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陡坡率变宽平台排水边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415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陡坡率变宽平台排水边坡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陡坡率变宽平台排水边坡结构,属于公路工程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交通建设向山岭区不断深入,路基穿越高山、沟谷地形越来越普遍,填土高度大于20m的高填方与挖方高度大于20m的深路堑不断出现。与隧道方案相比,深路堑以节约、施工养护简便等占有优势,因此根据工程地质,在边坡稳定性验算的基础上,结合地区自然气候特性,合理设计深路堑边坡形式,提出因地制宜的路堑边坡设计方案,对于实现公路安全、实用、经济、美观,贯彻平安交通、绿色交通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固,排水效果好的陡坡率变宽平台排水边坡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陡坡率变宽平台排水边坡结构,包括边坡,所述边坡的坡面呈阶梯型结构,所述阶梯型结构的平台宽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且阶梯型结构的立面沿坡面倾斜设置,所述阶梯型结构的平台上设置有排水槽,阶梯型结构的立面上设置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延伸至路基内,所述边坡上设置有急流槽,所述急流槽与排水槽相连接,排水槽底设置防渗土工布。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和排水管均倾斜设置,且排水管沿坡面呈梅花形布置,排水管的斜率为1%-3%。

优选的,所述边坡的坡面设置有混凝土框构,混凝土框构沿坡面成十字交叉并相互连接成矩形网格,所述矩形网格的交叉点设置有锚固索,所述锚固索延伸至路基内。

优选的,所述锚固索向下倾斜,且与水平台的夹角为10°-20°。

优选的,所述阶梯型结构的一级坡面坡率为1:0.25-1:0.5,以上其他各级坡面的坡率为1:0.5-1:0.7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根据路堑边坡高度分级进行设计,陡边坡坡率随所在高度变化,减小边坡降雨时迎水面面积,通过表层渗透、大气蒸发、植物生长吸收等途径快速排除边坡水流;采用变宽度平台设计,每级边坡平台宽度随高度变化,平台宽度增大可以使边坡内土体重心后移,减小边坡自重滑动力矩,更有利于边坡稳定;宽平台采用贫混凝土铺筑,平台沿路线方向设置坡度,利于纵向排水;横向设置倾向路基的横坡,将平台的水迅速排除,变宽平台设置纵向排水边沟,边沟底设置防渗土工布,防止平台聚集的水渗入边坡内部,降低土体抗剪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框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陡坡率变宽平台排水边坡结构,包括边坡1,边坡1的坡面呈阶梯型结构2,阶梯型结构2的平台宽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且阶梯型结构2的立面沿坡面倾斜设置,阶梯型结构2的平台上设置有排水槽3,阶梯型结构的立面上设置排水管6,排水管6延伸至路基7内,边坡1上设置有急流槽,急流槽与排水槽3相连接,排水槽底设置防渗土工布。

目前,现有的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2m,地层出露部分为堆积土(黄土、砂砾卵石土),由下至上部分岩质、部分碎卵石、部分土质分布,边坡最大高度48m,设置6级边坡,每级高度8m,采用变宽平台陡坡率设计,第1级、第2级完整基岩,未风化或微风化,岩质新鲜,边坡坡率1:0.25,平台宽度2m;第3、第4、第5、第6各级边坡岩体结构有少量裂隙,接近坡顶部位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部分岩体破碎,仅有残余强度,主要分布于5级、6级及以上边坡,坡率1:0.5,平台宽度4m、6m、8m、10m,根据稳定性验算及坡体地质岩性,坡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构预应力锚索,沿边坡高度设置,锚索长度10-15 m,满足在各种荷载、自然条件变化(降雨、地震等工况)下边坡抗力要求,稳定各级边坡。

本实用新型根据路堑边坡高度分级进行设计,从路基顶部起每级边坡高度6-8m,陡边坡坡率随所在高度变化,一级边坡坡率1:0.25-1:0.5,以上各级边坡坡率变化在1:0.5-1:0.75。减小降雨时边坡迎水面面积,通过表层渗透、大气蒸发、植物生长吸收等途径快速排除边坡水流。同时一级边坡采用7.5#浆砌块石坡脚加固,减少应力集中。边坡采用变宽度平台设计,每级边坡平台宽度随高度变化,平台宽度2m、4m、6m、8m、10m等,平台宽度增大可以使边坡内土体重心向山体方向后移,减小边坡自重滑动力矩,更有利于边坡稳定。变宽平台采用10cm厚贫混凝土铺筑,平台沿路线方向设置坡度,利于纵向排水;横向设置倾向排水槽的横坡,横坡坡度1%-2%,将平台的水迅速排除。变宽平台设置纵向排水边沟,边沟底设置防渗土工布,防止平台聚集的水渗入边坡内部,降低土体抗剪强度。

其中,排水管直径5-10 cm,管壁上半部分设直径0.6-1 cm孔眼,沿管长度方向布置,孔眼间距10cm,呈梅花形布置。排水管长度3-5m,坡度1﹪-3﹪仰斜设置。每级边坡设置急流槽,与边坡平台的纵向排水槽相连接,迅速排除边坡内的水流。排水槽底设置防渗土工布。排水槽、急流槽采用标准预制件,现场分节安装,水泥砂浆砌筑。

此外,根据边坡土质、岩性及抗剪强度指标,经稳定性计算,沿边坡高度全断面或一定高度设置混凝土框构4,混凝土框构4沿坡面成十字交叉并相互连接成矩形网格,网格交点处设置锚索,锚索5与水平台成10°-20°向下角度,并深入到边坡内一定深度内,锚固边坡土体,保持稳定。框构几何尺寸:宽度50cm,厚度50-100 cm,框构采用C25混凝土现场浇筑,混凝土内配置横向、纵向钢筋,间距15-20 cm,框构平台交叉处为预应力锚索锚固点,锚固点间距2m×2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