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框边坐便器和冲洗无框边坐便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0646阅读:904来源:国知局
无框边坐便器和冲洗无框边坐便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框边坐便器和冲洗无框边坐便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框边和无框边坐便器都是已知的。

有框边坐便器包括围绕便盆的顶部的向下框边,该向下框边与便盆的内壁向内间隔开一定间隙。在冲洗过程中,沿着所述间隙引导冲洗水以便将冲洗水分布在便盆周围。一些消费者不喜欢有框边坐便器,因为他们认为间隙难以清洗/消毒。

无框边坐便器替代地使用围绕便盆的顶部的开放水道或凸缘来在便盆周围引导水并使其进入便盆。已知无框边坐便器具有定位在便盆的后部端处的分流器,该分流器将冲洗水分成向左和向右的水流,然后向左和向右的水流分别绕坐便器的左向侧和右向侧行进。向左和向右的水流在坐便器的前部端处或附近彼此碰撞。为了将碰撞的冲洗水流的冲洗能汇集到便盆的出口中,合乎需要的是使得水流在坐便器的后中心线的前部处交汇。然而,实现此实际上非常困难。如果在水流中存在不平衡并且一个水流行进得稍微比另一个水流快,则它们的碰撞点可能变动得与坐便器中心线偏离,使得冲洗能相对于坐便器出口以非最优化的方式被引导。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本上克服或至少改善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相应地,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框边坐便器,包括:

前部端;

后部端;

便盆;

与便盆流体连通的冲洗出口;

与便盆流体连通的冲洗水入口;

基本上围绕便盆的顶部延伸的面向内的第一侧壁;

基本上围绕第一侧壁的底部延伸的基本上水平的凸缘;

在水平的凸缘之下基本上围绕便盆延伸的面向内的第二侧壁;

基本上与第一侧壁的后部端相邻的冲洗水分流器,该分流器与冲洗水入口流体连通并具有向左的出口和向右的出口;

在第一侧壁的前部部分上的冲洗水流量平衡器,该流量平衡器包括垂直地延伸通过第一侧壁的高度的至少一部分的面向内的突起并且相对于坐便器的前部到后部的中心线基本上对称地定位。

所述流量平衡器优选包括在与坐便器的前部到后部的中心线基本上对齐的最内边缘处交会的向左的成角度的表面和向右的成角度的表面。在一个形式中,所述边缘基本上为线形,优选地,基本上是垂直的。在另一个形式中,所述边缘是平坦表面,优选地,基本上是垂直的。

所述凸缘优选在流量平衡器的区域中沿循突起的形状。

所述分流器优选还包括向下且向内引导的底部出口。所述底部出口优选呈分流器的底部边缘和便盆的相邻后壁之间的间隙的形式。

优选地,当从上方观察时,并且参考对齐在中心线上的12点钟方向(前侧)和6点钟方向(后侧),向左的出口和向右的出口分别围绕侧壁定位在约5点钟和7点钟的方向。替代地,向左的出口和向右的出口分别围绕侧壁定位在约4点钟和8点钟的方向。进一步替代地,向左的出口和向右的出口分别围绕侧壁定位在约3点钟和9点钟的方向。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洗无框边坐便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冲洗水从入口引导到具有向左的出口和向右的出口的分流器;

将水分别从向左的出口和向右的出口中的每一个沿坐便器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引导作为左水流和右水流;

将左水流和右水流传送到流量平衡器突起上以向内并且远离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引导左水流和右水流作为组合水流或射流,其中,流量平衡器突起在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基本上前部到后部对称地定位并延伸通过左侧壁和右侧壁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方法优选包括分别沿在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处的左凸缘和由凸缘引导左水流和右水流。

所述方法优选包括变化流量平衡器突起的形状以调整组合水流或射流的轨迹和/或分散。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仅通过举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无框边坐便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后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坐便器的前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坐便器的横截侧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坐便器的放大的部分细节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坐便器的顶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坐便器的放大的部分细节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坐便器的后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坐便器的放大的部分细节视图;

图9是图1所示的坐便器的透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坐便器的放大的部分细节视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坐便器的放大的部分细节的后透视图;

图12是在冲洗过程中图1所示的坐便器的横截侧视图;

图13是在冲洗过程中图12所示的坐便器的第一放大的部分细节;

图14是在冲洗过程中图12所示的坐便器的第二放大的部分细节视图;

图15是无框边坐便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前透视图;

图16是无框边坐便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前透视图;

图17是无框边坐便器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坐便器沿线18-18的横截侧视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坐便器的放大的部分细节视图;

图20是图17所述的坐便器的透视图;

图21是在冲洗过程中图17所示的坐便器的横截侧视图;以及

图22是图21所示的坐便器的放大的部分细节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示出了无框边坐便器20的第一实施方式。坐便器20由玻璃瓷制造而成,但是替代地可由塑料或其他适合于卫生洁具的材料制成。坐便器20具有前部端F和后部端R。坐便器20具有带有一对孔24的顶部表面22,孔24用于将座圈和盖(未示出)紧固到其上。顶部22还包括由外围边缘26界定的开口,开口通向便盆28。

冲洗水入口30位于坐便器20的后端R处。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理解地,冲洗水入口30连接到坐便器水箱(未示出)的出口。在美国,水箱通常称为冲洗槽。

如在图3中最佳地示出的,坐便器20还包括冲洗出口32,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理解地,冲洗出口32可连接到排污主管。图3(以及图12)示出了在冲洗之前坐便器的储水水位W。

坐便器20包括面向内的第一侧壁34,第一侧壁34基本上围绕便盆28的顶部延伸一直延伸到外围边缘26。坐便器20还包括基本上水平的凸缘36,凸缘36基本上围绕第一侧壁34的底部延伸。面向内的第二侧壁37在凸缘36之下围绕便盆28延伸。

如在图2和3中最佳地示出的,坐便器20还包括冲洗水分流器38,冲洗水分流器38与冲洗水入口30流体连通。分流器38包括向左的出口38a和向右的出口38b。当从上方观察时,并且参考对齐在中心线42的12点钟方向(前侧F)和6点钟方向(后侧R),向左的出口38a和向右的出口38b分别围绕侧壁定位在约5点钟和7点钟的方向。如图13中最佳地示出的,分流器38还包括向下且向内引导的底部出口38c。底部出口38c呈分流器38的底部边缘和便盆28的相邻后壁之间的间隙的形式。

如在图11中最佳地示出的,坐便器20包括总体上由参考标号40指示的在第一侧壁34的前部部分上的冲洗水流量平衡器。流量平衡器40包括面向内的突起(参见下述的物件40a、40b、40c),突起垂直地延伸通过第一侧壁34的大部分高度。流量平衡器40相对于坐便器20的前部到后部的中心线42对称地定位(见图5和6以及图7和8)。流量平衡器40包括向左地向内和向右地向内成角度的表面40a和40b,表面40a和40b沿基本上与坐便器20的中心线42对齐的最内边缘40c交会。边缘40c成基本上垂直的平坦表面的形式。表面40a和40b稍微向外凹出。凸缘36在与流量平衡器40相邻的区域36a中也沿循突起40的形状。侧壁34的大部分基本上是垂直的。然而,在流量平衡器40的区域中,侧壁具有稍微向下向外的倾斜度。当从上方观察时,流量平衡器40具有带有截短的边缘/表面40c的总体上三角形的横截面。

现在将描述坐便器20的操作。

现在参考图12,当用户致动水箱以造成坐便器20的冲洗时,冲洗水从水箱连通到冲洗水入口30。然后,冲洗水从入口30行进到分流器38,冲洗水在分流器38处分成向左和向右的水流。如在图13中最佳地示出的,向左和向右的水流大部分沿着并绕第一侧壁34朝向流量平衡器40流动。向左地和向右地成角度的表面40a和40b分别向内并且远离侧壁34引导向左和向右的水流并使得它们组合成集中的冲洗水流或射流44,冲洗水流或射流44沿坐便器20的中心线42基本上向后并且向下朝向便盆28的最下面部分。水流/射流44的主要目的是将便盆28的内容物清洗到坐便器出口32中。通过控制向左和向右的冲洗水流的碰撞以使得从便盆20的中心线42偏离的可能性最小化,流量平衡器40有利地产生该冲洗动作。结果,朝向便盆28的组合水流向后和向下方向的准确性得以最大化。换另一种说法,流量平衡器40使组合的冲洗水流/射流被引导在便盆28的侧表面处(这会分散其冲洗能)的可能性最小化。这改善了对坐便器20的废物清洗,并且在减小需要的冲洗水的体积的同时保持对坐便器20的足够的废物清洗。水使用的减少具有成本和环保上的益处。另外,小比例的向左和向右的水流溢出凸缘36并且向下流动到便盆28中。

如在图14中最佳地示出的,小部分冲洗水以水流46的形式经由底部出口38c退出分流器38。水流46的主要目的是清洗便盆28的后部壁表面并且帮助将废物向下推入到主冲洗水流中。关于后者,水流46在水流44之前到达水W和废物,原因是水流44在被引导到便盆28之前花费更长的时间来绕侧壁34行进。结果,在水流44迫使废物(例如,手纸)通向出口32之前,水流46向下推并且压缩废物。这也改善了对坐便器20的废物清洗,特别是在减小的(例如,少于4升)冲洗水体积的情况下。

图15示出了无框边坐便器20’的第二实施方式。坐便器20’在构造和操作上类似于坐便器20,并且相同的特征用了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指示。然而,向左的出口38a和向右的出口38b绕侧壁分别被定位在约3点钟和8点钟处。

图16示出了无框边坐便器20”的第二实施方式。坐便器20”在构造和操作上类似于坐便器20,并且相同的特征用了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指示。然而,向左的出口38a和向右的出口38b绕侧壁分别被定位在约3点钟和9点钟处。

图17示出了无框边坐便器20”’的第二实施方式。坐便器20”’在构造和操作上类似于坐便器20,并且相同的特征用了相同的参考标号来指示。然而,在坐便器20”’中,当从侧面观察时(见图21和22),流量平衡器40具有明显得更多的向下向外的倾斜度。换另一种说法,流量平衡器40的上部部分与下部部分相比向内突出更多。表面40a和40b之间的边缘40c还是线状的(不是平坦表面)。

如在图21中最佳地示出的,这使得与坐便器20相比,集中的冲洗水流或射流44被更向下引导,导致射流44在更前向的位置冲击水平面W。相应地,这证明改变流量平衡器40的形状(特别是最内边缘40c的轮廓、形状和角度)允许调整射流44的轨迹,从而最佳地适合特定的坐便器设计。

类似地,表面40a和40b的角度可变化以调整射流44分散或扇开的程度。当从上方观察时,图12中的坐便器20在表面40a和40b之间具有较大的夹角,这导致左向和向右的水流之间的更多的碰撞并且产生更分散的水流,而图21中的坐便器20”’具有较小的角度,这导致较少的碰撞并且产生更紧密地集中的射流44。

尽管已经参考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以许多其他形式来实现本发明。例如,在另一实施方式(未示出)中,大部分侧壁34是弯曲的或向内凹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