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暗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568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填料暗沟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排水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填料暗沟系统。



背景技术:

滨海盐碱地作为我国盐碱地主要类型之一,具有面积广、地域差异大、改良困难等特点。滨海盐碱土由于长期受到海水的浸渍,土壤中的氯化钠、硫酸钠等中性盐分不断沉积,致使滨海盐土具有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等物理特性。此外,由于滨海地区水资源短缺,从而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加剧,园林绿化植物难以在此成活,严重影响着滨海盐碱地绿化成活率。

因此,急需在排水的基础上,实现排盐的目的,以取得改土培肥、绿化环境的良好成效。而传统的填料暗沟排水是在田间挖一定深度的沟槽,在沟槽内装填碴石、稻草等材料,再将原土填回,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水流通过效率较低,无法实现快速排水和彻底洗盐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料暗沟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填料暗沟排水的机械化程度低且水流通过效率较低,无法彻底洗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料暗沟系统,包括多个矩形框架单元,且多个所述矩形框架单元之间通过第一构件榫接;所述矩形框架单元包括四个第二构件,四个所述第二构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构件榫接并围成一矩形框;所述第一构件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构件呈长方体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中,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一榫头,另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一榫槽;

所述第二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中,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二榫头,另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二榫槽;

所述第二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中,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榫头,另一个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榫槽;

所述第一榫头插装于所述第二榫槽中;所述第二榫头插装于所述第一榫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榫槽与所述第二榫槽均为直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榫槽与所述第二榫槽均为燕尾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均由建筑垃圾压合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件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内部均设有若干透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件的长度为700~900mm,宽度为200~400mm,厚度为100~30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件的长度为800mm,宽度为300mm,厚度为20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构件的长度为700~900mm,宽度为200~400mm,厚度为100~30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构件的长度为800mm,宽度为300mm,厚度为2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填料暗沟系统,包括多个矩形框架单元,且多个所述矩形框架单元之间通过第一构件榫接;所述矩形框架单元包括四个第二构件,四个所述第二构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构件榫接并围成一矩形框;所述第一构件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构件呈长方体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料暗沟系统,由呈长方体状的第一构件和呈长方体状的第二构件组成,结构简单,便于机械化加工,在施工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进行机械化拼接,并埋入沟槽中,能够快速完成地下暗沟排水脱盐系统的构建,节省劳动力,缩短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均是由机械加工而成,使得拼接后的填料暗沟系统中的每个矩形框架单元之间的空隙比较均匀,能够提高水流通过的效率,从而实现了排水脱盐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构件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矩形框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矩形框架单元的一种变形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填料暗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第一构件; 102-第二构件; 103-第一榫头;

104-第一榫槽; 105-第二榫头; 106-第二榫槽;

107-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构件的内部结构的局部截面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矩形框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矩形框架单元的一种变形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填料暗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填料暗沟系统,包括多个矩形框架单元,且多个矩形框架单元之间通过第一构件101榫接;矩形框架单元包括四个第二构件102,四个第二构件102之间通过第一构件101榫接并围成一矩形框;第一构件101呈长方体状,第二构件102呈长方体状。本实施例提供的填料暗沟系统,由呈长方体状的第一构件101和呈长方体状的第二构件102组成,结构简单,便于机械化加工,在施工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第一构件101和第二构件102进行机械化拼接,并埋入暗沟中,能够快速完成地下暗沟排水脱盐系统的构建,节省劳动力,缩短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第一构件101和第二构件102均是由机械加工而成,使得拼接后的填料暗沟系统中的每个矩形框架单元之间的空隙比较均匀,能够提高水流通过的效率,从而实现了排水脱盐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构件10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中,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一榫头103,另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一榫槽104;

第二构件102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中,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二榫头105,另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二榫槽106;

第二构件102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中,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二榫头105,另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二榫槽106;

第一榫头103插装于第二榫槽106中;第二榫头105插装于第一榫槽104中。

作为优选,参见图1所示,第一榫头103和第一榫槽104均平行间隔设置为两个。参见图2所示,第二榫头105和第二榫槽106均平行间隔设置为两个。这样不仅便于机械化加工,而且能够使第一构件101和第二构件102更加牢固地榫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填料暗沟系统,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排水脱盐。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榫槽104与第二榫槽106均为直槽。将第一榫槽104与第二榫槽106均设置为直槽,能够更加便于机械加工,提供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参见图4所示,矩形框架单元包括四个第二构件102,每相邻的两个第二构件102之间均通过一个第一构件101榫接并围成一矩形框。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可选方案中,参见图5所示,矩形框架单元包括四个第二构件102,每相邻的两个第二构件102之间均通过两个第一构件101榫接并围成一矩形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可选方案中,每个矩形框架单元中的第一构件101的数量不限于以上两种,也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自由选取其他数量的第一构件101,用以实现第一构件101和第二构件102榫接并围成一矩形框的功能;对于其他数量的第一构件101本实施例一不再一一具体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参见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填料暗沟系统包括四个矩形框架单元,每个矩形框架单元包括四个第二构件102,两个第二构件102的长度方向的侧面之间通过三个第一构件101榫接,且两个第二构件102的宽度方向的侧面之间通过一个第一构件101榫接并围成一矩形框。

相邻的两个矩形框架单元之间通过第一构件101榫接,其中,两个第二构件102的长度方向的侧面之间通过三个第一构件101榫接,两个第二构件102的宽度方向的侧面之间通过一个第一构件101榫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可选方案中,填料暗沟系统不限于以上形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自由选取其他形式和数量的矩形框架单元,并通过其他数量的第一构件101榫接,用以实现排水脱盐的功能;对于其他形式的填料暗沟系统本实施例一不再一一具体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构件101与第二构件102均由建筑垃圾压合制成。作为优选,建筑垃圾包括废弃水泥桩、水泥砌块和混凝土块中的一种或几种。采用现有的压合工艺对建筑垃圾进行加工再利用,能够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升水流通过的效率,并且减少了直接倾倒建筑垃圾对土壤带来二次污染的可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构件101的内部与第二构件102的内部均设有若干透水孔107。

参见图3所示,第一构件101的内部具有很多透水孔107,含有盐分的水可以通过透水孔107流入填料暗沟系统,并最终排放出去,达到排水脱盐的目的。其中孔径较大的透水孔107能够阻断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控制土壤毛细管水上升,从而有效防止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抑制了返盐现象的发生。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构件101的孔隙率为15%~30%。孔隙率是指块状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是影响多孔介质内流体传输性能的重要参数。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构件101的孔隙率为20%~25%,能够提供水流通过的效率,从而顺利排水脱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构件102的内部结构与该实施例描述的第一构件101的内部结构一致,因此,不再具体重复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构件101的长度为700~900mm,宽度为200~400mm,厚度为100~300mm。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构件102的长度为700~900mm,宽度为200~400mm,厚度为100~300mm。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构件101和第二构件102均是通过机械加工制成的,如果其尺寸过大,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加工,如果其尺寸过小,对于大面积的施工范围会使用大量的第一构件101和第二构件102进行拼接,影响了施工效率。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构件101的长度为800mm,宽度为300mm,厚度为200mm。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构件102的长度为800mm,宽度为300mm,厚度为20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可选方案中,第一榫槽104与第二榫槽106的形式和数量不限于以上一种,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加工情况自由选取其他形式和数量的第一榫槽104与第二榫槽106,用以实现第一构件101和第二构件102榫接的功能;对于其他形式和数量的第一榫槽104与第二榫槽106本实施例一不再一一具体赘述。

实施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和图8所示,该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填料暗沟系统,该实施例的填料暗沟系统描述了第一构件101和第二构件102的另一种实现方案,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一的描述。

与实施例一相区别的是,第一榫槽104与第二榫槽106均为燕尾槽。

将第一榫槽104与第二榫槽106均设置为燕尾槽,能够使第一构件101和第二构件102更加牢固地榫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填料暗沟系统,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排水脱盐。

作为优选,参见图7所示,第一榫头103和第一榫槽104均平行间隔设置为两个。参见图8所示,第二榫头105和第二榫槽106均平行间隔设置为两个。这样不仅便于机械化加工,而且能够使第一构件101和第二构件102更加牢固地榫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填料暗沟系统,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排水脱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可选方案中,第一榫槽104与第二榫槽106的形式和数量不限于以上一种,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加工情况自由选取其他形式和数量的第一榫槽104与第二榫槽106,用以实现第一构件101和第二构件102榫接的功能;对于其他形式和数量的第一榫槽104与第二榫槽106本实施例二不再一一具体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料暗沟系统,由呈长方体状的第一构件和呈长方体状的第二构件组成,结构简单,便于机械化加工,在施工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进行机械化拼接,并埋入暗沟中,能够快速完成地下暗沟排水脱盐系统的构建,节省劳动力,缩短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均是由机械加工而成,使得拼接后的填料暗沟系统中的每个矩形框架单元之间的空隙比较均匀,能够提高水流通过的效率,从而实现了排水脱盐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