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顶雨水分流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496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污水收集排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罐顶雨水的分流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外浮顶储罐,罐顶由于暴露在空气中,每次下雨初期污染雨水可能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必须对这部分污水进行收集处理,而后期清净雨水则较为清洁,可以直接排入厂区内清净雨水系统。现有技术,外浮顶储罐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排放方式为初期污染雨水和后期清净雨水通过设在储罐雨水管上的阀门人工或者遥控切换,将初期污染雨水通过污水管网直接排放进入污水处理场处理,后期清净雨水直接排水清净雨水系统。该方式排放初期污染雨水快速。但该方式配套污水管网工程投资大,切换阀准确度不高,在外浮顶储罐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其巨额的基建投资、对雨水洁净程度误判成为该种方法应用的劣势。因此,经济、高效的收集初期污染雨水,排放后期清净雨水,对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污水处理量、保护环境以及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顶雨水的分流收集系统,通过改造雨水井为分流井,设置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并设置控制阀和连通管,实现经济、高效的收集初期污染雨水和排放后期清净雨水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罐顶雨水的分流收集系统,包括储罐雨水管、放水井、连接管、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外排管和水封井,其特征在于:储罐雨水管与放水井连通,放水井通过连接管与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连通,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通过外排管与水封井连通。

所述的一种罐顶雨水的分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放水井一侧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位于地面之上。

所述的一种罐顶雨水的分流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外排管上设有切断阀,外排管穿过防火墙,水封井设置于防火墙外部。

一种罐顶雨水的分流收集系统,所述的罐顶为外浮顶储罐罐顶。

所述连接管直径为150~600mm,连接管从放水井到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有10~1.7‰从高到低的坡度。

所述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的容积(m3)=罐顶面积F(m2)×初期污染雨水深度(mm)/1000。

所述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最高液位和分流井的溢流液位是相同的。

所述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埋在地下的高度为0.1~4.0m,优选0.1~4.0m。

所述分流井的溢流口底距分流井底部的高度为0.1~4.3m,优选0.1~4.3m。

所述的一种罐顶雨水的分流收集系统,每当下雨时,罐顶初期污染雨水经过储罐雨水管、放水井、连接管到达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初期污染雨水后的干净雨水经储罐雨水管、放水井溢流口,流到雨水明沟中,这样就实现经济、高效的收集初期污染雨水和干净雨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罐顶雨水的分流收集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1、可自动实现初期污染雨水和后期清净雨水的分质排放;

2、减少了设置在每根雨水管上的切换阀;

3、可有效控制储罐自身初期污染雨水的排放和不同储罐初期污染雨水量的叠加;

4、显著的降低了防火堤外污水管网的造价。

5、可有效的控制进入污水场的初期污染雨水量,减轻污水场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流程示意图。

1.外浮顶储罐,2.浮盘,3.储罐雨水管,4.溢流液位,5.溢流口,6.雨水明沟.7.放水井,8.为连接管,9.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10.最高液位,11.防火堤内界面,12.防火堤外界面,13.外排管,14.切断阀,5.水封井。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罐顶雨水的分流收集系统,罐顶为外浮顶储罐罐顶,包括储罐雨水管、放水井、连接管、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外排管和水封井,储罐雨水管与放水井连通,放水井通过连接管与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连通,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通过外排管与水封井连通,放水井一侧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位于地面之上,溢流口底距分流井底部的高度为1m,连接管直径为150mm,连接管从放水井到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有6.0‰从高到低的坡度。

实施例2

一种罐顶雨水的分流收集系统,罐顶为外浮顶储罐罐顶,包括储罐雨水管、放水井、连接管、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外排管和水封井,储罐雨水管与放水井连通,放水井通过连接管与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连通,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通过外排管与水封井连通,放水井一侧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位于地面之上,溢流口底距分流井底部的高度为1.5m,连接管直径为200mm,连接管从放水井到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有5‰从高到低的坡度。

实施例3

一种罐顶雨水的分流收集系统,罐顶为外浮顶储罐罐顶,包括储罐雨水管、放水井、连接管、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外排管和水封井,储罐雨水管与放水井连通,放水井通过连接管与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连通,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通过外排管与水封井连通,放水井一侧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位于地面之上,溢流口底距分流井底部的高度为3.0m,连接管直径为300mm,连接管从放水井到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有3‰从高到低的坡度。

实施例4一种罐顶雨水的分流收集系统,罐顶为外浮顶储罐罐顶,包括储罐雨水管、放水井、连接管、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外排管和水封井,储罐雨水管与放水井连通,放水井通过连接管与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连通,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通过外排管与水封井连通,放水井一侧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位于地面之上,溢流口底距分流井底部的高度为2.m,连接管直径为400mm,连接管从放水井到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有2.5‰从高到低的坡度。

实施例5

一种罐顶雨水的分流收集系统,罐顶为外浮顶储罐罐顶,包括储罐雨水管、放水井、连接管、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外排管和水封井,储罐雨水管与放水井连通,放水井通过连接管与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连通,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通过外排管与水封井连通,放水井一侧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位于地面之上,溢流口底距分流井底部的高度为4.0m,连接管直径为600mm,连接管从放水井到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有1.7‰从高到低的坡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