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沉箱连续生产建造与下水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287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沉箱连续生产建造与下水技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快速建造预制沉箱式装置的船台建造技术。



背景技术:

笔者专利内提出的各种预制沉箱式装置——也就是现在一般所说的预制沉箱建造,基本上都是在大陆边缘或岛礁礁盘表面的船台内进行,但笔者设计的预制沉箱式装置——一种特殊的沉箱,因其长度与宽度尺寸都在普通沉箱的至少一到多倍,所以如在现在的普通船台内建造是无法下水的。并且在普通船台内建造沉箱,还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易于源源不断的进行沉箱建造与下水。所以为更好的建造与下水笔者设计的各种体积较大预制沉箱式装置,就有必要设计一种更适用于建造笔者设计各种预制沉箱式装置的建造船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标,就是提出一种可更快速建造预制沉箱式装置的船台建造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提出的一种预制沉箱连续生产建造与下水技术,其技术方案是由建造船台与可升降下水平台为主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建造船台表面建造形成的各种预制沉箱式装置,可通过高压气囊或水囊(4)作为滚动支撑体,而移动到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部表面,而移动到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部的预制沉箱式装置,随后就可通过重力与液压控制二种作用,随同可升降下水平台(5)一起受控垂直沉降,最终移动到海水之内了;在建造船台表面建造形成的各种预制沉箱式装置,也可先移动到可移动运输装置(11)上表面、然后再将停放在可移动运输装置(11)上表面的预制沉箱式装置,运送到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部,这样同样也可使停放可升降下水平台(5)表面的预制沉箱式装置,通过重力与液压控制二种作用,随同可升降下水平台(5)一起受控垂直沉降,最终移动到海水之内了。

在建造船台表面建造形成的各种预制沉箱式装置,当通过前述方法最终运送到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部表面,来进行受控垂直沉降入水时,因制作多大上表面面积的可升降下水平台(5),就可提供多大底面积的预制沉箱式装置下水所需,这样就会将笔者设计的各种预制沉箱式装置,不论制作的底面积多大,都可不制作长度很大过渡斜坡,都可将它们顺利进行下水外运了。

附图说明:

图1是建造船台表面一预制沉箱式装置建造工位纵向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高压气囊或水囊塞入顶起相邻类凸字状支撑体之间反凸字状盖板后的建造船台表面一个建造工位纵向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其中一种可升降下水平台主体部分的纵向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其中一种可升降下水平台上部主体部分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外一种可升降下水平台上部主体部分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可移动运输装置内的其中一种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由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组合形成的可移动运输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另外一种可移动运输装置纵向垂直剖面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内:1类凸字状支撑体2反凸字状盖板3船台地面4高压气囊或水囊5可升降下水平台6可升降式支撑条7固定式支撑条8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进入凹槽9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10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下方滚动轮11可移动运输装置12行走车轮13用于安装旋转轴的侧板与中部支撑体14车轮旋转轴15橡胶软垫16定位滑动块17非常低矮的微小型凸起18连接条19上下贯通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建造各种笔者设计预制沉箱式装置的建造船台,可在大陆边缘的海岸边、大江大河的入海口部位等设置。但为了更方便建造后对预制沉箱式装置的运输、以及进行牵引与安放,建造各种预制沉箱式装置的建造船台,也可在已经进行吹沙填充的岛礁礁盘表面所形成的陆地上部制作。

可用于建造各种预制沉箱式装置的建造船台,其上部表面应是由大量预制沉箱式装置建造工位、成排这样建造工位一侧的预制沉箱式装置纵向移动通道、与和预制沉箱式装置纵向移动通道,成丁字状相连的预制沉箱式装置横向移动通道,以及可升降下水平台(5)为主构成。但也可除设置大量预制沉箱式装置建造工位外,只制作预制沉箱式装置纵向移动通道,或只制作预制沉箱式装置横向移动通道,并在预制沉箱式装置移动通道尽头附近部位,制作可升降下水平台(5)。还可在一排预制沉箱式装置并列建造工位的一侧,直接制作可升降下水平台(5)。但在除设置大量预制沉箱式装置建造工位外,不制作任何预制沉箱式装置纵向或横向移动通道时,因不能够连续不断的进行预制沉箱式装置制作与下水,所以这样的建造船台表面布置方法可能实用性不太强。

在预制沉箱式装置建造船台的表面,具有大量成带状连续并列或串联分布的建造工位。并且在每一预制沉箱式装置建造工位的表面。都制作有与图1内垂直结构分布类似的,由相间分布的类凸字状支撑体(1)与反凸字状盖板(2),共同构成的建造基座。而在这样类凸字状支撑体(1)与反凸字状盖板(2)相间分布的建造基座上部表面,铺设一层大面积的较厚塑料布后,随后就可在这样建造工位内的建造基座上表面,开始进行预制沉箱式装置建造了。

而在不同排预制沉箱式装置建造工位之间,或其一侧边缘部位外侧,所设置的预制沉箱式装置移动通道,可具有纵向与横向二种移动通道布置方式。并且在这样的纵向或横向移动通道之内,可使用高压气囊或水囊(4)作为可移动运输装置。也可使用与图7内所绘制结构类似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以及使用与图8内所绘制结构类似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

而用于移动预制沉箱式装置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可以通过使用多条与图6内所绘制外形类似的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一起插入预制沉箱式装置下部,然后类似图7内所绘制的那样,在其一侧采用连接条(18)与贯钉相连接,使之共同制作形成与图7内所绘制外形类似的组合式可移动运输装置(11)。而这样的组合式可移动运输装置(11),因结构非常简单、造价比较低廉,小范围转向也相对比较灵活一些,并且还在其上表面制作具减震作用的橡胶软垫,所以这样可移动运输装置(11)结构,可能是最实用的运输装置结构。

用于移动预制沉箱式装置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也可以制作为与图8内所绘制外形类似的结构。而在这样的类似图8可移动运输装置(11)上表面,制作有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以及固定式支撑条(7)。而在这样的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二侧端点部位,则制作有可与外来钢丝绳相连的类环状体结构。这样的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当它们在可移动运输装置(11)上表面停留时。应在二者间制作在重合性停留时,相互进行锁定的锁定结构。至于在初级的纵向移动或横向移动预制沉箱式装置移动通道之内,所使用的结构类图8的可纵向与横向移动可移动运输装置(11),其所具有的上表面结构差异,只是其上部表面的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与固定式支撑条(7)延伸方向,是指向边长较短的宽度方向,还是指向边长较长的长度方向。

另外在不同排的预制沉箱式装置建造工位之间,除了设置预制沉箱式装置移动通道外,还应设置与预制沉箱式装置移动通道相间分布,并可在预制沉箱式装置建造过程,作为建造机械进行使用的水泥沙浆运输罐车、钢筋骨架材料、建造模板运输车、以及用于帮助对在可移动运输装置(11)表面,所存在的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进行移动的绞车等各种生产建造设施等,在建造船台表面进行移动之用的专用移动通道。

而为了能够大幅度增加预制沉箱式装置建造船台的面积,与在船台表面可同时建造更多数量的预制沉箱式装置,以及分担造价较高可升降下水平台建造成本,在建造船台之内最好设置多条预制沉箱式装置纵向移动通道,并在多条预制沉箱式装置纵向移动通道的终点部位,设置与之成丁字状相互连接的预制沉箱式装置横向移动通道。

而在建造船台内的预制沉箱式装置横向移动通道之内,所使用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其最上部表面就不再制作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与固定式支撑条(7),而是只在其上表面的纵向边缘附近部位,制作能够阻挡可移动运输装置(11)的车轮与车体,以及运输车上所装载的预制沉箱式装置,发生横向滑动的高度较大边墙式墙体;以及在横向移动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上表面的纵向前后边缘附近部位,制作可阻挡上部所停留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行走车轮(12)随便移动的可升降轮挡装置。

而各种预制沉箱式装置,在类似图1外形的船台上表面建造形成,并养护到实现完全凝固后,就可通过往图1内的反凸字状盖板(2)下部空间,塞入高压气囊或水囊(4),并通过往高压气囊或水囊(4)充入高压气体或水液,来使得其上方反凸字状盖板(2)强烈受压,发生如图2内所绘制那样的一定程度向上升起后,这时就会使反凸字状盖板(2)与其上部存在的已建成预制沉箱式装置,也共同发生抬升,而反凸字状盖板(2)二侧的端部下方,则离开其下方的类凸字状支撑体(1)上表面。这样随后就可将预制沉箱式装置下部的类凸字状支撑体(1)撤去,从而可开始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移动预制沉箱式装置了。

在建造船台表面制成的预制沉箱式装置下部,撤去了类凸字状支撑体(1)后,就可通过钢丝绳牵引使预制沉箱式装置向前略加移动,而使反凸字状盖板(2)落地后撤除,随后就可以将高压气囊或水囊(4),做下部滚动支撑体,致使预制沉箱式装置受绞车等牵引,向与高压气囊或水囊(4)平行方向移动。并最终将制成的预制沉箱式装置,一个接一个牵引到可升降下水平台(5)表面进行下水运输。但采用这样方法时,预制沉箱式装置只能制作形成一批后下水与运走一批,不能够连续不断制作与外运预制沉箱式装置。但如在多排平行布置预制沉箱式装置建造工位最前方,如设置一条预制沉箱式装置横向移动通道,并通过图7、8内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进行中转性运输,则就可通过多排预制沉箱式装置交替建造与交替下水,来实现预制沉箱式装置连续建造了。

在建造船台表面制作形成的预制沉箱式装置下部,在撤去了类凸字状支撑体(1)后,也可先塞入多个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再通过放气放水,从而撤去高压气囊或水囊(4)与其上部的反凸字状盖板(2)。然后就可将预制沉箱式装置,牵引到一旁的预制沉箱式装置移动通道部位,再重新在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之间,放入高压气囊或水囊(4)并高压灌气灌水,以便撤去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这样随后就同样也可通过使用高压气囊或水囊(4)做滚动支撑体,与使用绞车内钢丝绳等牵引,最终将制成的预制沉箱式装置,一个接一个的不断连续牵引到可升降下水平台(5)表面,不断进行沉降下水与向外运送。而采用这样的方法时,就可在建造船台内不断进行预制沉箱式装置建造,同时又不断将新生产的预制沉箱式装置,一批接一批的下水外运。

在建造船台表面制作形成的预制沉箱式装置下部,在撤去了类凸字状支撑体(1)后,也可将类似图8内所绘制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上部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通过从绞车内拉出的钢丝绳牵引,移入预制沉箱式装置下部的,撤去类凸字状支撑体(1)后新形成空间内,然后将高压气囊或水囊(4)进行放水放气,来使因充气充水的高压气囊或水囊(4)存在,而已发生了大幅度抬升的预制沉箱式装置,下落到可移动运输装置(11)上部的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表面,这时就可通过钢丝绳牵引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从而将已经建成的预制沉箱式装置,再移动到类图8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上部。

而在将预制沉箱式装置移送到类图8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上部,并在随后对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与下部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进行相互锁定之后,装载预制沉箱式装置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就可在预制沉箱式装置纵向移动通道内进行移动。而在纵向移动通道尽头,如存在预制沉箱式装置横向移动通道时,则再将正纵向移动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移动到可横向移动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上部,并继续向可升降下水平台(5)方向移动,直到最终将预制沉箱式装置,移动到类似图4、5内所绘制的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部,然后就可通过可升降下水平台(5),在重力与液压共同控制下的沉降,将移动到其上部的预制沉箱式装置移送到海水内。

可升降下水平台(5)的本身,可制作为结构类似图3、4的,在上表面具有可升降式支撑条(6)与固定式支撑条(7)的结构。可升降式支撑条(6)在不使用时,可沉降到与固定式支撑条(7)相同的表面高度,但在使用与图7、8内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将运送的预制沉箱式装置,移动到可升降下水平台(5)表面时,就可在可移动运输装置(11)表面的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将预制沉箱式装置运送到可升降下水平台(5)表面后,再将可升降下水平台(5)表面的可升降支撑条(6),向上抬升到高于从一侧方向运送而来的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高度,然后就可撤去可移动运输装置(11)内的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就可将可升降式支撑条(6),再次下降到与固定式支撑条(7)相同高度,继续进行预制沉箱式装置下水了。

可升降下水平台(5)也可类似图5内所绘制的那样,制作为在其上表面附近部位,只具有可升降式支撑条(6)的结构。只不过在将可升降下水平台(5),制作为上表面没有固定式支撑条(7)的结构时,在这样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表面的固定式支撑条(7)部位,最好如图5内所绘制的那样,制作一些高度很低与直径较小,并且还有一定数量的很微小凸起结构。这样才有利于随同可升降下水平台(5)不断沉降过程的预制沉箱式装置,沉降到在海水内的浮力大于重量之后,能够马上与其下方的可升降下水平台(5),非常顺利的发生非突然跳动性的相互分离,然后运移到可升降下水平台(5)外部的海水内。

因为结构类似图5的可升降下水平台(5),其上表面的外形结构,既可适用于将预制沉箱式装置,从二侧方向运送到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部。也可适用于从后部方向,将预制沉箱式装置运送到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部。并且这样的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表面外形,还即可适用于采用高压气囊或水囊(4)做滚动支撑体,向到这样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部,运入各种预制沉箱式装置。也同样可适用于类似图7内所绘制的那样,由多个可移动支撑与运输条(9)相互组合制作可移动运输装置(11),来运送预制沉箱式装置,移动到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部。或采用类似图8内所绘制那样的可移动运输装置(11),来运送预制沉箱式装置,移动到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部。所以结构类似图5的可升降下水平台(5),可能是真正最为实用的可升降下水平台(5)。

可升降下水平台(5)能够在大海内的边缘部位,或大海边缘附近的大河河口部位,所制作的可升降下水平台(5)升降工作池内进行安装与使用。这样的可升降下水平台(5)升降工作池,其内的最大垂直海水水深,应略大于预制沉箱式装置最大沉降水深的,所以是近长方体盒子状的深水水池。并且在其盒子状体的面海或面河方向,具有可用于进行预制沉箱式装置外移的开口。

而在可升降下水平台升降工作池内,安装的可升降下水平台(5),其主体部分是一个可在升降工作池内上下滑动的,与升降工作池长、宽尺寸几乎相同,可垂直厚度很小的类长方体盒子状结构。而这样可升降下水平台(5)安装到升降工作池内时,因这样可升降下水平台(5)边侧制作的定位滑动块(16),正好放置在升降工作池二侧边部制作的垂直滑动槽内,所以这样可升降下水平台(5)在安装到升降工作池内时,只要可升降下水平台(5)下部,制作控制可升降下水平台(5)升降的具液压升降杆的液压控制装置,那么就会在重力驱动及这样液压控制装置控制,与定位滑动块(15)在升降工作池二侧边部制作的垂直滑动槽内,进行定位性上下滑动准确控制之下,致使可升降下水平台(5)在升降工作池内进行上下移动。以及致使移动到其上部的预制沉箱式装置可逐渐沉降入水。然后在沉降的可升降下水平台(5),与在海水内浮起的预制沉箱式装置,相互之间发生分离之后,预制沉箱式装置就可被牵引出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部,移动到外部的海水或河水之内。再随后位于水下的可升降下水平台(5),在具液压升降杆的液压控制装置驱动下,重新上升到上表面与周围地面同一高度后,再次将运送而来的新预制沉箱式装置,重新移动到这样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部表面,来再次开始进行新一轮预制沉箱式装置的下水过程。

因可升降下水平台(5)的上表面面积巨大,与停留到其上部的预制沉箱式装置重量也非常巨大,所以在可升降下水平台(5)的下部,必须制作许多个用于控制下水平台升降的具液压升降杆的液压控制装置。

考虑到预制沉箱式装置的最大坐沉安放深度,可达20米以上,所以在可升降下水平台(5)所在的升降工作池内,具有的海水深度也应至少在20米以上。如再加上液压升降杆可向下移动的最大距离,则可升降下水平台(5)升降工作池,最初开挖制作最深部地基基础的最大水深深度,应在50米左右或更高,然后在其下部制作坚实的地基基础后,就可再在其上部安装具液压升降杆的液压控制装置,与制作位于正常升降工作池底部的液压室顶部的顶板层。而这时的液压室就成为人可下去维修的地下室了,

但考虑到制作位于深水内的人可下去维修地下室,其所具有的技术复杂性,所以也可考虑在制作具液压升降杆的液压控制装置海底,使用钻井设施打一个远远大于具液压升降杆的液压控制装置深度的很大钻孔,然后在最下部使用打入钢管桩或水泥桩至最下部基岩,并填充水泥砂浆到50米左右的所需深度,接着再在周围制作较粗水泥井管固边,这样就可在随后将具液压升降杆的液压控制装置,安装在这样的地基基础下伸管内与可升降下水平台(5)下部表面。以及将与具液压升降杆液压控制装置相连的液压油输送管,安放的海底表面制作的安放槽内,与可升降下水平台(5)升降工作池的侧壁之内,最后将真正的液压控制装置内动力系统,制作在地面之上来进行使用了。

这样制作与安装的具液压升降杆的液压控制装置,虽然整体浸泡在海水之内,但只要在不使用时将可升降下水平台(5)完全沉降到海底,使液压杆完全收入液压油内进行保护。而在进行安装的具液压升降杆的液压控制装置外表面,与可升降下水平台(5)上下左右前后的,所有出漏了金属物质的整个外表面部位,制作防腐蚀涂料层等进行保护,那么就可在这些装置的使用寿命期内,基本保证其能够正常使用,而不会严重损坏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