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便器的新型洁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31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便器的新型洁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便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坐便器的新型洁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坐便器作为现代生活的必用品,其使用便捷以及舒适度被人们所追求。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带有洁身装置的坐便器,通过洁身装置对如厕的人进行冲洗,但是现有的洁身装置射出来的水具有冲力大和冲洗范围窄等问题,其中冲力大容易导致使用者冲洗不舒服,另外,冲力大以及冲洗范围窄不适合女性使用者的局部(值阴道和尿道口)喷射清洗,这是因为附着于女性局部的污物的物质特性、女性局部的污物附着时机较为复杂。

所以现需设计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坐便器的洁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坐便器的新型洁身装置,通过设于离心腔室内的引流体将喷水枪杆内的水通过离心力旋转喷出,以使洁身水呈倒锥形喷射,降低冲水的冲击力,并且可以提高冲洗面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坐便器的新型洁身装置,包括喷水枪杆,所述喷水枪杆上设有进水口和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包括:离心腔室,其与喷水枪杆的通水管道连通;第一喷射口,其贯穿喷水枪杆侧壁并与离心腔室连通;以及设于离心腔室内的引流体,所述引流体包括定位部和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位于定位部和第一喷射口之间,所述引流部的外径由定位部向第一喷射口的方向逐渐缩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部为圆柱体,所述引流部为圆台或者圆锥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引流部的外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6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离心腔室包括圆台状或者圆锥状的上腔室以及圆柱状的下腔室,所述上腔室的大头端与下腔室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部和部分引流部设于下腔室内,所述上腔室的内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6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定位部的外壁和下腔室的内壁设有一定的安装间隙,所述密封圈设于安装间隙内并与定位部的外壁和下腔室的内壁紧贴,所述密封圈位于定位部外端和离心腔室进水部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密封圈为圆环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离心腔室远离第一喷射口的一端为安装开口端,所述喷水枪杆在安装开口端周边设有内陷卡位部,所述定位部在远离引流部的一端设有与内陷卡位部相匹配的卡位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喷水枪杆的侧壁设有第二喷射口,喷水枪杆的通水管道包括与进水口连通的第一通水管和第二通水管,所述离心腔室与第一通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喷射口与第二通水管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传动装置、设于坐便器上的轨道以及与喷水枪杆固定连接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滑动设于轨道上,所述驱动件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滑动座沿轨道往复滑动以使喷水枪杆沿轨道往复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喷水枪杆通过进水口将外界的水通入,经过喷水枪杆的通水管道将水输送至离心腔室内,然后通过第一喷射口将水喷出,从而实现洁身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引流体的引流部的外表面为倾斜的表面,当水流流至此处时,水流会沿着引流部外表面旋转流动,此时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水流在由第一喷射口喷出时会有向外扩散的驱动力,以使第一喷射口喷出的水形成倒锥形,水流扩散的面积大,喷出水流的中心会有一定的空心位置,此时水流和空气混合会产生水粒,从而使水在冲洗时的力度相对较小,面积大并且冲击力小的水更利于女性局部范围的清洗,给清洗带来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洁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喷水枪杆伸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水枪杆沿中心面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水枪杆沿与中心面平行的面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参见附图1至附图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坐便器的新型洁身装置,包括喷水枪杆1,所述喷水枪杆1上设有进水口和喷水装置2,所述喷水装置2包括离心腔室21、第一喷射口22和引流体23。其中进水口通过进水接头13进水。

所述离心腔室21与喷水枪杆1的通水管道11连通,具体通过水流通孔15连通,所述第一喷射口22贯穿喷水枪杆1侧壁并与离心腔室21连通,所述引流体23设于离心腔室21内,所述引流体23包括定位部23a和引流部23b,所述引流部23b位于定位部23a和第一喷射口22之间,所述引流部23b的外径由定位部23a向第一喷射口22的方向逐渐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喷水枪杆1通过进水口将外界的水通入,经过喷水枪杆1的通水管道11将水输送至离心腔室21内,然后通过第一喷射口22将水喷出,从而实现洁身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引流体23的引流部23b的外表面为倾斜的表面,当水流流至此处时,水流会沿着引流部23b外表面旋转流动,此时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水流在由第一喷射口22喷出时会有向外扩散的驱动力,以使第一喷射口22喷出的水形成倒锥形,水流扩散的面积大,喷出水流的中心会有一定的空心位置,此时水流和空气混合会产生水粒,从而使水在冲洗时的力度相对较小,面积大并且冲击力小的水更利于女性局部范围的清洗,给清洗带来舒适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部23a为圆柱体,所述引流部23b为圆台或者圆锥体。所述引流部23b优选为圆锥体。所述引流部23b的外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60°,当为此夹角范围时,水流在冲出第一喷射口22时的离心力恰当,不会使水喷出面积过大导致喷射距离不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冲洗范围以及冲洗力度。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腔室21包括圆台状或者圆锥状的上腔室21a以及圆柱状的下腔室21b,所述上腔室21a的大头端与下腔室21b连接。所述定位部23a和部分引流部23b设于下腔室21b内,所述上腔室21a的内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60°。离心腔室21的形状与引流体23的相适配,两者之间的空隙为水流的流通空间,水流经过此流通空间后由第一喷射口22喷出。

为了便于引流体23的安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密封圈3,所述定位部23a的外壁和下腔室21b的内壁设有一定的安装间隙10,所述密封圈3设于安装间隙10内并与定位部23a的外壁和下腔室21b的内壁紧贴,所述密封圈3位于定位部23a外端和离心腔室21进水部之间。其中进水部即水流通孔15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圈3有效防止离心腔室21内的水泄露,保证离心腔室21内的水只能由第一喷射口22喷出。其中所述密封圈3优选为圆环体。为了便于密封圈3的安装,本实用新型在定位部23a的外表面设有内陷槽(附图中未标出),所述密封圈3的内环设于内陷槽内,这样密封圈3和引流体23之间的位置是确定的,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腔室21远离第一喷射口22的一端为安装开口端211,所述喷水枪杆1在安装开口端211周边设有内陷卡位部14,所述定位部23a在远离引流部23b的一端设有与内陷卡位部14相匹配的卡位条23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开口端211将引流体23伸入离心腔室21内,并通过相匹配的内陷卡位部和卡位条231确定引流体23的安装位置,当引流体23伸入到设定位置时,卡位条231进入内陷卡位部14的位置,并通过内陷卡位部14限制继续移动,即实现了引流体23的安装,此结构简单,并且安装方便快捷,为了保证密封性,通过上述的密封圈3即可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喷射口22喷出的水相对较为舒缓,对于人体肛门的冲洗所需的力度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喷水枪杆1的侧壁设有第二喷射口12,喷水枪杆1的通水管道11包括与进水口连通的第一通水管11a和第二通水管11b,所述离心腔室21与第一通水管11a连通,所述第二喷射口12与第二通水管11b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喷射口12直接与第二通水管11b连通,流进第二通水管11b内的水直接由第二喷射口12喷出,由第二喷射口12喷出的水相对第一喷射口22喷出的水冲力更大,冲洗更干净,适合人体肛门处的冲洗,使用带有本实用新型洁身装置的坐便器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第一喷射口22或第二喷射口12喷水,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各种要求。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口优选设有两个,分别与第一通水管11a通水和第二通水管11b连通,用于向第一通水管11a通水和第二通水管11b供水,可以通过控制阀控制是由第一通水管11a通水或是第二通水管11b通水,此处不做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的洁身装置在非使用状态时是处于收缩状态的,这样不会干扰坐便器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4实现这一功能,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件41、传动装置(附图中未显示)、设于坐便器上的轨道42以及与喷水枪杆1固定连接的滑动座43,所述滑动座43滑动设于轨道42上,所述驱动件41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滑动座43沿轨道42往复滑动以使喷水枪杆1沿轨道42往复滑动。当需要喷水时,驱动件41工作,驱动件41驱动传动装置运动,从而带动滑动座43在轨道42上向外伸出,由于滑动座43与喷水枪杆1固定连接,所以喷水枪杆1会随着滑动座43一起伸出,到达冲洗位置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驱动装置4驱动喷水枪杆1缩回原来的位置。所述传动装置可以为皮带传动或者钢带传动等传动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再轨道42的末端设置环形限位圈44防止喷水枪杆1移动时偏移。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