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便器的洁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31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便器的洁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便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坐便器的洁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坐便器作为现代生活的必用品,其使用便捷以及舒适度被人们所追求。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带有洁身装置的坐便器,通过洁身装置对如厕的人进行冲洗,但是现有的洁身装置射出来的水具有冲力大和冲洗范围窄等问题,其中冲力大容易导致使用者冲洗不舒服,另外,冲力大以及冲洗范围窄不适合女性使用者的局部(指阴道和尿道口)喷射清洗,这是因为附着于女性局部的污物的物质特性、女性局部的污物附着时机较为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单一的倾斜的圆锥面引导水流流动,水流是由圆锥面的侧壁进水,通过此种方式虽然可以实现倒锥形出水,但是水流不易于控制,另外,由于只是侧壁进行水流导向,其空间受到限制,其控制的水流流量受到很大的限制,很难满足用户的体验。

所以现需设计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坐便器的洁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坐便器的洁身装置,通过引流装置实现女性特殊部位的冲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坐便器的洁身装置,包括喷水枪杆,所述喷水枪杆设有水流通道和喷水口,所述喷水枪杆的端部设有离心腔室,所述离心腔室包括与喷水口连通的安装腔室以及设于安装腔室下方并与水流通道连通的进水腔室,所述安装腔室内设有引流装置;

所述引流装置包括设于安装腔室内的连接轴以及多个沿连接轴周向均匀布置的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呈螺旋状倾斜设于连接轴的外侧壁上,导流叶片的低位端靠近进水腔室。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多个导流叶片的低位端处于连接轴的中心轴线的同一高度,多个导流叶片的高位端处于连接轴的中心轴线的同一高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流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光滑的曲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设于安装腔室内并且上下开口的固定框架,所述导流叶片的外周设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外壁与固定框架的内壁紧贴,进水腔室内的水由定位圈的下开口进入安装腔室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与定位圈相匹配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固定框架的下端以及定位圈的下端与安装腔室的底部紧贴,所述固定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框架的上端部和定位圈的上端面紧贴,以使定位圈的轴向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喷水枪杆包括枪杆本体和套设于枪杆本体外的壳套,所述枪杆本体在安装腔室的上开口位置为与固定框架相匹配的安装开口,所述壳套在安装开口位置处设有比安装开口小的喷水口;安装时,所述固定框架由安装开口伸入安装腔室内,然后壳套套设于枪杆本体外。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轴的中心轴线相对喷水枪杆的中心轴线倾斜设置,连接轴的上端向喷水枪杆的外端方向倾斜。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喷水枪杆的侧壁的末端设有倾斜的平面部,所述平面部与连接轴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喷水口设于平面部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流叶片上表面内侧的上下两点连线与连接轴径向面之间的夹角等于导流叶片上表面外侧的上下两点连线与连接轴径向面之间的夹角,所述夹角范围为10-30°。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喷水口处由于设置引流装置,由喷水口喷出的水流呈倒锥形,并且由于水流与空气的强烈撞击会产生粒状水流,倒锥形水流的冲洗面积较宽,可以冲洗较大的面积,另外,被撞击形成的粒状水流的冲力减小,其冲洗相对较为轻柔,尤其适合女性特殊部位(指代阴道和尿道口)的冲洗;

2、本实用新型选择倾斜设置的导流叶片引导水流的流动,其中导流叶片的上表面为导流面,另外,导流叶片的下表面也能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当水流由下方的进水腔室向上流动时,由于导流叶片的下表面为倾斜的表面,经过此表面的水流会随着此表面向上流动,此部分相当于对水流进行预导流,由于相邻导流叶片之间为高位端和低位端相邻,水流在沿着导流叶片下表面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会由于高低差由相邻导流叶片的低位端流进导流叶片的上表面空间,随后,水流沿着导流叶片的导流面(上表面)流动,由于导流叶片为螺旋状,结合中间的连接轴, 经过导流叶片的水呈螺旋状向上流动,此时,螺旋水流会产生离心力,由喷水口喷出的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呈倒锥形,其冲洗面积大;

3、由喷水口喷出的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中空的水流,相当于一圈水膜,水膜向上喷的过程中会与空气发生撞击,当水膜喷到一定的高度时,其与空气的撞击力度达到一定程度,随即产生粒状水流,即可实现相对较轻柔的冲洗;

4、采用螺旋状的导流叶片相对于单纯的圆锥形表面导流,其导流效果更佳,通过多个导流叶片控制水流,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大小以及个数的螺旋状的导流叶片,从而实现不同水量的控制,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引流装置为直接由下方向上方流动,再经过导流叶片导流,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侧面进水,其喷射效果更佳,水流量影响小,实现较佳的喷水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洁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水枪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喷水枪杆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喷水枪杆的部分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去除定位圈后的机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参见附图1至附图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坐便器的洁身装置,包括喷水枪杆1,所述喷水枪杆1设有水流通道11和喷水口1b,所述喷水枪杆1的端部设有离心腔室2,所述离心腔室2包括与喷水口1b连通的安装腔室21以及设于安装腔室21下方并与水流通道11连通的进水腔室22,所述安装腔室21内设有引流装置3。其中进水腔室22的侧边设有进水口221。

具体的,所述引流装置3包括设于安装腔室21内的连接轴31以及多个沿连接轴31周向均匀布置的导流叶片32,所述导流叶片32呈螺旋状倾斜设于连接轴31的外侧壁上,导流叶片32的低位端32a靠近进水腔室22。优选的,所述导流叶片3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光滑的曲面,水流沿着导流叶片3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顺畅流动。

喷水口1b工作时,所述水流通道11内的水进入进水腔室22内,进水腔室22内的水向上进入安装腔室21内并由导流叶片32的低位端32a沿导流叶片32的上表面向上螺旋流动,经过导流叶片32导流的水产生离心力,由喷水口1b喷出的水由于离心力作用呈倒锥形,并且倒锥形水流在靠近喷水口1b一端的中心形成中空部71,水流与中空部71内的空气撞击形成粒状水流72。水流受到连接轴31外侧壁和导流叶片32上表面导流作用,会绕着连接轴31螺旋流动,此时,会产生离心力,喷出喷水口1b的水流形成中空的水膜73,水膜73向上喷的过程中会与空气发生撞击,当水膜73喷到一定的高度时,其与空气的撞击力度达到一定程度,随即产生粒状水流72,即可实现相对较轻柔的冲洗。附图4中显示的由喷水口1b喷出的水流形状为示意简图,并不代表其精确图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是在现有技术设有冲洗肛门的在先喷水口1a的前提下增设喷水口1b的,具体的,所述喷水枪杆1设有在先喷水口1a和喷水口1b,所述在先喷水口1a与水流通道11连通,本实用新型设有两个喷射口,所述喷水枪杆1的水流通道11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通水道11a和第二通水道11b,所述第一通水道11a与在先喷水口1a连通,所述第二通水道11b与进水腔室22连通。通过两个通水道实现在先喷水口1a和喷水口1b水流的控制,相互之间影响不大,根据需要选择需要通水的通水道。第一通水道11a和第二通水道由相应的进水接头15实现进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喷水枪杆1上设置增设喷水口1b实现坐便器不同洁身需求,由于在先喷水口1a直接与喷水枪杆1的水流通道11连通,由其喷射出的水流较细并且冲力较大,正好适合人体肛门处的冲洗,因为肛门的冲洗范围较窄,并且需要较大的水流冲力才能冲洗干净,而喷水口1b处由于设置引流装置3,由喷水口1b喷出的水流呈倒锥形,并且由于水流与空气的强烈撞击会产生粒状水流72,倒锥形水流的冲洗面积较宽,可以冲洗较大的面积,另外,被撞击形成的粒状水流72的冲力减小,其冲洗相对较为轻柔,尤其适合女性特殊部位(指代阴道和尿道口)的冲洗。使用安装了本实用新型洁身装置的坐便器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冲洗项目,需要进行人体肛门的冲洗时,选择在先喷水口1a,女性选择特殊部位的冲洗时,选择喷水口1b。

本实用新型选择倾斜设置的导流叶片32引导水流的流动,其中导流叶片32的上表面为导流面,另外,导流叶片32的下表面也能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当水流由下方的进水腔室22向上流动时,由于导流叶片32的下表面为倾斜的表面,经过此表面的水流会随着此表面向上流动,此部分相当于对水流进行预导流,由于相邻导流叶片32之间为高位端32b和低位端32a相邻,水流在沿着导流叶片32下表面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会由于高低差由相邻导流叶片32的低位端32a流进导流叶片32的上表面空间,随后,水流沿着导流叶片32的导流面(上表面)流动,由于导流叶片32为螺旋状,结合中间的连接轴31, 经过导流叶片32的水呈螺旋状向上流动,此时,螺旋水流会产生离心力,喷出喷水口1b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中空的水流,相当于一层水膜73,水膜73向上喷的过程中会与空气发生撞击,当水膜73喷到一定的高度时,其与空气的撞击力度达到一定程度,随即产生粒状水流72,即可实现相对较轻柔的冲洗。采用螺旋状的导流叶片32相对于单纯的圆锥形表面导流,其导流效果更佳,并且可以实现直接由下方向上方流动,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侧面进水,其喷射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导流叶片32上表面内侧的上下两点连线与连接轴31径向面之间的夹角(图中未标出)等于导流叶片32上表面外侧的上下两点连线与连接轴31径向面之间的夹角B,所述夹角范围为10-30°,其中连接轴31径向面即与连接轴31中心轴垂直的平面。此角度为导流叶片32的倾斜角度,当角度范围为10-30°时,其导流效果处于最佳范围,此时,由喷水口1b喷出的水流受到的离心力正好适合人体洁身力度的粒状水流72,并且水流喷射的高度也能够满足人体正常使用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流叶片32优选设有3个,相邻导流叶片32的相邻面处于同一平面,在俯视图中,每个导流叶片32两端所成的夹角为120°,导流叶片32选择3个时导流效果比较好,水流流动较为稳定。

为了保证通过导流叶片32引导的水流能够有规律的旋转流动,本实用新型将多个导流叶片32的低位端32a处于连接轴31的中心轴线的同一高度,多个导流叶片32的高位端32b处于连接轴31的中心轴线的同一高度。此时,经过导流叶片32导流的水受到的离心力相同,可以较好的实现到锥形喷出效果。

为了对引流装置3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的洁身装置还包括设于安装腔室21内并且上下开口的固定框架4,所述导流叶片32的外周设有定位圈33,所述定位圈33的外壁与固定框架4的内壁紧贴,进水腔室22内的水由定位圈33的下开口进入安装腔室21内。通过固定框架4和定位圈33对导流叶片32进行定位,防止导流叶片32在水流流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现象,并且通过定位圈33和固定框架4的紧贴对水流有较好的密封性,防止水流在流动过程中泄露或者由于安装腔室21内形状不规则影响水流流动形态,使水流能够以较好的形态呈到锥形流出,并且形成较佳的中空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洁身装置还包括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为与定位圈33相匹配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固定框架4的下端以及定位圈33的下端与安装腔室21的底部紧贴,所述固定块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框架4的上端部和定位圈33的上端面紧贴,以使定位圈33的轴向固定。即定位圈33的高度低于固定框架4的高度,固定框架4高出来的部分通过固定块5定位,其中固定块5相当于定位圈33的延长部,不仅起到定位的作用,还可以较好的实现水流沿设定方向流动。

采用上述固定框架4进行引流装置3的定位时,固定框架4定位于安装腔室21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喷水枪杆1实现固定框架4的定位。

具体的,所述喷水枪杆1包括枪杆本体12和套设于枪杆本体12外的壳套13,所述枪杆本体12在安装腔室21的上开口位置为与固定框架4相匹配的安装开口121,所述壳套13在安装开口121位置处设有比安装开口小的喷水口1b;安装时,所述固定框架4由安装开口伸入安装腔室21内,然后壳套13套设于枪杆本体12外。由于喷水口1b相对比较小,固定框架4以及引流装置3不能由喷水口1b喷入,并且进水腔室22需要比较好的密封效果,为了简便部件安装,本实用新型在枪杆本体12外设置壳套13,其中枪杆本体12对应的设置的开口较大的安装开口121,其对应于安装腔室21的上开口,固定框架4以、定位圈33以及引流装置3由安装开口放入安装腔室21内,然后通过壳套13对这些部件进行定位,壳套13上设置喷水口1b,喷水口1b相对安装开口较小,用于喷射倒锥形的水流。本实用新型巧妙的结合各部位进行简化设置,安装简便。固定框架4的上端通过壳套13卡位,下端通过安装腔室与进水腔室形成的阶梯面23进行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由本实用新型在先喷水口1a喷出的水的冲力比喷水口1b的大,在先喷水口1a适用于人体肛门的冲洗,喷水口1b适用于女性特殊部位(指代阴道和尿道口)的冲洗,由于肛门和特殊部位的位置以及角度不同,为了保证在使用在先喷水口1a和喷水口1b时喷水枪杆1伸缩相同位置,需要对在先喷水口1a和喷水口1b的位置有所改进。

具体的,所述连接轴31的中心轴线311相对喷水枪杆1的中心轴线10倾斜设置,连接轴31的上端向喷水枪杆1的外端方向倾斜。对应的,所述喷水枪杆1的侧壁的末端设有倾斜的平面部14,所述平面部14与连接轴31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喷水口1b设于平面部14处。

本实用新型的喷水枪杆1在闲置时是处于胆包的内部,不显示出来,以免影响坐便器的正常使用,在需要喷水时,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6驱动喷水枪杆1往复移动,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件61、传动装置(附图中未显示)、设于坐便器上的轨道62以及与喷水枪杆1固定连接的滑动座63,所述滑动座63滑动设于轨道上,所述驱动件61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滑动座63沿轨道往复滑动以使喷水枪杆1沿轨道往复滑动。其中传动装置可以选择皮带传动、钢带传动等传动机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