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183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网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的变电所及输配电线路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网,简称电网。它包含变电、输电、配电三个单元。电力网的任务是输送与分配电能,改变电压。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电网建设继往开来的重要五年,一大批重大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其中,海南联网、呼辽直流、新疆与西北联网以及特高压交、直流等一批高等级、长距离、大容量的输电工程已建成投产,开启了中国大电网时代,促进了跨区电力交换能力的增强。2009年底全国跨区电力交换能力超过二千五百万千瓦,全年跨区交易电量达到千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中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而随着城市电网负荷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地区,用电负荷高度集中,低压配电网供电半径逐渐缩小,这就需要更多的供配电设施来提高供电能力,但对于很多区域来说,城市规划部门对市容 和整体环境有着特殊要求,所以地上供配电设施建设难度十分大,除征地费用昂贵外,拆迁困难,场地不规则,施工条件差等均给地上供配电设施建设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因此配电网的供电呈现小型化、就地化、无污染、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

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使配电设施入地,从而有效解决供配电设施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将配电设备进行地埋,具备优越的电气性能和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在技术上处于先进领先水平,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同时也给供电部门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配电设备基础井用于安装配电设备,其与设置电缆排管或者电缆的地下通道相通。由于配电网工作时,电缆运行会产生热量,从而生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进入基础井之后,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则会在配电设备表面凝结成冷凝水,从而使配电设各以及电缆处于潮湿的状态。从而影响这些设备的工作状态,降低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基础井的设计非常简单,防水防潮能力差,基础井内的湿气不能快速排出,影响基础井内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存在的防水防潮能力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包括井体及井筒,所述井体设置于地下,所述井筒位于地上且设于所述井体上方;所述井筒侧壁设有多个通风孔,每一个所述通风孔的内侧设有可开闭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顶部边缘与所述井筒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井筒内设有倒锥形的蓬板,所述蓬板悬挂连接于所述井筒的下方;当所述挡水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挡水板的边缘与所述蓬板的边缘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蓬板的底端部具有集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装置包括第一挡水片,所述第一挡水片活动连接所述蓬板,所述第一挡水片与所述蓬板之间形成第一集水区。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装置还包括筒体,所述筒体连接于所述蓬板,且所述筒体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挡水片设于所述筒体内部,所述第一挡水片能够沿所述筒体轴线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滤水部及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滤水部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滤水部位于所述蓬板上表面的上方,所述第一阻挡部位于所述蓬板上表面的下方;所述第一挡水片与所述第一阻挡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集水区。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向下延伸依次形成第二滤水部及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滤水部的侧壁也开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第二滤水部位于所述蓬板下表面的下方,所述第二阻挡部内侧设有连接所述第一挡水片的第二挡水片,所述第二阻挡部与所述第 二挡水片之间形成第二集水区;所述第一挡水片及所述第二挡水片均为锥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阻挡部内侧设有支撑环,所述第二挡水片放置于所述支撑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蓬板及所述筒体均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所述第一挡水片及所述第二挡水片均采用铁制成,所述支撑环为磁性材质制成。

一种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包括井体及井筒,所述井体设置于地下,所述井筒位于地上且设于所述井体上方;所述井筒侧壁设有多个通风孔,每一个所述通风孔的内侧设有可开闭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顶部边缘与所述井筒相铰接;所述井筒内设有倒锥形的蓬板,所述蓬板悬挂连接于所述井筒的下方;当所述挡水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挡水板的边缘与所述蓬板的边缘相贴合;所述蓬板采用铝合金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在雨天时关闭通风孔处的挡水板能够起到阻挡水进入井体的作用,保持井体内部干燥;在其他天气情况下能够在井筒内部形成气流通道,使气体快速在井筒内部流过,快速带走井筒内部潮湿气体,保持井体内部的干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 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中挡水板打开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中集水装置集水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中挡水板打开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中集水装置集水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中集水装置放水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中集水装置放水时水流向的示意图。

图标:100-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101-井体;102-井筒;103-通风孔;104-挡水板;110-蓬板;111-螺栓;200-集水装置;210-筒体;211-第一滤水部;212-第一阻挡部;213-第二滤水部;214-第二阻挡部;215-通孔;220-第一挡水片;221-第二挡水片;222-连接杆;223-支撑环;231-第一集水区;232-第二集水区;300-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100,这种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100在使用时可将电器设备放置在其内部。

请参阅图1及图2,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100包括井体101及井筒102,井体101设置于地下,井筒102位于地上且设于井体101上方;井体101为开挖而成,底部及侧部可以设置混凝土墙或者金属或者塑料墙,用来挡水防潮保持干燥。井筒102为顶部闭合底部开口的结构,井筒102设置在井体101上方用来封闭井体101。在井筒102上可开设门,使工作人员方便进入。井筒102侧壁设有多个通风孔103,每一个通风孔103的内侧设有可开闭的挡水板104,挡水板104的顶部边缘与井筒102相铰接。

井筒102内设有倒锥形的蓬板110,蓬板110悬挂连接于井筒102的下方;当挡水板104处于打开状态时,挡水板104的边缘与蓬板110的边缘相贴合。挡水板104及蓬板110组成截面为V型的挡水防潮结构件。

在蓬板110的底端部具有集水装置200。请参阅图2,集水装置200包括筒体210、第一挡水片220及第二挡水片221。

蓬板110的底端设置有孔,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筒体210外侧壁设有外螺纹,筒体210通过螺纹连接于蓬板110的孔内。筒体210沿竖向设置;

筒体210自上而下包括第一滤水部211、第一阻挡部212、第二滤水部213及第二阻挡部214,第一滤水部211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215;第二滤水部213的侧壁也开设有多个通孔215;第一滤水部211位于蓬板110上表面的上方,第一阻挡部212位于蓬板110上表面的下方;第一挡水片220与第一阻挡部212之间形成第一集水区231。

第二滤水部213位于蓬板110下表面的下方,第二阻挡部214与第二挡水片221之间形成第二集水区232;

第一挡水片220及第二挡水片221均为端部朝上的锥状结构。第一挡水片220及第二挡水片221均设于筒体210内部,在第二阻挡部214内侧设有支撑环223,第二挡水片221放置于支撑环223上。正常状态下第一挡水片220位于第一集水区231,第二挡水片221位于第二集水区232。第一挡水片220能够沿筒体210轴线方向运动。蓬板110及筒体210均采用铝合金制成,第一挡水片220及第二挡水片221均采用铁制成,支撑环223为磁性材质制成。

在组建这种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100时,在地面300上合适的位置开挖井体101,确保井体101具有合适的深度及宽度或直径,适于放置设备并能够使工作人员顺利进入。井筒102可以预先制成也可 以事后制成。井筒102可以采用金属、塑料、混凝土或其他材质,或者采用金属及混凝土混合制成。

在井筒102周侧环形开设多个通风孔103,在井筒102内壁相对通风孔103的位置安装挡水板104。挡水板104顶端铰接在通风孔103上边缘的上方,确保挡水板104尺寸大于通风孔103的尺寸,使挡水板104能够将通风孔103阻挡。挡水板104可以通过电动、气动或其他方式控制,也可以通过人工方式控制开闭。

锥形的蓬板110倒置悬挂在井筒102内侧的底部,通过螺栓111将蓬板110与井筒102连接,确保井筒102与蓬板110之间存在间隙,确保挡水板104打开后能够贴合在蓬板110的边缘。

集水装置200在组装时直接将第一挡水片220及第二挡水片221整体放置在筒体210内部,使第二挡水片221放置在支撑环223上。通过螺纹将筒体210连接在蓬板110上。

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平常状态下挡水板104处于打开状态。挡水板104与蓬板110的组合,形成气流通道,外界气体从一个或几个通风孔103进入井筒102内部,沿着挡水板104及蓬板110的下表面流动,气流不会在井筒102的顶端部形成涡旋气流,能够快速从其他通风孔103流出,能够带走井体101内的潮湿气体,确保井体101内干燥。在下雨天或者外部积水过深时,如图3所示,关闭挡水板104,使外界积水不会通过通风孔103进入井筒102内,保证井体101内的干燥。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通风孔103的下边缘高度,使得通风孔103能够开设的更大,具有更好的通风除湿的效果。在通风 孔103处可以设置滤网,防止人员、动物、杂物等物体通过通风孔103进入井体101内。

井筒102内外存在温差,井筒102内部的水汽能够在井筒102顶壁形成凝结水,凝结水聚成水滴后滴落在倒锥形的蓬板110上,沿着斜面流动,流入集水装置200内。而且,铝合金材质的蓬板110一般温度低于气体温度,水汽能够在蓬板110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凝结,这些水均能够沿着蓬板110的斜面运动,落至集水装置200内。

第一挡水片220的边缘与筒体210中第一阻挡部212的内部轮廓密封相连,形成第一集水区231,井筒102顶部落下的水滴以及蓬板110上表面凝结的水滴能够沿着蓬板110上表面流动并穿过第一滤水部211的通孔215至第一集水区231内存储。第二挡水片221的边缘与筒体210中第二阻挡部214的内部轮廓密封相连,形成第二集水区232,蓬板110下表面凝结的水滴能够沿着蓬板110下表面流动并穿过第二滤水部213的通孔215至第二集水区232内存储(如图4所示)。

一段时间后各集水区内存储一定量的积水,工作人员可将积水取出,以保持井体101内的干燥。由于第一挡水片220及第二挡水片221为连体式结构,二者之间通过连接杆222相连,且挡水片与筒体210之间能够相对移动,如图5所示,具体操作时,工作人员用工具向上顶起第二挡水片221,使第一挡水片220及第二挡水片221沿筒体210轴线向上运动,并带动积水向上动作,当积水到达第一滤水部211及第二滤水部213时,积水可穿过滤水部上的通孔215。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第一集水区231的积水穿过第一滤水部211的通孔215流至蓬板110的上表面,向下流动,进而穿过下方的通孔215流至第一挡水片220及第二挡水片221之间,进而穿过第二滤水部213 的通孔215流至筒体210的外部,通过盆子、盒子、杯子等物体可将积水收集并带出井体101。放开第二挡水片221,受重力的作用以及支撑环223对第二挡水片221的磁力作用,第二挡水片221及第一挡水片220能够及时恢复原位,继续起到存储水的作用。

这种结构的集水装置200能够存储蓬板110上下两侧及井筒102内壁的凝结水,且取水时只需要向上移动第二挡水片221即可完成取水工作。工作人员无需通过梯子、凳子等登高件来对集水装置200进行处理,只需要用一根长条形的物体戳第二挡水片221即可,具有快捷简便的特点。

因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配电设备基础井100在雨天时关闭通风孔103处的挡水板104能够起到阻挡水进入井体101的作用,保持井体101内部干燥;在其他天气情况下能够在井筒102内部形成气流通道,使气体快速在井筒102内部流过,快速带走井筒102内部潮湿气体,保持井体内部的干爽。

同时,集水装置200能够存储内部的凝结水,且方便操作,使用简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更容易确保井体101内的干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