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98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包括地漏本体和密封盖,所述地漏本体中间通过多根连接条设置一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中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顶部设置有顶磁块,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至少一根相对安装孔中心呈圆周分布的外磁条;所述密封盖的导杆末端伸入到安装孔中,导杆末端上安装有至少一根内磁条,各内磁条与顶磁块之间磁极相异而相吸,各内磁条在顶磁块、外磁条的上推磁力作用下产生上移趋势而使导杆上的密封盖封住地漏本体的下出口。本实用新型设计可使密封盖排水复位过程中导杆受到的作用力逐渐增强,不仅可有效保证导杆复位过程中的对中性,更可有效增强密封盖的复位爆发力,避免密封盖复位失效现象的发生。
【专利说明】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具体是一种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专利CN201310390582.4公开了一种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其利用安装柱内孔壁上外磁条与导杆上内磁条的同极相斥原理或异极相吸原理或同时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原理来进行工作,可保证导杆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受到的上推作用力基本保持均衡,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从而可有效增大密封盖的下移距离,提升排水速度,保证地漏正常的防臭功效。
[0003]但在以上结构中,因密封盖的下移排水和上移复位过程中导杆受到的磁场作用力基本保持均衡,地漏密封盖在排水过程中的上移复位只能是随排水量的逐步减少而缓慢地匀速上升,不仅上移过程中导杆的对中性无法得到很好保持,最主要的是密封盖的上移复位缺少爆发力,一旦密封盖上移到地漏本体下出口的最接近点时,这时的排水口已经很小,而脏水中的小杂物很容易卡在密封盖沿边与地漏本体下出口的结合部上,而密封盖过慢的复位速度很难克服杂质的阻碍,造成密封盖无法完全复位而存在缝隙,使地漏的防臭防虫功能失效。
[0004]而地漏防臭防虫功能的失效,会使下水管中的大量病菌(包括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菌、阴沟肠杆菌、牙孢杆菌等)通过臭气或蟑螂、飞虫等害虫散播到室内环境,不仅气味难闻,更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其可使密封盖排水复位过程中导杆受到的作用力逐渐增强,不仅可有效保证导杆复位过程中的对中性,更可有效增强密封盖的复位爆发力,避免密封盖复位失效现象的发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包括地漏本体和设置在地漏本体下出口带导杆的可上下移动的密封盖,所述地漏本体中间通过多根连接条设置一安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中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顶部设置有顶磁块,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至少一根相对安装孔中心呈圆周分布的外磁条;所述密封盖的导杆末端伸入到安装孔中,导杆末端上安装有至少一根内磁条,各内磁条与顶磁块之间磁极相异而相吸,各内磁条在顶磁块、外磁条的上推磁力作用下产生上移趋势而使导杆上的密封盖封住地漏本体的下出口。
[0008]进一步的,上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内磁条的磁极也分布在上下两端,且内外磁条同端的磁极相异;不排水时内外磁条在两端磁极相异相吸的作用下呈并列状态或错位状态而使密封盖封住地漏本体的下出口 ;在排水时所述密封盖受水压作用下移打开,带动内磁条进一步下移克服两端磁极吸力,但内磁条相对外磁条的最大错位距离不会超过外磁条的整个长度。
[0009]进一步的,上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内磁条的磁极也分布在上下两端,且内外磁条同端的磁极相同,内磁条的底端始终要低于外磁条的顶端;不排水时内磁条在内外磁条两端磁极相同相斥的作用力下位于外磁条的中上部;排水时所述密封盖受水压作用下移打开,带动内磁条进一步下移克服内外磁条两端的磁极斥力缩小相对外磁条的错位距离。
[0010]进一步的,上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内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且内磁条的外侧磁极与对应侧的外磁条上端磁极相异;不排水时内磁条外侧磁极与对应侧的外磁条上端磁极相异相吸同时与对应侧外磁条的下端磁极相同相斥,内外磁条呈并列状态或错位状态;排水时所述密封盖受水压作用下移打开,带动内磁条进一步下移而克服与外磁条的上端吸力和外磁条的下端斥力。
[0011]进一步的,上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内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且内磁条的外侧磁极与对应侧的外磁条上端磁极相同;不排水时内磁条外侧磁极与对应侧的外磁条上端磁极相同相斥而使内磁条位于外磁条的中上部;排水时所述密封盖受水压作用下移打开,带动内磁条进一步下移克服与外磁条上端磁极斥力而缩小相对外磁条的错位距离,且内磁条下移到极限位置时其中心线的高度不低于外磁条的顶端高度。
[0012]进一步的,上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内外两侧,内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且外磁条的内端磁极与内磁条的上端磁极相同,外磁条的内端磁极与内磁条的下端磁极相异;所述内磁条顶端随密封盖导杆下移到极限位置时其高度不低于外磁条的顶端高度。
[0013]进一步的,上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内外两侧,内磁条的磁极也分布在两侧壁,内磁条的外侧磁极与对应侧的外磁条内端磁极相异;不排水时内外磁条在对应侧磁极相异相吸的作用下呈并列状态或小错位状态;在排水时密封盖受水压作用下移打开,带动内磁条进一步下移克服与外磁条的内端磁极吸力,且内外磁条错位的最大距离不会超过外磁条的整个长度。
[0014]进一步的,上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内外两侧,内磁条的磁极也分布在两侧壁,内磁条的外侧磁极与对应位置的外磁条内端磁极相同;不排水时内磁条在与对应侧外磁条内端磁极相同相斥的作用下位于外磁条的中上部;排水时所述密封盖受水压作用下移打开,带动内磁条克服与外磁条的内端磁极斥力,且内磁条的底端始终要高于外磁条的底端。
[0015]本实用新型结构密封盖的上移复位同时利用内磁条与顶磁块之间的磁吸力,内、外磁条之间的同极相斥原理或异极相吸原理或同时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原理来进行工作。在密封盖上移复位开始时,顶磁块与内磁条之间的吸力很小而基本可以忽略,此时主要依靠内外磁条之间平稳磁场作用力来实现密封盖的匀速复位,该过程直到密封盖上移到一定距离时顶磁块与内磁条的吸力才会强力介入,且该吸力随着两者距离的缩短而不断增强,该吸力的存在一方面可提升导杆的对中性,避免导杆在上移过程中发生偏移卡死,另一方面可增强密封盖在复位到一定程度后的爆发力,使密封盖上移复位时的速度突然爆发加快,直到密封盖的沿边快速有力地撞击在地漏本体的下出口上,可有效克服杂质的阻碍作用,不会出现因复位速度过慢而被杂质卡住的现象,保证密封盖完全密封住下出口,保证地漏具备正常的防臭防虫功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本实用新型的内磁条为多根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
[0020]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
[0022]图7、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密封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
[0024]图9、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密封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
[0026]图11、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的密封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
[0028]图13、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方式的密封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4、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
[0030]图15、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方式的密封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和2所示,一种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包括地漏本体I和设置在地漏本体下出口 11的带导杆21的可上下移动的密封盖2,所述地漏本体I中间通过多根连接条12设置一安装柱13。
[0032]所述安装柱13中设有安装孔131,安装孔131的顶部设置有顶磁块8,安装孔131的孔壁上设有至少一根外磁条3,各外磁条3相对安装孔131中心呈圆周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外磁条3的数目为两根并呈左右对称分布,在实际中,可根据需要设定外磁条3的数目为一根或多根。
[0033]所述密封盖2的导杆21末端伸入到安装孔131中,导杆21末端上安装有至少一根内磁条4,各内磁条4与顶磁块8之间磁极相异而相吸,各内磁条4在所述顶磁块8、外磁条3的上推磁力作用下产生上移趋势而使导杆21上的密封盖2封住地漏本体I的下出口11。
[0034]在本实施例中,顶磁块8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外磁条3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内磁条4的磁极也分布在上下两端,且内外磁条4、3同端的磁极相异。在本实施例中,外磁条3的上端磁极为S下端磁极为N,为此,相应的内磁条4的上端磁极设置成N下端磁极设置成S,顶磁块的下端磁极为S。
[0035]不排水时,在顶磁块8与内磁条4的吸力作用下及内外磁条4、3在两端磁极相异相吸的作用下呈并列状态或错位状态而使密封盖2有效封住地漏本体I的下出口 11。在排水时所述密封盖3受水压作用下移打开,带动内磁条4进一步下移克服内磁条4与顶磁块8之间的吸力及内外磁条4、3两端磁极吸力,该过程中内磁条4与顶磁块8之间的吸力随密封盖2下移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直到可以忽略不计,而内外磁条4、3两端的吸力同样不断减少,但相应的外磁条3的下端与内磁条4上端的斥力却是不断增大的,内外磁条4、3之间产生的上推作用力基本上还是保持不变。此外,以上内磁条4相对外磁条3的下移行程是有限制的,必须保证内磁条4相对外磁条3的最大错位距离不会超过外磁条3的整个长度。而在密封盖2的上移复位过程中,在开始时,顶磁块8与内磁条4之间的吸力很小而基本可以忽略,此时主要依靠内外磁条4、3之间平稳磁场作用力来实现密封盖2的匀速复位,该过程直到密封盖2上移到一定距离时顶磁块8与内磁条4的吸力才会强力介入,且该吸力随着两者距离的缩短而不断增强,该吸力的存在一方面可提升导杆21的对中性,避免导杆21在上移过程中发生偏移卡死,另一方面可增强密封盖2在复位到一定程度后的爆发力,使密封盖2上移复位时的速度突然爆发加快,直到密封盖2的沿边快速有力地撞击在地漏本体I的下出口 11上,可有效克服杂质的阻碍作用,不会出现因复位速度过慢而被杂质卡住的现象,保证密封盖2完全密封住下出口 11,保证地漏具备正常的防臭防虫功效。
[0036]在以上结构中,内磁条4仅为设置在导杆21中心的一根大磁条,在实际中,也可如图3所示采用两根并列设置的小磁条,当然也可采用多根小磁条环绕设置。
[0037]如图4-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顶磁块8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外磁条3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内磁条4的磁极也分布在上下两端,但内外磁条4、3同端的磁极相同。在图示中,外磁条3的上端磁极为S下端磁极为N,相应的内磁条4的上端磁极也为S下端磁极为N,顶磁块的下端磁极为N。所述内磁条4的底端始终要低于外磁条3的顶端。
[0038]如图6-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外磁条3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内磁条4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顶磁块8的磁极也分布在两侧壁,且内磁条4的外侧磁极与对应侧的外磁条3上端磁极相异,内磁条4和顶磁块8对应侧的磁极相异相吸。在图示中,内磁条4的左侧磁极为N右侧磁极为S,相应的左侧外磁条3的上端磁极为S下端磁极为N,右侧外磁条3的上端磁极为N下端磁极为S,顶磁块的左侧磁极为S,右侧磁极为N0
[0039]如图8-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外磁条3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内磁条4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顶磁块8的磁极也分布在两侧壁,且内磁条4的外侧磁极与对应侧的外磁条3上端磁极相同,内磁条4和顶磁块8对应侧的磁极相异相吸。在图示中,内磁条4的左侧磁极为S右侧磁极为N,相应的左侧外磁条3的上端磁极为S下端磁极为N,右侧外磁条3的上端磁极为N下端磁极为S,顶磁块8的左侧磁极为N,右侧磁极为S。
[0040]如图10-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所述外磁条3的磁极分布在内外两侧,内磁条4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顶磁块8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且外磁条3的内端磁极与内磁条4的上端磁极相同,外磁条3的内端磁极与内磁条4的下端磁极相异,且内磁条4顶端随密封盖导杆21下移到极限位置时其高度不低于外磁条3的顶端高度。在图示中,外磁条3的内端磁极为N外端磁极为S,相应的内磁条4的上端磁极为N下端磁极为S,顶磁块8的下端磁极为S。
[0041]如图12-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所述外磁条3的磁极分布在内外两侧,内磁条4的磁极也分布在两侧壁,顶磁块8的磁极也分布在两侧壁,内磁条4的外侧磁极与对应侧的外磁条3内端磁极相异,内磁条4和顶磁块8对应侧的磁极相异相吸。在图示中,内磁条4的左侧磁极为N右侧磁极为S,相应的左侧外磁条3的内端磁极为S,右侧外磁条3的内端磁极为N,顶磁块8的左侧磁极为S右侧磁极为N。
[0042]如图14-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实施方式,所述外磁条3的磁极分布在内外两侧,内磁条4的磁极也分布在两侧壁,顶磁块8的磁极也分布在两侧壁,内磁条4的外侧磁极与对应位置的外磁条3内端磁极相同,内磁条4和顶磁块8对应侧的磁极相异相吸。在图示中,内磁条4的左侧磁极为N右侧磁极为S,相应的左侧外磁条3的内端磁极为N,右侧外磁条3的内端磁极为S,顶磁块8的左侧磁极为S右侧磁极为N。
[0043]在以上各个实施例中,均是利用内磁条4与顶磁块8之间的磁吸力,内、外磁条4、3之间的同极相斥原理或异极相吸原理或同时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原理来进行工作,该结构设置在内外磁条4、3之间平稳磁场作用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内磁条4与顶磁块8之间的吸力,该吸力随着两者距离的不断接近而不断增强,一方面可提升导杆21的对中性,避免导杆21在上移过程中发生偏移卡死,另一方面可增强导杆21和密封盖2在复位过程中的爆发力,使导杆21和密封盖2上移复位时的上移速度不断增强,可有效克服因导杆21外壁存在污垢而卡死的现象,保证密封盖2的有效复位,使地漏具备正常的防臭防虫功效。
[0044]综上,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其可使密封盖排水复位过程中导杆受到的作用力逐渐增强,不仅可有效保证导杆复位过程中的对中性,更可有效增强密封盖的复位爆发力,避免密封盖复位失效现象的发生。
[00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包括地漏本体和设置在地漏本体下出口带导杆的可上下移动的密封盖,所述地漏本体中间通过多根连接条设置一安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中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顶部设置有顶磁块,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至少一根相对安装孔中心呈圆周分布的外磁条;所述密封盖的导杆末端伸入到安装孔中,导杆末端上安装有至少一根内磁条,各内磁条与顶磁块之间磁极相异而相吸,各内磁条在顶磁块、夕卜磁条的上推磁力作用下产生上移趋势而使导杆上的密封盖封住地漏本体的下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内磁条的磁极也分布在上下两端,且内外磁条同端的磁极相异;不排水时内外磁条在两端磁极相异相吸的作用下呈并列状态或错位状态而使密封盖封住地漏本体的下出口 ;在排水时所述密封盖受水压作用下移打开,带动内磁条进一步下移克服两端磁极吸力,但内磁条相对外磁条的最大错位距离不会超过外磁条的整个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内磁条的磁极也分布在上下两端,且内外磁条同端的磁极相同,内磁条的底端始终要低于外磁条的顶端;不排水时内磁条在内外磁条两端磁极相同相斥的作用力下位于外磁条的中上部;排水时所述密封盖受水压作用下移打开,带动内磁条进一步下移克服内外磁条两端的磁极斥力缩小相对外磁条的错位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内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且内磁条的外侧磁极与对应侧的外磁条上端磁极相异;不排水时内磁条外侧磁极与对应侧的外磁条上端磁极相异相吸同时与对应侧外磁条的下端磁极相同相斥,内外磁条呈并列状态或错位状态;排水时所述密封盖受水压作用下移打开,带动内磁条进一步下移而克服与外磁条的上端吸力和外磁条的下端斥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内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且内磁条的外侧磁极与对应侧的外磁条上端磁极相同;不排水时内磁条外侧磁极与对应侧的外磁条上端磁极相同相斥而使内磁条位于外磁条的中上部;排水时所述密封盖受水压作用下移打开,带动内磁条进一步下移克服与外磁条上端磁极斥力而缩小相对外磁条的错位距离,且内磁条下移到极限位置时其中心线的高度不低于外磁条的顶端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内外两侧,内磁条的磁极分布在上下两端,且外磁条的内端磁极与内磁条的上端磁极相同,外磁条的内端磁极与内磁条的下端磁极相异;所述内磁条顶端随密封盖导杆下移到极限位置时其高度不低于外磁条的顶端高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内外两侧,内磁条的磁极也分布在两侧壁,内磁条的外侧磁极与对应侧的外磁条内端磁极相异;不排水时内外磁条在对应侧磁极相异相吸的作用下呈并列状态或小错位状态;在排水时密封盖受水压作用下移打开,带动内磁条进一步下移克服与外磁条的内端磁极吸力,且内外磁条错位的最大距离不会超过外磁条的整个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直通组合型地漏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磁块的磁极分布在两侧壁,外磁条的磁极分布在内外两侧,内磁条的磁极也分布在两侧壁,内磁条的外侧磁极与对应位置的外磁条内端磁极相同;不排水时内磁条在与对应侧外磁条内端磁极相同相斥的作用下位于外磁条的中上部;排水时所述密封盖受水压作用下移打开,带动内磁条克服与外磁条的内端磁极斥力,且内磁条的底端始终要高于外磁条的底端。
【文档编号】E03F7/06GK204040174SQ201420516918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0日
【发明者】张文兵 申请人:张文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