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能不使用流量传感器来检测空烧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人体局部清洗装置(1)具备:热交换单元(10),其具有主体部(11)和加热器(12),上述主体部(11)形成有清洗水流经的流体空间(111)和对在该流体空间(111)内被加热的清洗水进行搅拌的搅拌区域(113),上述加热器(12)配置在流体空间(111)内;温度传感器(20),其设置在流体空间(111)内或者设置在该流体空间(111)和搅拌区域(113)之间的中继流路(112)内;以及控制单元(30),其在由温度传感器(20)检测的温度超过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加热器(12)的输出。
【专利说明】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对清洗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单元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具备该热交换单元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该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装置具备流量传感器。在由流量传感器无法检测清洗水的流动时,判断为清洗水的流动因为某些原因而停止,为了防止空烧而将加热器停止。
[0003]现有技术文献_4] 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特开2004 - 100253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_6]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0007]在采用如此设置流量传感器的构成的情况下,使用利用清洗水的流动而旋转的叶轮等,因此需要较大的设置空间。另外,流量传感器的价格高。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不使用流量传感器来检测空烧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_9]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热交换单元,其具有主体部和加热器,上述主体部形成有清洗水流经的流体空间和对在该流体空间内被加热的清洗水进行搅拌的搅拌区域,上述加热器配置在上述流体空间内;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上述流体空间内或者设置在该流体空间和上述搅拌区域之间的中继流路内;以及控制单元,其在由上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超过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停止上述加热器的输出。
[0011]可以是,上述中继流路内的清洗水能通过的区域由于插入到该中继流路内的上述温度传感器而变窄。
[0012]可以是,上述加热器形成为筒状,并且以在其内侧和外侧形成流路的方式配置在上述流体空间内,上述温度传感器以其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加热器的内侧的方式插入到上述流体空间内。
[0013]可以是,上述搅拌区域是蜿蜒的流路。
[0014]实用新型效果
[0015]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中,在流体空间内或者在流体空间和搅拌区域之间的中继流路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因此能由该温度传感器检测空烧状态。即,无需使用用于检测空烧状态的流量传感器。另外,该温度传感器还能用于检测流体空间内的、或者刚从流体空间流出(在搅拌区域被搅拌前)的清洗水的温度。
[0016]如果清洗水能通过的区域由于插入到中继流路内的温度传感器而变窄,则成为到达搅拌区域前的中继流路也发挥对从流体空间流出的被加热的清洗水的搅拌作用的构成。即,温度传感器不仅作为上述防空烧构件,还作为搅拌促进构件(辅助搅拌区域的搅拌的构件)发挥功能。
[0017]如果温度传感器以至少一部分位于筒状加热器的内侧的方式配置,则从加热器的内侧朝向外侧(或者从加热器的外侧朝向内侧)的清洗水的流动变得顺畅。即,温度传感器不仅作为上述防空烧构件,还作为使流体空间内的流动顺畅的构件发挥功能。
[0018]如果搅拌区域是蜿蜒的流路,则搅拌效果高。因此如果在经过搅拌区域后的流路中设置温度传感器(其它温度传感器),则热交换单元的出口温度的检测精度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的概要的框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所具备的清洗水加热装置的外观图。
[0021]图3是示出卸下图2所示的清洗水加热装置的搅拌区域罩的状态的图。
[0022]图4是图2所示的清洗水加热装置的截面图(图2的A — A线截面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所具备的清洗水加热装置的截面图。
[0024]图6是示意地示出搅拌区域的各种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照附图并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I。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I的概要如在图1中所示,具备:清洗水加热装置2,其将从水源经由主阀门供给的水加热到规定温度;以及清洗喷嘴4,其喷出从清洗水加热装置2供给的水。在清洗水加热装置2内设有热交换单元10、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传感器)。
[0026]设置在清洗水加热装置2内的热交换单元10是用于将从水源输送的水加热到规定温度的单元。加热到规定温度的水被输送到清洗喷嘴4。清洗喷嘴4设为:通过被控制单元30控制的喷嘴驱动装置5能在原位置和比原位置靠前的清洗位置之间进行进退动作,并在清洗位置朝向人体的局部喷出清洗水。该清洗喷嘴4和喷嘴驱动装置5等的构成能使用公知的构成,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0027]在图2?图4中示出其详细内容的热交换单元10具有主体部11和加热器12。在主体部11中设有从水源输送的水所经过的流体空间111、中继流路112以及搅拌区域113。流体空间111是大致圆柱形空间。在该流体空间111内配置有筒状加热器12。该加热器12被控制单元30控制。在加热器12的一方侧(水源侧)端部设有法兰部121,该法兰部121与流体空间111的一方开口端面接触。在法兰部121的与连接着加热器1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设有筒状连接部122。通过该连接部122和法兰部121形成与加热器12的内侧相连的流路。在连接部122的内侧插入有中继配管123。该中继配管123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着未图示的供水软管。从水源输送的清洗水从供水软管经过由中继配管123、连接部122、法兰部121形成的流路流入加热器12的内侧。
[0028]流体空间111的另一方侧端部的开口被盖构件114密封。在加热器12的另一方侧端面和该盖构件114的顶端面之间存在规定大小的间隙。另外,主体部11的内周面(面对流体空间111的筒状面)比加热器12的外径更大地形成,其中心轴大致一致。因此在加热器12的外周面和主体部11的内周面之间也存在规定大小的间隙。在主体部11的内周面的一方侧端部形成有成为流体空间111的出口 1111的开口。流入加热器12的内侧的清洗水经过另一方侧端面和该盖构件114的顶端面之间的间隙,进行U形转弯后流入加热器12的外周面和主体部1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从上述流体空间111的出口 1111流出。这样清洗水在经过加热器12的内侧和外侧的期间被加热。
[0029]流体空间111的出口 1111连接着中继流路112。中继流路112是将流体空间111和搅拌区域113之间连接的流路。本实施方式的中继流路112是在与加热器12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流路。搅拌区域113是通过搅拌由加热器12加热的清洗水来使温度均匀,并用于提高被输送到清洗喷嘴4的清洗水的温度的检测精度的构成。即,在经过搅拌区域113的清洗水所经过的流路中设有用于检测清洗水的温度的出口温度传感器4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两个出口温度传感器40),利用被该出口温度传感器40检测搅拌后的清洗水的温度。可得到出口温度传感器40的检测温度的控制单元30将由该出口温度传感器40检测的温度和设定温度进行比较,控制加热器12的输出。经过了搅拌区域113的清洗水从热交换单元10的出口流出,被输送到清洗喷嘴4。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区域113是蜿蜒的流路。即,是通过清洗水一边蜿蜒一边流通而对该清洗水带来搅拌作用的构成。此外,一个出口温度传感器40基于检测到的温度进行清洗水的温度控制,另一个出口温度传感器40是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温度的情况下使加热器12停止的安全装置用温度传感器。
[0030]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是能检测清洗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固定到在中继流路112的外侧所设的传感器安装部115。传感器安装部115形成为筒状,在其顶端形成有与中继流路112相连的开口。此外,传感器安装部115与搅拌区域罩116形成为一体,上述搅拌区域罩116从上侧堵塞作为搅拌区域113的蜿蜒的流路。中继流路112和传感器安装部115的中心轴是相同的。插入到传感器安装部115内的温度传感器经过该开口进入中继流路112和流体空间111内。具体地,温度传感器中的温度检测部21以位于中继流路112和流体空间111内的至少任一方的方式构成。此外,在形成于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法兰部22和传感器安装部115的底面之间嵌入O形环,防止经过开口漏水。
[0031]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顶端的温度检测部21比基端侧更细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温度检测部21跨流体空间111和中继流路112存在。中继流路112的流路(水能通过的区域)由于该温度检测部21而变窄。具体地,清洗水从流体空间111经过温度传感器的外表面和中继流路112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而进入搅拌区域113。
[0032]控制单元30能得到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检测温度。另外,能控制加热器12的输出。在因为某些原因停止向流体空间111供给水并成为空烧状态的情况下,由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检测被加热的高温的蒸汽的温度,因此控制单元30在由加热器12进行清洗水温度的加热时,以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检测温度成为规定阈值以上来判断处于空烧状态,并停止加热器12的输出。此外,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不与加热器12接触,因此不直接检测加热器12的温度。因此成为在空烧状态的情况下,经由蒸汽检测其温度的结构,加热器12的热因为由空气进行的热传导等而传导到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所造成的影响较小。另外,控制单元30可以加上如下控制:无论是否对加热器12进行加热,在异常加热检测用温度传感器20的检测温度不上升的情况下,均判断处于空烧状态并停止加热器12的输出。
[0033]根据具备该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1,起到如下效果。
[0034]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I在由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检测的温度超过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加热器12的输出,防止空烧状态继续。即,不是以是否向流体空间111内持续供给清洗水为基准来判断是否是空烧状态,因此不需要现有装置所设的空烧检测用流量传感器。另外,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设于流体空间111内和中继流路112。即,设于比搅拌区域113靠跟前侧,因此消除了忽视空烧状态的顾虑,在发生了空烧状态时,到停止加热器12的输出的响应快。此外,说明了本实施方式中的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以跨流体空间111内和中继流路112两者的方式进行设置,但也可以是仅位于中继流路112内的构成。但是,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一部分位于流体空间111内的空烧状态的检测精度更高。另外,响应也更快。此外,也可以设置异常加热检测用温度传感器20,使得成为顶端侧的温度检测部21与加热器12接触来直接检测加热器12的温度。
[0035]另外,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使中继流路112的流路变窄。因此,清洗水从流体空间111经由狭窄的流路进入搅拌区域113。该流路的变化对由加热器12加热的清洗水带来搅拌效果。即,成为到达搅拌区域113前的中继流路112也发挥对清洗水的搅拌作用的构成。这样,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不仅作为用于防止空烧的构件,还作为促进清洗水的搅拌的构件(辅助搅拌区域113的搅拌的构件)发挥功能。
[003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la。此外,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I相同的构成,省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Ia具备图5所示的清洗水加热装置2a,在该清洗水加热装置2a中,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一部分以位于筒状加热器12的内侧的方式配置。具体地,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固定到设于盖构件114的传感器安装部115,该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一部分以与加热器12的另一方侧端部在其直径方向重叠的方式被插入。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I不同,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温度检测部21的整个部分位于流体空间111内。此外,在形成于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法兰部22和传感器安装部115的底面之间嵌入O形环,防止经过形成于盖的开口漏水。
[0037]在本实施方式中,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中心轴与加热器12的中心轴大致一致。加热器12的内侧流路从其一方侧端部(入口)到存在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部位为止是圆柱形流路,但从存在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部位到另一方侧端部(出口)为止成为形成在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外周面和加热器12的内周面之间的环状流路。
[0038]控制单元30在由加热器12进行清洗水温度的加热时,以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的检测温度成为规定阈值以上来判断处于空烧状态,并停止加热器12的输出。这样,SP使在流体空间111内配置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也能检测空烧状态。
[0039]另外,在筒状加热器12的一方侧端部侧的内侧配置有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因此加热器12的内侧的流路中的出口侧成为环状流路。即,流经加热器12的内侧的清洗水在出口侧被环状地分开后,经过加热器12的另一方侧端面和盖的顶端面之间的间隙,进行U形转弯后流入加热器12的外周面和主体部1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即,在流体空间111的另一方侧端部进行折返后在流体空间111内流通的清洗水的流动变得顺畅(在该折返部位难以发生空气蓄积等)。这样,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20不仅作为用于防止空烧的构件,还作为使流体空间111内的流动顺畅的构件发挥功能。
[0040]作为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I (Ia)所具备的搅拌区域113的形状,除了考虑上述蜿蜒的流路以外,也可以考虑设为如下方式(第一方式~第六方式)。
[0041]图6 (a)所示的第一方式的搅拌区域113a构筑有流经截面面积相对小的流路51a的清洗水进入截面面积相对大的流路52a后再次进入截面面积较小的流路53a的一连串流路。图6 (b)所示的第二方式的搅拌区域113b构筑有流经截面面积相对大流路51b的清洗水进入截面面积相对小的流路52b后再次进入截面面积较大的流路53b的一连串的流路。即,该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的搅拌区域113a、113b的方式是:通过使清洗水流经截面面积沿着清洗水的流动而变化的流路来反复改变清洗水的压力,由此发挥搅拌作用。此外,能适当地改变流路的截面面积反复变化的次数、截面面积相对大的流路和截面面积相对小的流路的截面面积之差。
[0042]图6 (C)所示的第三方式的搅拌区域113c是流路弯曲的搅拌区域。图6 (d)所示的第四方式的搅拌区域113d是在流路内设有阻碍清洗水的流动的隔板51d的搅拌区域。即,该第三方式和第四方式的搅拌区域113的方式是通过改变清洗水的流动方向来发挥搅拌作用。可适当变更使流向变化的次数(隔板51d的张数)。可以说作为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I (Ia)的搅拌区域113的蜿蜒的流路是其中一种方式。 [0043]图6 Ce)所示的第五方式的搅拌区域113e是在流路内配置有形成多个孔的构件51e (网、多孔质板等)的搅拌区域。图6 (f)所示的第六方式的搅拌区域113f是在流路内配置有利用水压旋转的叶轮51f的搅拌区域。即,该第五方式和第六方式的搅拌区域113e、113f是通过使设置在流路内的构件搅乱清洗水的流动(成为紊流)来发挥搅拌作用的方式。
[0044]可以组合使用上述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的搅拌区域113a~113f。例如,在图6(e)、图6 Cf)所示的方式中,设置有搅乱清洗水的流动的构件的流路是截面面积相对大的流路,其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流路成为截面面积相对小的流路。即,也可以说,图6 (e)所示的方式是将第一方式和第五方式组合后的方式,图6 Cf)所不的方式是将第一方式和第六方式组合后的方式。
[0045]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0046]附图标记说明
[0047]I (Ia) 人体局部清洗装置
[0048]2清洗水加热装置
[0049]10热交换单元
[0050]11主体部
[0051]111流体空间
[0052]112中继流路
[0053]113搅拌区域[0054]12加热器
[0055]20异常加热检测用传感器
[0056]21 温度检测部
[0057]30控制单元
【权利要求】
1.一种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热交换单元,其具有主体部和加热器,上述主体部形成有清洗水流经的流体空间和对在该流体空间内被加热的清洗水进行搅拌的搅拌区域,上述加热器配置在上述流体空间内; 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上述流体空间内或者设置在该流体空间和上述搅拌区域之间的中继流路内;以及 控制单元,其在由上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超过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停止上述加热器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继流路内的清洗水能通过的区域由于插入到该中继流路内的上述温度传感器而变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器形成为筒状,并且以在其内侧和外侧形成流路的方式配置在上述流体空间内, 上述温度传感器以其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加热器的内侧的方式插入到上述流体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局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搅拌区域是蜿蜒的流路。
【文档编号】E03D9/08GK203755418SQ201420123485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7日
【发明者】渡边正人, 药袋贤一, 佐合智广, 大竹章吾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