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锚式抗浮锚杆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6532阅读:16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锚式抗浮锚杆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专利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锚式抗浮锚杆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抗浮锚杆施工主要是在基础底标高处进行,在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开始进行抗浮锚杆的施工,施工顺序为:先钻孔,然后吊入锚杆主筋,将锚杆主筋伸入基础内一个锚固长度,最后进行基础的混凝土浇筑。由于抗浮锚杆数量较多,对于工期紧,特别对于在长江流域影响范围内汛期来临前需要尽快完成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施工的工程,还有对于地质条件差,基坑支护形式复杂,需要尽快完成基础施工,增强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工程,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抢工期,因此,业内急需一种可以先完成基础浇筑,后进行抗浮锚杆施工的装置及方法,以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填补现有技术上的空缺,提供了一种后锚式抗浮锚杆装置,还提供了一种后锚式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高效。本发明一种后锚式抗浮锚杆及施工方法的特点在于:可以先预留套管,待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在套管处进行钻孔,最后用安装板进行封锚即可。该方法提前对基础进行浇筑,一方面基础浇筑完成后,使工程后续工作可以展开,加快了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基础浇筑完成后,使底部形成了水平支撑,增强了支护体系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后锚式抗浮锚杆,包括锚杆主筋、锚筋、高强螺栓、安装板、止水板、套管和定位环,所述的定位环固定连接锚杆主筋,锚杆主筋上端变截面弯折与锚筋下端固定连接形成钢筋笼,锚筋顶端设有丝口,锚筋上端固定连接止水板,所述的钢筋笼位于套管内部,套管内浇筑微膨胀水泥浆,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小孔,小孔直径与锚筋外径相同,将锚筋插入安装板的小孔内,安装板盖住套管顶面,高强螺栓拧入锚筋的丝口内固定安装板。所述的锚杆主筋通过变截面弯折与锚筋焊接的长度为10d,d为锚杆主筋直径。所述安装板盖在套管上后,安装板侧边沿与套管的管口沿的距离为100mm~150mm。所述的定位环与锚杆主筋焊接连接,定位环不少于2个,每个定位环间距6m。所述的定位环上对称的设置与锚杆主筋焊接的焊点,锚杆主筋的数量不少于2根。所述的止水板在套管顶面下300mm处,止水板与锚筋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套管、安装板均为钢制。所述“变截面弯折”如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第60页中图示。一种后锚式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预埋套管首先根据预留的抗浮锚杆位置,将套管固定在基础底部,然后浇筑垫层。(2)防水施工垫层浇筑完成后,在套管根部使用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处理。(3)基础混凝土浇筑进行基础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的绑扎,基础上部钢筋遇套管处断开,并预留钢筋头,在套管顶面上放置吊模,然后在套管外壁浇筑混凝土形成基础,基础的混凝土初凝后除去吊模,从而在套管的顶面形成凹槽。(4)抗浮锚杆钢筋制作将定位环与锚杆主筋焊接以固定锚杆主筋的位置,再将锚筋上部进行滚丝,锚筋上端对应套管顶面以下300mm处焊接止水板,接着将锚杆主筋上部进行变截面弯折,锚杆主筋的上端部留10d(d为锚杆主筋直径)与锚筋下部焊接形成钢筋笼,在钢筋笼内绑扎注浆管,注浆管的一端位于钢筋笼的底部,另一端伸出基础顶面与注浆泵连接。(5)抗浮锚杆施工将ZSY-60型钻孔机伸入套管内钻开套管底面以下的土层至设计标高,然后用塔吊将钢筋笼吊入套管内,锚杆主筋下端插入土层的钻孔内,从注浆管注入微膨胀水泥浆,将套管内所有泥沙全部从下至上赶出并从注浆管内冒出微膨胀水泥浆后,方停止注入微膨胀水泥浆。(6)封锚待微膨胀水泥浆初凝后,清理凹槽内泥浆和砂石,将套管顶面与凹槽底面整平使得套管顶面与凹槽底面的混凝土在一个平面上,然后在安装板上开孔,孔径与锚筋直径相同,接着将安装板穿过锚筋盖在套管上,用高强螺栓拧入锚筋上部的滚丝进行封锚。(7)封闭在安装板周边和高强螺栓上用防水材料进行密封,然后将步骤(3)中预留的基础上部钢筋头进行连接,最后在凹槽内浇筑混凝土,完成封闭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能在施工环境复杂及工期紧的情况下,先进行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浇筑,使基础形成水平支撑,加强了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并且本发明用一根锚筋的拉强度等效于锚杆主筋,端头使用安装板封锚,施工快捷,成本低,操作简单,有较强的推广性。附图说明图1一种后锚式抗浮锚杆剖面示意图。图2一种后锚式抗浮锚杆俯视图。图3锚杆主筋定位连接示意图。图4为套管下端的下部钢筋绑扎示意图。图5定位环平面示意图。图6止水板与套管定位示意图。图中:1、锚杆主筋,2、锚筋,3、高强螺栓,4、安装板,5、止水板,6、套管,7、定位环,8、微膨胀水泥浆,9、防水材料,10、下部钢筋,11、上部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后锚式抗浮锚杆由锚杆主筋1、锚筋2、高强螺栓3、安装板4、止水板5、套管6和定位环7组成。所述的定位环7固定连接锚杆主筋1,锚杆主筋1上端变截面弯折与锚筋2下端固定连接形成钢筋笼,锚筋2顶端设有丝口,锚筋2上端固定连接止水板5,使用钻孔机伸入套管6内钻开套管6底面以下的土层至设计标高,将钢筋笼吊入套管6内部,在套管6内浇筑微膨胀水泥浆8,待微膨胀水泥浆8初凝后,将套管6表面清理平整干净。所述的安装板4上设有小孔,小孔内径与锚筋2外径相同,将锚筋2插入安装板4的小孔内,并用安装板4盖住套管6顶面,最后用高强螺栓3拧入锚筋2的丝口内固定安装板4。锚杆主筋1的根数见根据施工强度要求设计,本发明以3根为例进行说明。锚杆主筋1伸入基础内锚固长度,根据施工强度要求设计。锚杆主筋1通过变截面弯折与锚筋2焊接连接,焊接长度为10d,d为锚杆主筋1直接。所述“变截面弯折”如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第60页中图示。所述安装板4盖在套管6上后,安装板4侧边沿与套管6的管口沿的距离为100mm~150mm。定位环7与锚杆主筋1焊接连接,间距6m一个,且不少于2个。在套管6顶面下300mm处设置止水板5,止水板5与锚筋2通过焊接连接。一种后锚式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预埋套管6首先根据设计图纸标注的抗浮锚杆位置,将套管6固定在基础底部,然后浇筑垫层。(2)防水施工垫层浇筑完成后,在套管6根部使用防水材料9进行防水处理。(3)基础混凝土浇筑进行基础上部钢筋11和下部钢筋10的绑扎,基础上部钢筋11遇套管6的区域断开,并预留钢筋头,以便于后期进行连接,在套管6顶面上放置吊模,然后在套管6外壁浇筑混凝土形成基础,基础的混凝土初凝后除去吊模,从而在套管6的顶面形成凹槽。(4)抗浮锚杆钢筋制作将定位环7与锚杆主筋1焊接以固定锚杆主筋1的位置,再将锚筋2上部进行滚丝,锚筋2上端对应套管6顶面以下300mm处焊接止水板5,接着将锚杆主筋1上部进行变截面弯折,锚杆主筋1的上端部留10d与锚筋2下部焊接形成钢筋笼,在钢筋笼内绑扎注浆管,注浆管的一端位于钢筋笼的底部,另一端伸出基础顶面与注浆泵连接。(5)抗浮锚杆施工将ZSY-60型钻孔机伸入套管6内钻开套管6底面以下的土层至设计标高,然后用塔吊将钢筋笼吊入套管6内,锚杆主筋1下端插入土层的钻孔内,从注浆管注入微膨胀水泥浆8,将套管6内所有泥沙全部从下至上赶出并从注浆管内冒出微膨胀水泥浆8后,方停止注入微膨胀水泥浆8。(6)封锚待微膨胀水泥浆8初凝后,清理凹槽内泥浆和砂石,将套管6顶面与凹槽底面整平使得套管6顶面与凹槽底面的混凝土在一个平面上,然后在安装板4上开孔,孔径与锚筋直径相同,接着将安装板4穿过锚筋2盖在套管6上,用高强螺栓3拧入锚筋2上部的丝口进行封锚。(7)封闭在安装板4周边和高强螺栓3上用防水材料9进行密封,然后将步骤(3)中预留的基础上部钢筋头进行连接,最后在凹槽内浇筑混凝土,完成封闭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