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降水管井拔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57137阅读:1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降水管井拔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井施工,尤其涉及钢管降水管井施工。

背景技术:
目前经常使用的降水钢管井在降水施工结束后通常都会遗弃在地下土体中,因钢管井长时间埋设在土体中,外壁锈蚀与土体咬合使钢管井外壁与土体的摩擦力增大,无法拔除,部分减压降水井的深度甚至会超过60m,这些遗留在地下无法取出的钢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锈蚀,对地下水土资源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钢管降水管井拔除方法。本发明简单易操作,减少对安全隐患和对环境的污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钢管降水管井拔除方法,它包括:步骤一,在沉设降水钢管井时在管井外壁均匀布置焊接4根吊筋,吊筋同降水井管间断焊接在一起,在吊筋上每隔600~1000mm焊接一个吊环;步骤二,沉设钢管井时过滤段外壁使用尼龙纱布包裹起到过滤及隔离钢管外壁与土体接触作用,其余钢管段外壁与吊筋均采用塑料薄膜包裹,隔离井管与土体的接触,减小拔管时的摩擦阻力;步骤三,降水管井使用结束后,在管井口设置预先制作好的框形的底座,底座上对称设置四个千斤顶,千斤顶顶升部位设置预先制作的起落架,起落架与管井顶部吊环对应部位设置吊绳,吊绳与管井顶部的吊环相连;步骤四,然后启动千斤顶,管井就会逐渐被拔出;拔管时千斤顶的行程到位后,将千斤顶复位,重新把吊绳连接井管吊筋上的下一部位吊环,如此往复,将管井顺利拔除。所述的一种钢管降水管井拔除方法,所述步骤四种,拔出时为防止较深的管井孔壁坍塌,可在管井内填入碎石,管井被拔起时,井底的钢丝卡扣会在碎石的重力下被拉开,井底就会与管井脱离。本发明工艺原理简单,便于操作,解决了吊车拔管时起重力不均带来的安全隐患。吊筋、吊环的采用解决了拔管时井管局部受力无法拔除与井管突然撕裂断开产生的安全隐患。拔出后的井管可多次利用,长期使用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发明能对地下水土资源起到保护作用,响应国家对工程建设低污染、无公害的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立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沉设降水钢管井时在管井1外壁均匀布置焊接四根吊筋2,吊筋可同降水井管间断焊接在一起,在吊筋上每隔600~1000mm焊接一个吊环3,沉设钢管井时过滤段外壁使用尼龙纱布包裹起到过滤及隔离钢管外壁与土体接触作用,其余钢管段外壁与吊筋均采用塑料薄膜包裹,隔离井管与土体的接触,减小拔管时的摩擦阻力。降水管井使用结束后,在管井口设置预先制作好的底座4,底座上对称设置四个千斤顶5,千斤顶顶升部位设置预先制作的起落架6,起落架与管井顶部吊环对应部位设置吊绳7,吊绳与管井顶部的吊环8连接,然后启动千斤顶,管井就会逐渐被拔出。拔出时为防止较深的管井孔壁坍塌,可在管井内填入碎石,管井被拔起时,井底的钢丝卡扣会在碎石的重力下被拉开,井底就会与管井脱离。拔管时千斤顶的行程到位后,将千斤顶复位,连接井管吊筋上的下一部位吊环,如此往复,将管井顺利拔除。图2显示的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底座根据管井大小制作成方框形,而起落架制作成田字形,千斤顶设置在底座四角,并支撑在起落架的四个角上。相应的,底座和起落架只需尺寸和管井匹配,其形状可以为任意的形状,如遇到地坪条件允许,可以直接将千斤顶放在管井四周地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