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口充填和控制灌浆结合治理堆石坝坝体变形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56104阅读:来源:国知局
孔口充填和控制灌浆结合治理堆石坝坝体变形的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孔口充填和控制灌浆结合治理堆石坝坝体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①、在坝体(1)的坝顶面使用钻机进行钻孔,保证相邻的横向和纵向之间的钻孔(1.1)间距为2-6米;

②、使用钻机在坝体(1)顶面自上而下分段进行钻孔,每个钻孔(1.1)每次钻进的深度为3-6米;

③、在钻孔进口的坝顶面上,将原有的钻杆的一段上安装一种射流搅拌充填粗粒料坝体空隙的装置(2),同时将钻杆的头部伸入到每次钻进的深度为3-6米的钻孔(1.1)内;所述的一种射流搅拌充填粗粒料坝体空隙的装置(2)将坝面附近的堆放的水泥砂浆与砂料按照水灰比0.5:1进行充分均匀搅拌,保证钻杆中水泥砂浆的喷射压力为1.5-2.0Mpa,搅拌完成后的高流态砂浆顺着钻杆孔喷射填充到坝体(1)的空隙中;

④、在已经实施步骤③坝体的钻孔(1.1)上,先将水泥、粉煤灰、膨润土为原料进行混合形成溶液,再将溶液与水按照水灰比0.7-1:1进行配比形成混合成的稳定浆液;同时保证钻杆的灌浆压力为0.1-0.1Mpa,向已经实施步骤③中的坝体的钻孔(1.1)中进行灌浆;控制稳定浆液的扩散半径为2米;

⑤、将步骤②中的钻孔(1.1)的基础上,继续使用钻机向下分段进行钻孔;每段的所述的钻孔(1.1)的长度为3-6米,在每段所述的钻孔(1.1)中实施步骤③-④的操作直至坝体(1)的底面,使整个钻孔(1.1)形成一个密实充填灌注桩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口充填和控制灌浆结合治理堆石坝坝体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坝体(1)的顶面上的横向和纵向的钻孔(1.1)的灌浆孔布置顺序均采用间隔灌浆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口充填和控制灌浆结合治理堆石坝坝体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射流搅拌充填粗粒料坝体空隙的装置(2)由主轴(2.1)、螺纹连接体(2.2)、辅助搅拌臂(2.3)、竖向射浆孔(2.4)、水平射浆孔(2.5)、封闭板(2.6)组成;在所述的主轴(2.1)的上下两端均与钻杆通过螺纹连接体(2.2)螺纹连接;四个所述的辅助搅拌臂(2.3)在水平面上呈十字型焊接在内部为空腔结构的主轴(2.1)的轴臂上,所述的辅助搅拌臂(2.3)呈字型,在每个所述的辅助搅拌臂(2.3)的水平臂(2.3.1)的中间开有竖向射浆孔(2.4),水平臂(2.3.1)空腔和主轴(2.1)空腔贯通,每个所述的辅助搅拌臂(2.3)的垂直臂(2.3.2)为实心结构,且垂直臂(2.3.2)的尾部向内收缩;在所述的主轴(2.1)中间的下方30毫米处设置有四个水平射浆孔(2.5),四个所述的水平射浆孔(5)等间距环向布置在所述的主轴(2.1)上;在所述的主轴(2.1)的空腔内的尾部设置有封闭板(2.6),所述的封闭板(2.6)与下端的螺纹连接体(2.2)形成封闭结构,且在所述的封闭板(2.6)的中间开有封闭板射浆孔(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孔口充填和控制灌浆结合治理堆石坝坝体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2.1)的直径为50毫米,长度为250毫米;所述的水平臂(2.3.1)的长度150毫米,所述的垂直臂(2.3.2)为60毫米;每个所述的竖向射浆孔(2.4)和水平射浆孔(2.5)的孔径均为5毫米,所述的水平射浆孔(2.5)有四个,均位于所述的主轴(2.1)中间的下方30毫米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孔口充填和控制灌浆结合治理堆石坝坝体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射浆孔(2.5)与主轴(2.1)的轴心的连线与水平臂(2.3.1)之间的夹角为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孔口充填和控制灌浆结合治理堆石坝坝体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板(2.6)为钢制材料制作而成,且所述的封闭板射浆孔(2.7)孔径为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孔口充填和控制灌浆结合治理堆石坝坝体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钻杆与坝体竖向角度大于30度时,在坝体(1)的上游坝坡上搭建操作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孔口充填和控制灌浆结合治理堆石坝坝体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机的每根钻杆的长度为3.0米。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