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墙拆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9365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分隔墙拆除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隔墙拆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工作与日俱增,地下室面积越来越大,单一基坑已不能满足施工需求,势必将一个超大面积的地下室分几个相邻的基坑分期施工,相邻基坑间采用分隔墙分隔。随着分坑施工的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基坑安全,常常需要连接相邻基坑的顶板,形成换撑之后才能分段拆除分隔墙。而此时分隔墙上方地下室顶板已经大面积封闭,分隔墙拆除只能进行闷拆施工,闷拆作业不仅施工效率低而且工作环境恶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隔墙拆除结构,能够使相邻基坑间换撑提前形成,有利于基坑安全和稳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分隔墙拆除结构,包括:

分别设置于先施工和后施工的两相邻地下室的梁体,其中,两相邻地下室的梁体贯穿两相邻地下室的分隔墙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分隔墙拆除结构中,所述梁体为主梁。

进一步的,在上述分隔墙拆除结构中,还包括开设于两相邻地下室的分隔墙上的孔洞,两相邻地下室的梁体通过所述孔洞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分隔墙拆除结构中,所述孔洞大小与形状与所述梁体的大小与形状匹配。

进一步的,在上述分隔墙拆除结构中,所述地下室为多层结构。

进一步的,在上述分隔墙拆除结构中,所述梁体位于每一层的地下室的顶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分隔墙拆除结构中,所述后施工的地下室的分隔墙上设置有支撑。

进一步的,在上述分隔墙拆除结构中,所述后施工的每一层地下室的分隔墙上设置有支撑。

进一步的,在上述分隔墙拆除结构中,每一层的先施工和后施工的两相邻地下室设置有梁体。

进一步的,在上述分隔墙拆除结构中,每一层的两相邻地下室的梁体贯穿该层两相邻地下室的分隔墙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相邻基坑间换撑提前形成,有利于基坑安全和稳定;

2、分隔墙可在地下室顶板施工前与最上层的分隔墙的支撑(第一道分隔墙的支撑)一同拆除,避免机械重复进出场,同时避免闷拆作业,提供工效并改善作业环境;

3、提前连接主梁,对结构施工误差直接可视,可及时纠偏,避免分隔墙拆除后才发现不同基坑内的梁偏差;

4、应用广泛,不受分隔墙形式、场地限制,可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隔墙拆除结构的第一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隔墙拆除结构的第二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隔墙拆除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分隔墙拆除方法,包括:

步骤S1,将先施工的地下室1和后施工的地下室2的两相邻地下室的梁体3进行连接;

步骤S2,拆除后施工的地下室2的分隔墙的支撑4的同时拆除分隔墙5。在此,在地下室顶板以下楼层施工时,连接相邻地下室梁体,提前形成换撑,有利于基坑安全和稳定,使得分隔墙能够和分隔墙的支撑一同拆除,避免机械重复进出场,同时避免闷拆作业,提供工效并改善作业环境,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不受分隔墙形式、场地限制,施工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可实施性强,适用面广并且有利于工期和成本控制,可大范围推广。

优选的,所述梁体3为主梁。在此,提前连接主梁,对结构施工误差直接可视,可及时纠偏,避免分隔墙拆除后才发现不同基坑内的梁偏差。

优选的,步骤S1,将先施工和后施工的两相邻地下室的梁体进行连接,包括:

从下往上将先施工和后施工的两相邻地下室1、2的梁体3进行连接,在此,从下往上施工有益于便捷、高效地完成施工。

优选的,从下往上将先施工和后施工的两相邻地下室的梁体进行连接,包括:

从下往上在先施工和后施工的两相邻地下室的分隔墙上开孔洞6,从下往上通过所述孔洞6将先施工和后施工的两相邻地下室的梁体进行连接。具体的,在地下室顶板以下楼层施工时,分隔墙局部开洞,连接相邻地下室主梁,提前形成换撑,使得分隔墙能够和最上层的分隔墙的支撑一同拆除。

优选的,步骤S2,拆除后施工的地下室的分隔墙的支撑的同时拆除分隔墙,包括:

从下往上拆除后施工的地下室的分隔墙的支撑;

在拆除后施工的地下室的最上层的分隔墙的支撑的同时,从下往下拆除分隔墙。在此,分隔墙可在地下室顶板施工前与最上层的分隔墙的支撑(第一道分隔墙的支撑)一同拆除,避免机械重复进出场,同时避免闷拆作业,提供工效并改善作业环境。

优选的,拆除后施工的地下室的分隔墙的支撑的同时拆除分隔墙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地下室的顶板进行施工,分隔墙拆除不需要进行闷拆施工,提高施工效率低,改善工作环境。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隔墙拆除结构,包括:

分别设置于先施工和后施工的两相邻地下室1、2的梁体3,其中,两相邻地下室的梁体贯穿两相邻地下室的分隔墙5进行连接。在此,在地下室顶板以下楼层施工时,连接相邻地下室梁体,提前形成换撑,有利于基坑安全和稳定,使得分隔墙能够和分隔墙的支撑一同拆除,避免机械重复进出场,同时避免闷拆作业,提供工效并改善作业环境,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不受分隔墙形式、场地限制,施工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可实施性强,适用面广并且有利于工期和成本控制,可大范围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墙拆除结构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梁体为主梁。在此,提前连接主梁,对结构施工误差直接可视,可及时纠偏,避免分隔墙拆除后才发现不同基坑内的梁偏差。

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墙拆除结构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还包括开设于两相邻地下室的分隔墙上的孔洞6,两相邻地下室的梁体通过所述孔洞进行连接。具体的,在地下室顶板以下楼层施工时,分隔墙局部开洞,连接相邻地下室主梁,提前形成换撑,使得分隔墙能够和最上层的分隔墙的支撑一同拆除。

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墙拆除结构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孔洞大小与形状与所述梁体的大小与形状匹配,从而节省开设孔洞的人力,避免孔洞不必要地开设过大。

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墙拆除结构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所述地下室为多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墙拆除结构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所述梁体位于每一层地下室的顶部,保证每一层有足够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墙拆除结构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2所示,所述后施工的地下室的分隔墙5上设置有支撑4,保证在两相邻地下室1、2的梁体3在连接之前,对所述分隔墙5有足够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墙拆除结构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2所示,所述后施工的每一层地下室的分隔墙上设置有支撑4,保证每一层的分隔墙有足够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墙拆除结构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每一层的先施工和后施工的两相邻地下室设置有梁体,保证每一层有足够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墙拆除结构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每一层的两相邻地下室的梁体贯穿该层两相邻地下室的分隔墙进行连接,保证每一层在分隔墙拆除后,有足够的支撑。

详细的,如图1所示,在B2层结构施工阶段,分隔墙局部开洞,连接先后施工两个基坑区域的主梁;如图2所示,B1层结构施工阶段,分隔墙局部开洞,连接先后施工两个基坑区域的主梁,随后即可在拆除第一道分隔墙的支撑时,逐层由上至下拆除分隔墙;如图3所示,分隔墙拆除换撑受力构件为结构主梁,结构次梁分隔墙不开洞,不进行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相邻基坑间换撑提前形成,有利于基坑安全和稳定;

2、分隔墙可在地下室顶板施工前与最上层的分隔墙的支撑(第一道分隔墙的支撑)一同拆除,避免机械重复进出场,同时避免闷拆作业,提供工效并改善作业环境;

3、提前连接主梁,对结构施工误差直接可视,可及时纠偏,避免分隔墙拆除后才发现不同基坑内的梁偏差;

4、应用广泛,不受分隔墙形式、场地限制,可大范围推广。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