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水机的废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368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水机的废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水机的废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纯水机作为一种可多级过滤和净化水的电器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有的纯水机中,经过多级过滤和净化,可以过滤水中的细微杂物、过多的无机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过滤后的净水纯净度高,适合饮用。但是,由于纯水机需要冲洗RU膜,故令从纯水机排水管排放出大量的废水,比较浪费。对于纯水机在使用过程中排出的废水,以前的回收方式存在储水箱回收的废水单设出水口不能被保证优先使用的缺陷,导致积存不用或“被溢流"和“被浪费”。

现有的废水回收装置存在着回收完的的水源不方便观察水位的高度,不够环保,控制性能差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纯水机的废水回收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纯水机的废水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废水回收装置存在着回收完的的水源不方便观察水位的高度,不够环保,控制性能差的问题,一种纯水机的废水回收装置,包括水箱,观察窗,上水管,阀门,消毒结构,水龙头,下水管,防护层,储水池,入水管,吸水泵导管,吸水泵和导水管,所述的观察窗设置在水箱的右侧;所述的阀门设置在上水管的下部;所述的水龙头设置在下水管的左下部;所述的防护层设置在储水池的上端;所述的入水管设置在消毒结构的右侧;所述的吸水泵设置在吸水泵导管的中间;所述的导水管设置在吸水泵导管的右侧;所述的消毒结构包括按钮,电机,进水管,清水池,出水管,流水口,消毒池和沉淀池,所述的按钮电性连接在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的进水管设置在清水池的左上部;所述的流水口分别设置在消毒池和沉淀池的左侧;所述的出水管设置在电机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按钮具体采用PVC塑料自锁式按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工作方便。

所述的电机具体采用24V的交流电电机,有利于防止触电,提高安全性。

所述的导水管,上水管和下水管具体采用PVC耐热塑料管,有利于耐热防冻,降低维护成本。

所述的观察窗具体采用钢化玻璃板,有利于更方便的观察水位的高度,使得使用方便。

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体采用直径为1厘米至2厘米的铝管,有利于防止生锈腐蚀,不易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消毒结构的设置,有利于防止触电,提高安全性,进一步有利于耐热防冻,降低维护成本,还有利于更方便的观察水位的高度,使得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消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水箱;2-观察窗;3-上水管;4-阀门;5-消毒结构;51-按钮;52-电机;53-进水管;54-清水池;55-出水管;56-流水口;57-消毒池;58-沉淀池;6-水龙头;7-下水管;8-防护层;9-储水池;10-入水管;11-吸水泵导管;12-吸水泵;13-导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纯水机的废水回收装置,包括水箱1,观察窗2,上水管3,阀门4,消毒结构5,水龙头6,下水管7,防护层8,储水池9,入水管10,吸水泵导管11,吸水泵12和导水管13,所述的观察窗2设置在水箱1的右侧;所述的阀门4设置在上水管3的下部;所述的水龙头6设置在下水管7的左下部;所述的防护层8设置在储水池9的上端;所述的入水管10设置在消毒结构5的右侧;所述的吸水泵12设置在吸水泵导管11的中间;所述的导水管13设置在吸水泵导管11的右侧;所述的消毒结构5包括按钮51,电机52,进水管53,清水池54,出水管55,流水口56,消毒池57和沉淀池58,所述的按钮51电性连接在电机52的输入端;所述的进水管53设置在清水池54的左上部;所述的流水口56分别设置在消毒池57和沉淀池58的左侧;所述的出水管55设置在电机52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按钮51具体采用PVC塑料自锁式按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工作方便。

所述的电机52具体采用24V的交流电电机,有利于防止触电,提高安全性。

所述的导水管13,上水管3和下水管7具体采用PVC耐热塑料管,有利于耐热防冻,降低维护成本。

所述的观察窗2具体采用钢化玻璃板,有利于更方便的观察水位的高度,使得使用方便。

所述的进水管53和出水管55体采用直径为1厘米至2厘米的铝管,有利于防止生锈腐蚀,不易损坏。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消毒结构5的设置,本实用通过观察窗2的设置可以在水箱1里观察水位的高度,通过消毒池57的消毒然后水通过流水口56流进沉淀池58进行沉淀,通过按钮51的设置电机52转动,最后流入清水池54通过电机51转动进水管53吸水流入到出水管55,最后通过上水管3水进入到水箱1,水即可再次利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