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处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1177阅读:18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处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处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在地下车库顶板施工时,遇到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处支模时,通常是采用钢管和扣件对后浇带部位设置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与主体架体一起搭设。

由于顶板后浇带处混凝土一般要求在主体结构完成60天后再予以浇筑,因此主体模板拆除时后浇带部分架体不能拆卸。

这种支模体系存在占用周转的钢管、扣件,且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导致后浇带处聚集垃圾等杂物难清理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处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高,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节省人力。

本发明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处支撑体系,包括车库底板、车库顶板以及构造柱,所述车库顶板预留有后浇带,该后浇带左、右两侧的车库底板与车库顶板之间对称安装两排构造柱,该构造柱与车库底板与车库顶板一起浇筑成型。

而且,所述构造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柱的尺寸为200mm*300mm,构造柱的钢筋采用四根三级14号钢筋,箍筋为一级6.5圆钢,箍筋的间距200mm。

而且,每排构造柱的距离为4m。

一种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处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车库底板混凝土浇筑前预埋构造柱钢筋;

步骤二、支模

支设车库顶板、构造柱模板;

步骤三、浇筑混凝土

浇筑车库顶板及构造柱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

步骤四、拆模

拆除筑车库顶板及构造柱模板,车库顶板后浇带处形成构造柱支撑。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支撑体系通过构造柱作为后浇带模板的支模,并且该构造柱与车库底板、车库顶板一起浇筑,不仅施工简单,提高支模体系的周转率,通过构造柱的设置有效提高了车库的稳定性。

2、本发明支撑体系浇筑出的后浇带质量高、无杂物,无需后续处理,节约人力。

3、本发明施工方法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易于实现,不仅有效节约人力,并且提高了模板的周转率,通过构造柱的增设有效提高了车库整体的稳定性,具有广泛推广应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处支撑体系,如图1、图2所示,包括车库底板3、车库顶板1以及构造柱2,所述车库顶板预留有后浇带4,该后浇带左、右两侧的车库底板与车库顶板之间对称安装两排构造柱,每一排构造柱的距离为4m,该构造柱与车库底板与车库顶板一起浇筑成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构造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柱的尺寸为200mm*300mm,构造柱的钢筋采用4根三级14号钢筋,箍筋为一级6.5圆钢,间距200mm。

一种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处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车库底板混凝土浇筑前预埋构造柱钢筋;

步骤二、支模

支设车库顶板、构造柱模板;

步骤三、浇筑混凝土

浇筑车库顶板及构造柱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

步骤四、拆模

拆除筑车库顶板及构造柱模板,车库顶板后浇带处形成构造柱支撑。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