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45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菌水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菌水箱。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无菌水箱均是通过底部设置的支脚站立在地面上,但是无菌水箱通常体积较大,在某些场合无法竖直放置;市面上还有较多的卧式水箱,这种卧式水箱在箱体呈躺卧状态后通过支撑装置放置于地面上,虽然卧式水箱能够解决箱体过高在某些场合能够放置的问题,但是在高度足够的空间又会占据地面较大空间,并且这些卧式水箱只有一个面作为支撑面,在放置过程中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菌水箱,旨在改善无菌水箱在不同场合不便于放置的问题该水箱既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机构竖直站立,又可以利用第二支撑机构的任意侧面作为支撑面横卧,适用于各种环境。同时,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设计,第二支撑机构与箱体的活动连接,使其在箱体横卧或者竖立时,均可以用以排水和进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菌水箱包括箱体和支撑装置,箱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设置 于无菌水箱的底部,第二支撑机构环设于无菌水箱的侧壁,第二支撑机构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可拆卸连接形成环状,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设置于无菌水箱的侧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机构滑动设置于箱体侧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箱体外侧设置有有多个滚轮,第二支撑机构的内壁设置有与滚轮配合的滚动槽,滚动槽沿第二支撑机构的周向设置成环状,多个滚轮设置于滚动槽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箱体外侧设置有第一止回带,第二支撑机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止回带配合的第二止回带,第一止回带与第二止回带卡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箱体侧壁外侧设置有多个盲孔,多个盲孔绕箱体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支撑机构设置有与多个盲孔相对应的多个螺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进水口设置于箱体顶部,出水口设置于箱体底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无菌水箱轴心线的两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箱体底部设置有功能阀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机构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无菌水箱,在高度足够高的室内可以竖直站立放置,减小占地面积,在高度不够的室内可以横卧放置,由于第二支撑机构的外侧为多棱柱形,使得无菌水箱横卧放置时可以使用第二支撑机构的任意侧面为支撑面,其适用于多种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无菌水箱第二支撑机构半打开状态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无菌水箱第二支撑机构半打开状态的后视图;

图3是图1中第二支撑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无菌水箱第二支撑机构半打开状态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无菌水箱第二支撑机构半打开状态的后视图;

图6是图2中第二支撑机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无菌水箱 100a、100b,箱体 110、210,第二支撑机构 120、220,滚动槽 121、221,第二止回带 122,通孔 222,第一栓孔 123、223,第二栓孔 124、224,铰接件 125、225,第一支撑部 126、226,第二支撑部 127、227,第一支撑机构 130,顶部 140,进水口 141,第一盖体 142,侧壁 150、250,滚轮 151、251,第一止回带 152,盲孔 252,底部 160,出水口 161,第二盖体 162,功能阀口 164,支撑装置 1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 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无菌水箱100a包括箱体110和支撑装置190,箱体110设置有进水口141和出水口161,其中,支撑装置190包括第一支撑机构130和第二支撑机构120,箱体110包括顶部140、侧壁150和底部160,箱体110的顶部140和底部160呈半球形,侧壁150呈圆柱形,箱体110内部无棱角。出水口161和进水口141分别设置于箱体110的轴心线两侧。本实施例中,进水口141设置于顶部140与侧壁150间的连接处,出水口 161设置于底部160与侧壁150间的连接处,即进水口141的轴心线与出水口161的轴心线重合,且进水口141和出水口161设置于其连线与箱体110的轴心线呈最大夹角处。

顶部140外侧与侧壁150靠近处设置有进水口141,该进水口141边缘处设置有一圈圆环,在圆环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螺孔,在进水口141上设置有第一盖体142,第一盖体142边缘处设置有与第一螺孔配合的多个第二螺孔,在进水口141和第一盖体142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螺栓通过穿过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实现进水口141和第一盖体142的可拆卸连接,同时进水口141和第一盖体142夹住橡胶垫圈。第一盖体142上还设置有第一拉手。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进水口141和第一盖体142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设置垫圈的作用是增加无菌水箱100a的气密性,设置第一拉手的作用是方便打开第一盖体142。

如图1和图3所示,侧壁150外侧设置有多个滚轮151,这些滚轮151沿侧壁150周向设置成环状,侧壁150外侧还设置有第一止回带152,第一止回带152上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沿同一角度倾斜的齿状结构,第一止回带152沿侧壁150周向设置成环状。侧壁150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120,第二支撑机构120环设于侧壁150的外侧。第二支撑机构120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该第二支撑机构120包括第一支撑部126和第二支撑部127,第一支撑部126的一端通过铰接件125和第二支撑部127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部12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栓孔123,第二支撑部127远离铰接件12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栓孔124,通过螺栓穿过第一栓孔123和第二栓孔124实现第一支撑部126和第二支撑部127的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机构120内壁周向设置有一圈与滚轮151相配合的滚动槽121,第二支撑机 构120内壁还设置有与第一止回带152配合的第二止回带122,第二止回带122沿第二支撑机构120内壁轴向设置呈环状,第二止回带122上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沿同一角度倾斜的齿状结构,第一止回带152和第二止回带122上的齿状结构在工作状态下沿同一方向相互卡合。在本实施例中滚轮151和滚动槽121设置三圈,第一止回带152和第二止回带122设置两圈。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第二支撑机构120内壁设置滚轮151,在箱体110的侧壁150上设置滚动槽121。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无菌水箱100a的大小,第二支撑机构120的横截面也可以是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等形状。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无菌水箱100a的大小和所要设置的滚轮151的大小,来决定所要设置的滚轮151和滚动槽121的圈数,可以是两圈或者是三圈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无菌水箱100a的大小和所要设置的第一止回带152和第二止回带122的宽度,来决定所要设置的第一止回带152和第二止回带122的圈数,可是三圈或者是三圈以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底部160设置有出水口161和功能阀口164,出水口161设置于底部160边缘靠近侧壁150处。功能阀口164设置于底部160中心处。

出水口161边缘处设置有一圈圆环,在圆环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三螺孔,在出水口161上设置有第二盖体162,第二盖体162边缘处设置有与第三螺孔配合的多个第四螺孔,在出水口161和第二盖体162之间设 置有橡胶垫圈,螺栓通过穿过第三螺孔和第四螺孔实现出水口161和第二盖体162的可拆卸连接,同时出水口161和第二盖体162夹住橡胶垫圈。第二盖体162上还设置有第二拉手。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出和第二人盖体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设置垫圈的作用是增加无菌水箱100a的气密性,设置第二拉手的作用是方便打开第二盖体162。

功能阀口164选用闸阀,功能阀口164在工作中可以以用于连接呼吸器、导水管、清洗阀等设备或原件。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功能阀口164也可以选用截止阀、蝶阀、球阀等。

箱体110的底部160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机构130,第一支撑机构设置于箱体110底部160的朝向地面的一侧,第一支撑机构130为三个支撑柱,该三个支撑柱以箱体110的底部160中心点为中心,均匀分布于箱体110的底部160外侧。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柱的数量可以设置四个或者四个以上。

无菌水箱100a在高度不够的室内放置,则需将其横卧,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第二支撑机构120的任一个侧面与地面接触,若横卧放置后,其进水口141相对出水口161未在较高位置时,由于箱体110和第二支撑机构120之间设置有滚轮151,则可转动箱体110,使出水口161位于其所能达到的最低处时,停止转动,由于箱体110和第二支撑机构120分别设置有相互卡合的第一止回带152和第二止回带122,所以箱体110与第二支撑机构120的相对转动只能沿同一方向,止回带在这里的作用是转动停止后防止在 未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第二支撑机构120和箱体110沿与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转动。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无菌水箱,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如图4-6所示,箱体210的侧壁250外侧设置有多个滚轮251,这些滚轮251沿侧壁250周向设置成环状,这些滚轮251沿箱体210的侧壁设置成三圈的形式,在箱体210侧壁250接近上边缘处和接近下边缘处分别均匀设置有六个盲孔252,箱体210的侧壁250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机构220,第二支撑机构220,第二支撑机构220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该第二支撑机构220包括第一支撑部226和第二支撑部227,第一支撑部226的一端通过铰接件225和第二支撑部227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部22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栓孔223,第二支撑部227远离铰接件22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栓孔224,通过螺栓穿过第一栓孔223和第二栓孔224实现第一支撑部226和第二支撑部227的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部227内壁周向设置有一圈与滚轮251相配合的滚动槽221,第二支撑机构220上边缘厚度最薄处和下边缘厚度最薄处分别设置有与盲孔252配合的通孔222。通过螺栓等硬质柱状条插入通孔和盲孔252内,实现箱体210和第二支撑机构220的相对固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通孔设置的位置也可以在第二支撑机构220中部厚度最薄处,与之相配合的盲孔252也可以设置于箱体210侧壁250中部处。

无菌水箱100b在高度不够的室内放置,则需将其横卧,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第二支撑机构220的任一个侧面与地面接触,若横卧放置后,其进水口141相对出水口161未在较高位置时,由于箱体210和第二支撑机构220之间设置有滚轮251,则可转动箱体210,使出水口161位于其所能达到的最低处,同时,第二支撑机构220上的任一个通孔222和箱体210上的任一个盲孔252重合时,则停止转动,用螺栓插入通孔222和盲孔252内实现箱体210和第二支撑机构220的相对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