直到水箱水位继续上升浮起进水阀浮筒将进水阀关闭,补水管也就停止补水到溢水管内,进水完毕后等待下一次排水。本发明溢水管中的补水只是伴随了进水停止前的部分进程,通过设定吊杆在滑套上的位置,即溢水管浮筒在水箱内的上下位置,可以满足进水水位和虹吸需求水量的要求,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现有技术中坐便器进排水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发明中溢水管和溢水管浮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5]实施例:参看图2和图3,本发明包括进水阀I和排水阀2,进水阀I上部的补水管5连接到排水阀2 —侧的溢水管3上,溢水管3底部连通到排水阀2的底部,其中溢水管3端口上扣接有溢水管端盖7,溢水管端盖7的环圈内设有若干筋板72,溢水管端盖7经相邻筋板72间的空隙上下贯通,筋板72中部固定有补水管接口 71,筋板72上设有支臂73,支臂73的下端铰接有横杆8,发生溢水时水流流经溢水管端盖即可直接溢出,而筋板既加强了溢水管端盖的机械强度,又固定住补水管接口,还为横杆8的铰接支臂73提供了基础,结构形式较为简单;溢水管端盖7与溢水管3的扣接处设有缺口 31,横杆8限位在缺口 31内,避免了横杆8晃动,使得横杆8的前端端头81适配补水管接口 71的下端口动作更加可靠,横杆的前端端头81上设有软垫82,横杆的前端端头81经软垫82与补水管接口 71的下端口相适配,两者适配时密封效果更加,横杆8的后端经吊杆9吊接有溢水管浮筒6,溢水管浮筒6包括开口朝上的上筒61和开口朝下的下筒63,上筒61和下筒63经两者底部的隔板64相截止,溢水管浮筒的隔板64中部设有滑套62,吊杆9扣接在滑套62内,根据进水水位和虹吸需求水量合理设定吊杆9在滑套62上的位置,即溢水管浮筒6在水箱内的上下位置,操作方便,且更加灵活。上筒61内盛装水作为配重,另外上筒61还有利于稳定溢水管浮筒6上下移动动作,下筒63主要是进水过程中受水浮力克服自重和配重上升,进而摆动横杆8,使得横杆前端端头上的软垫82脱离补水管接口 71的下端口,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呈开通状态,补水到溢水管3中以满足虹吸的需要。[0016]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需要排水时,按动排水按钮,开始排水,排水过程中进水阀打开开始进水,排水完毕后排水关闭,进水阀继续进水,此时水箱水位较低,溢水管浮筒6由于自重和配重而下坠,带动横杆8后端向下摆动,横杆前端端头81上的软垫82密封补水管接口 71的下端口,补水管接口 71的下端口呈封闭状态,补水管5不会补水到溢水管3内;待水箱水位上升浮起溢水管浮筒6,溢水管浮筒受到的浮力克服了自重和配重,溢水管浮筒6带动横杆后端向上摆动,横杆前端端头81上的软垫82脱离补水管接口 71的下端口,补水管接口 71的下端口呈开通状态,此时补水管5开始补水到溢水管3内,直到水箱水位继续上升浮起进水阀浮筒4将进水阀I关闭,补水管5也就停止补水到溢水管3内,进水完毕后等待下一次排水。本发明溢水管中的补水只是伴随了进水停止前的部分进程,通过设定吊杆在滑套上的位置,即溢水管浮筒在水箱内的上下位置,可以满足进水水位和虹吸需求水量的要求,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0017]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坐便器上的节水型进排水阀,包括进水阀和排水阀,进水阀上部的补水管连接到排水阀一侧的溢水管上,溢水管底部连通到排水阀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管端口上扣接有溢水管端盖,溢水管端盖上设有补水管接口,进水阀上部的补水管连接到补水管接口的上端口 ;溢水管端盖下面铰接有横杆,横杆的前端端头与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相适配,横杆的后端经吊杆吊接有溢水管浮筒,溢水管浮筒向上移动时横杆的前端端头脱离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使得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呈开通状态;溢水管浮筒向下移动时横杆的前端端头密封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使得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呈封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坐便器上的节水型进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管端盖的环圈内设有若干筋板,溢水管端盖经相邻筋板间的空隙上下贯通,筋板中部固定有补水管接口,筋板上设有支臂,横杆铰接在支臂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坐便器上的节水型进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前端端头上设有软垫,横杆的前端端头经软垫与补水管接口的下端口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坐便器上的节水型进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管端盖与溢水管的扣接处设有缺口,横杆限位在缺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坐便器上的节水型进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管浮筒包括开口朝上的上筒和开口朝下的下筒,上筒和下筒经两者底部的隔板相截止,吊杆连接在隔板的中部,上筒内盛装水作为配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坐便器上的节水型进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管浮筒的隔板中部设有滑套,吊杆扣接在滑套内。
【文档编号】E03D1/33GK103981932SQ201410158208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盛志明 申请人:盛志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