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整治方法

文档序号:2237590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化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整治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整治方法,该强化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整治方法开辟直槽通航,采取疏浚与筑坝相结合的整治措施,在低矮的心滩上筑顺坝及齿坝强化枯水分汊的格局,促进水流归槽并适当束窄直槽;在水流顶冲强烈的江心顺坝坝头、齿坝坝头采取扭王字块压顶护面的水毁防治措施。本发明在心滩上修筑顺坝及齿坝,可促进推移质在心滩上淤积,心滩淤高展宽,强化了枯水分汊的河势特征,促进水流归槽,有利于枯航槽的稳定;神背嘴、铜鼓滩的直槽推荐方案的动床模型试验表明,挖槽与强化心滩分汊的整治建筑物相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齿坝坝头采取扭王字块压顶护面的结构,增强了坝体的整体稳定性,坝体稳定性良好。
【专利说明】一种强化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整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航道整治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化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整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长江上游神背嘴险滩位于四川省泸县弥沱镇附近,试验段航道里程876?868km,平面形态呈约110°的回头急弯。过渡段右岸为宽约1000?1500m平坦开阔的古河床河漫滩。中低水河岸有弥沱石壁、九条龙、猪儿石、青蛙石等岩盘,将枯水河槽束窄在进口左岸神背嘴凸嘴下方,滩段中枯水河槽宽约600m,河心长约1200m的称杆碛将水道分为左右两槽。左槽为弯曲汊道,进口弯窄,河底纵坡起伏大;中下段较为窄深,枯期水面宽度约150m,航深约1m ;整治前左槽为枯水航槽,航道维护尺度为220mX40mX 1.8m。右槽较为顺直,枯水期水面宽约260m ;进口河底为9.5%陡急的倒坡,中下段河床纵断面较平顺,平均河底纵坡为1.35%。;右槽中上段航深仅1.7m左右,入口处有青蛙石和水下礁石,航行基面上2m水深时通航。
[0003]《航道手册》总结山区河流分汊河段的航道整治经验时指出,整治汊道应选择发展汊道或稳定的且有利于航行的汊道;弯曲汊道整治前多位为枯水通航汊道,选择其进行整治时整治工程量相对较小,且整治方案对河势的影响相对较小、风险也较小,一般建议选择弯曲汊道进行整治,故神背嘴、铜鼓滩在上世纪末也均选择左汊进行整治。但弯曲汊道受河势条件的局限,增大弯曲半径较为困难,挖槽的稳定性差。神背嘴进口弯曲仅220m,要满足560m最小弯曲半径要求,须在碛脑布置航槽;增大铜鼓滩右槽中段弯曲半径,须将枯水航槽布置在江心碛翅边缘;上述挖槽区处于输沙带位置,且弯曲汊道中上段汛后漫滩水流分散水流冲刷能力弱,挖槽也容易回淤,航道维护工程量大。如1990年航道部门曾对神背嘴滩左槽进行整治,在称杆碛筑顺坝阻挡横流,疏浚左槽进口以增大弯曲半径,但由于左槽进口为推移质输沙带所处位置,航槽又淤浅碍航。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整治方法,旨在改善过渡段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的整治效果。
[000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采取疏浚与筑坝相结合的整治措施,开辟过渡段枯水分汊卵石浅滩的直槽通航;在低矮的心滩上筑顺坝及齿坝强化枯水分汊的格局,促进水流归槽并适当束窄直槽,有利于航槽的稳定;在水流顶冲强烈的江心顺坝坝头、齿坝坝头采取扭王字块压顶护面的水毁防治措施。
[0006]进一步,所述的顺坝的方向宜与滩脊线走向一致,坝头位置宜位于左右槽分流点偏下游位置,同时尽量减少直槽分沙量的增加。
[0007]进一步,所述齿坝坝根与江心顺坝相接,坝体长度、数目满足控制直槽整治线的要求。
[0008]进一步,为进一步增加直槽的稳定性,也可在上述工程措施的基础上,在弯槽内布置潜坝增加直槽分流量。
[0009]本发明的强化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整治方法,在心滩上修筑顺坝及齿坝,可促进推移质在心滩上淤积,心滩淤高展宽,强化了枯水分汊的河势特征,促进水流归槽并适当束窄直槽,有利于航槽的稳定。神背嘴、铜鼓滩的直槽推荐方案的动床模型试验表明,挖槽与强化心滩分汊的整治建筑物相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江心顺坝与齿坝坝头采取扭王字块压顶护面的结构,进一步增强坝体的整体稳定性,整治实践表明,坝体稳定性良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神背嘴右槽推荐方案平面布置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铜鼓滩左槽整治方案平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3]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采取疏浚与筑坝相结合的整治措施,开辟过渡段枯水分汊卵石浅滩的直槽通航;在低矮的心滩上筑顺坝及齿坝强化枯水分汊的格局,促进水流归槽并适当束窄直槽,有利于航槽的稳定;在水流顶冲强烈的江心顺坝坝头、齿坝坝头采取扭王字块压顶护面的水毁防治措施。
[0014]顺坝的方向宜与滩脊线走向一致,坝头位置宜位于左右槽分流点偏下游位置,同时尽量减少直槽分沙量的增加。
[0015]齿坝坝根与江心顺坝相接,坝体长度、数目满足控制直槽整治线的要求。
[0016]为进一步增加直槽的稳定性,也可在上述工程措施的基础上,在弯槽内布置潜坝增加直槽分流量。
[0017]如图1所示,神背嘴右槽上中段青蛙石附近枯水河面相对较宽,动床试验表明在上中段挖槽淤积量相对较大,故推荐方案在右槽上中段左侧布置3道短丁坝,进口布置I道勾头丁坝以束水冲沙。
[0018]如图2所示,铜鼓滩枯期河宽约300m,铜鼓子浅区河宽约580m。在潜碛上筑600m长江心顺坝,坝高设计水位上2m,调节分流量,规顺左槽水流;同时在江心顺坝的左侧修建3条齿坝,从上至下坝长分别为55m、46m、40m,坝高设计水位上2m,以增大左槽疏浚区上段的流速,减少泥沙回淤。
[0019]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强化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化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整治方法开辟直槽通航,采取疏浚与筑坝相结合的整治措施,在低矮的心滩上筑顺坝及齿坝强化枯水分汊的格局,促进水流归槽并束窄直槽;在水流顶冲强烈的江心顺坝坝头、齿坝坝头采取扭王字块压顶护面的水毁防治措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顺坝的方向宜与滩脊线走向一致,坝头位置宜位于左右槽分流点偏下游位置,同时尽量减少直槽分沙量的增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坝坝根与江心顺坝相接,坝体长度、数目满足控制直槽整治线的要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枯水分汊格局的卵石浅滩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增加直槽的稳定性,也可在在弯槽内布置潜坝增加直槽分流量。
【文档编号】E02B3/02GK104153320SQ201410355812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4日
【发明者】赵志舟, 胡小庆, 杨祥飞, 谢中柱, 徐锐 申请人:重庆交通大学,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