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和景观功能结合的景观水系布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511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景观水系布置形式,尤其涉及一种试验和景观功能结合的景观水系布置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论是城市公共场合、校园还是公共园区内等场所,水系景观建设都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的水系景观建设只考虑了景观、水生态、水环境等功能,未能发掘出更多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景观功能的同时,兼备水利模型试验功能的试验和景观功能结合的景观水系布置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试验和景观功能结合的景观水系布置系统,包括景观河流、横跨在所述景观河流上游段的模型化的水坝、设置在所述景观河流下游段的生态湿地、设置在所述景观河流中部的泥沙淤积区、以及将所述景观河流下游段的水输送回上游段以形成水循环的循环机构;所述泥沙淤积区位于所述水坝和生态湿地之间。

优选地,所述水坝包括重力坝和拱坝;所述重力坝和拱坝沿所述景观河流的水流方向相间隔设置,并且所述重力坝和拱坝之间具有水头差。

优选地,所述重力坝相对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具有水位差;所述拱坝相对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具有水位差。

优选地,所述拱坝上游侧的所述景观河流的宽度大于所述拱坝下游侧的所述景观河流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景观河流下游段内的循环过滤泵井、以及供下游段的水通过以输送至上游段的水廊道;所述水廊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循环过滤泵井,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上游段。

优选地,所述循环过滤泵井设有至少两个,分布在所述景观河流下游段内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循环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景观河流上游段内的循环水泵,所述水廊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

优选地,所述生态湿地分布在所述景观河流下游段的至少一侧。

优选地,该景观水系布置系统还包括基地,所述景观河流、重力坝、拱坝、生态湿地和泥沙淤积区均设置在所述基地上。

本实用新型的景观水系布置系统,在建立水生态、美化水环境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水利模型试验功能,是一种集水生态、试验、科普于一体的景观水系布置形式,不仅可用在城市等各种公共场合,还可用在大专院校、科技博物馆里,即可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普及、水利模型试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试验和景观功能结合的景观水系布置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试验和景观功能结合的景观水系布置系统,包括景观河流1、横跨在景观河流1上游段的模型化的水坝、设置在景观河流1下游段的生态湿地4、设置在景观河流1中部的泥沙淤积区5、以及将景观河流1下游段的水输送回上游段以形成水循环的循环机构。

其中,景观河流1的长度以及走向等均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水在景观河流1内从上游段向下游段流动,并通过循环机构将下游段的水输送至上游段,形成水循环。

该景观水系布置系统中,通过水坝的设置具有水利模型试验功能。水坝包括重力坝2和拱坝3。重力坝2和拱坝3沿景观河流1的水流方向相间隔设置,并且重力坝2和拱坝3之间具有水头差(重力坝2和拱坝3在景观河流1上有一个梯度差),水从重力坝2泄流后达到拱坝3,再通过拱坝3的泄流向下游段流动。

重力坝2相对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具有水位差,通过足够的水位差设置,保证重力坝2能够正常泄流。同理,拱坝3相对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也具有水位差。

本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拱坝3上游侧的景观河流1的宽度大于拱坝3下游侧的景观河流1的宽度,可加强拱坝3的泄流效果。

循环机构连接在景观河流的上游段和下游段之间。本实施例中,该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景观河流1下游段内的循环过滤泵井51、以及供下游段的水通过以输送至上游段的水廊道52。水廊道52的第一端连接循环过滤泵井51,第二端连接至景观河流1的上游段。循环过滤泵井51将景观河流1内的水过滤后再通过水廊道52送回上游。

优选地,循环过滤泵井51设有至少两个,分布在景观河流1下游段内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循环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景观河流1上游段内的循环水泵53,水廊道52的第二端连接循环水泵53。循环水泵53在水廊道52出水端(第二端)的设置,可对输出的水流量进行控制。循环水泵53可设有一个或多个,位于重力坝2的上游。

此外,通过循环水泵53的流量控制,重力坝2和拱坝3可模拟洪水入库时水坝的调度过程,也可测量坝体内部结构应力及坝身所受的水压力。

生态湿地4分布在景观河流1下游段的至少一侧,其中所需的水由景观河流1供给。生态湿地4在下游段的设置,通过对其中不同的水生植物、藻类进行评估,分析其对水质的改善能力。

泥沙淤积区5位于水坝和生态湿地4之间,可模拟水沙迁移规律和泥沙淤积过程,可重现都江堰的水沙分流现象。

进一步地,该景观水系布置系统还包括基地10,景观河流1、重力坝2、拱坝3、生态湿地4和泥沙淤积区5均设置在基地10上。该基地10可在需要设置的环境划分出区域形成,包括在城市等各种公共场合,还包括在大专院校、科技博物馆等处。基地10上的景观河流1、重力坝2、拱坝3、生态湿地4和泥沙淤积区5的分布位置等可根据场地和功能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