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灌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881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持续灌桩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注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持续灌桩器。



背景技术:

灌注桩施工时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其截面为圆形,成孔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由于具有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噪音小、宜于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等优点,灌注桩在施工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根据成孔工艺的不同,灌注桩可以分为干作业成孔的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和人工挖孔的灌注桩等。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由于第一灌注量混凝土不够导致孔底封孔达不到要求而产生断桩的问题;在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时,采用一根导管灌桩时可能导致桩周混凝土高度不一或者水压大于灌桩时混凝土自重产生的压力造成灌桩极为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第一灌注量大,灌注持续性好,大直径桩灌注时混凝土流量大、均匀的持续灌桩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持续灌桩器,包括:料仓、料斗、灌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顶部设置有汇料口,底部设置有封闭的底面,料仓底部还设置有支架,下部侧面设置有向料斗送料的放料管,所述料斗的底面至少开设有两个灌料口,所述灌料口能够连接与之相匹配的灌料管。

进一步地,料仓侧面上部还设置有环绕料仓的操控平台,所述操控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工作人员上、下的爬梯。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靠近放料管的一侧设置有放料操作台。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上部设置有用于起吊的挂环。

进一步地,所述灌料管设置为能够拆卸分离的节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仓容量大,第一灌注量大,能够持续灌注,且料斗底面设置有至少两根的灌料管,大直径桩灌注时混凝土流量大、均匀,能够有效避免断桩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支架,2、爬梯,3、操控平台,4、汇料口,5、料仓,6、放料管,7、挂环,8、料斗,9、灌料管,10、放料操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附图1和附图2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持续灌桩器,包括:料仓5、料斗8、灌料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5顶部设置有汇料口4,底部设置有封闭的底面,料仓5底部还设置有支架1,下部侧面设置有向料斗8送料的放料管6,料斗8上部设置有用于起吊的挂环7;支架1靠近放料管6的一侧设置有放料操作台10;料仓5侧面上部还设置有环绕料仓5的操控平台3,所述操控平台3上设置有用于工作人员上、下的爬梯2。

所述料斗8的底面至少开设有两个灌料口,所述灌料口能够连接与之相匹配的灌料管9;所述灌料管9设置为能够拆卸分离的节式结构。

使用时,倒圆台状料仓5上部为开放式汇料口4,工作人员从爬梯2登上操控平台3,指挥混凝土从汇料口4注入储存到料仓5内,工作人员站在设置于支架1靠近放料管6一侧的放料操作台10上控制料仓5向料斗8内注入混凝土,放料管6上设置有开关,料斗8底面开设有四个灌料口;四个灌料口上分别连接有一根灌料管9,使用起重设备通过穿设在挂环7内的钢丝绳将料斗8吊升起来,将灌料管9放置到桩口内并下沉至桩底,当桩孔内混凝土没过灌料管9最下面一节时,放料操作台10上的工作人员关闭放料管6上的开关,起重设备将料斗8连带灌料管9吊升,拆卸掉灌料管9最下面一节后重新将灌料管9下沉至桩孔内,打开放料管6上的开关,继续灌注至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仓5容量大,第一灌注量大,能够持续灌注,且料斗8底面设置有至少两根的灌料管9,大直径桩灌注时混凝土流量大、均匀,能够有效避免断桩事故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