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修闸门门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3115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修闸门门库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修闸门门库结构,尤其适用于并排布置的多个塔式(含岸塔式)进水口检修闸门门库的布置。



背景技术:

检修闸门作为水工建筑物及设备检修时用以挡水的闸门,一般为几个孔口或几台机组共用1套闸门,采用移动式启闭机启闭,非检修时,将闸门直接悬挂在闸门井顶部或存放在门库内。

若将闸门悬挂在闸门井顶部,为保证闸门停放平稳,应使闸门的底缘高于最高涌浪水位。因此,受机组增甩负荷产生的闸门井涌浪影响,此种布置方式需抬高闸门井顶部高程,导致布置难度和工程量增大。

若将闸门井存放在门库内,对于坝式进水口、河床式进水口、闸门竖井式进水口,通常将门库直接布置在大体积混凝土或岸坡内,布置难度不大,但对于塔式(含岸塔式)进水口,塔体的结构尺寸一般较小,无法将门库直接布置在塔体中。将门库直接布置在塔体中,这样对门库的防腐、结构稳定都有好处,但为了满足门库的布置而增大塔体的结构尺寸,工程投资将显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多个塔式进水口并排布置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检修闸门门库结构,该门库结构在既不抬高塔体高度,也不增大塔体结构尺寸的条件下,研究出一种经济实用的检修闸门门库布置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修闸门门库结构,包括具有进水口或出水口的多个塔体;其结构特点是,多个塔体间隔设置且通过交通桥相连;多个塔体中,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塔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检修闸门的检修闸门门库。

由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常规思路将检修闸门设置在塔体内的技术偏见,创造性地将检修闸门悬挂在塔体的外部,从而避免了流道中涌浪对闸门的影响,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多个塔体中,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塔体相对的内侧均悬挑有牛腿,两个牛腿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检修闸门的检修闸门门库。

在交通桥上布置有用于移动检修闸门的移动式启闭机轨道。

优选地,所述交通桥将各塔体的顶部连接在一起。

所述交通桥的一段兼作检修闸门门库的上下方向的侧壁。相邻两个塔体相对内侧的牛腿兼作检修闸门门库的左右侧壁。由此,利用交通桥作门库,又起到了优化结构布置、减小结构尺寸、降低工程投资的效果。

所述检修闸门门库的数量为一个,多个塔体共用一扇检修闸门。

所述牛腿悬挑长度为1-3m,高度为3-9m。优选两个牛腿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塔体为2-8个,更优选为4个。

工作原理如下:

S1、需要检修时,将检修闸门从检修闸门门库内吊出;

S2、通过移动式启闭机轨道将检修闸门移动至需要关闭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处,并放下检修闸门,关闭需要关闭的进水口或出水口;

S3、检修完毕后,将检修闸门移动至检修闸门门库内或移动至下一个需要关闭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处。

由此,需要检修时,检修闸门从门库内吊出,然后通过移动式启闭机轨道移动至需要关闭的进出水口处,然后放下关闭进出水口处,检修完毕后,重新回到门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合闸门井顶部移动式启闭机交通桥的布置,采用在塔体侧壁悬挑牛腿的方式,将检修门库布置在塔体以及移动式启闭机轨道之间。将检修闸门悬挂在塔体的外部,从而避免了流道中涌浪对闸门的影响,利用交通桥作门库,又起到了优化结构布置、减小结构尺寸、降低工程投资的效果,以实施例为例,单个项目节约成本300万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布置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在图中

1-塔体;2-检修闸门门槽中心线;3-交通桥;4-移动式启闭机轨道;5-检修闸门门库;6-进水口或出水口;7-牛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一种检修闸门门库结构,如图1和2所示,包括具有进水口或出水口6的多个塔体1;多个塔体1间隔设置且通过交通桥3相连;多个塔体1中,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塔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检修闸门的检修闸门门库5。由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常规思路将检修闸门设置在塔体1内的技术偏见,创造性地将检修闸门悬挂在塔体1的外部,从而避免了流道中涌浪对闸门的影响,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

多个塔体1中,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塔体相对的内侧均悬挑有牛腿7,两个牛腿7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检修闸门的检修闸门门库5。

在交通桥3上布置有用于移动检修闸门的移动式启闭机轨道4。所述交通桥3将各塔体1的顶部连接在一起。所述交通桥3的一段兼作检修闸门门库5的上下方向的侧壁。相邻两个塔体相对内侧的牛腿兼作检修闸门门库的左右侧壁。由此,利用交通桥作门库,又起到了优化结构布置、减小结构尺寸、降低工程投资的效果。

所述牛腿7悬挑长度为1-3m,高度为3-9m。优选两个牛腿7对称设置。所述检修闸门门库5的数量为一个,多个塔体1共用一扇检修闸门。所述塔体1为2-8个,优选为4个。

工作原理如下:

S1、需要检修时,将检修闸门从检修闸门门库5内吊出;

S2、通过移动式启闭机轨道4将检修闸门移动至需要关闭的进水口或出水口6处,并放下检修闸门,关闭需要关闭的进水口或出水口6;

S3、检修完毕后,将检修闸门移动至检修闸门门库内或移动至下一个需要关闭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处。由此,需要检修时,检修闸门从门库内吊出,然后通过移动式启闭机轨道移动至需要关闭的进出水口处,然后放下关闭进出水口处,检修完毕后,重新回到门库内。

工程概况

重庆某抽水蓄能电站的装机规模为1200MW(4*300 MW),其主要任务是为重庆电力系统提供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事故紧急备用等任务,调节性能为日调节。

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属一等大型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上、下水库大坝、溢洪道、泄洪冲沙洞、输水系统、地下主副厂房、主变洞、母线洞、电缆竖井及平洞、地面开关站。电站采用尾部式厂房布置,引水系统采用两洞四机布置,尾水系统采用单机单洞布置。

下水库进/出水口结构布置

下水库进/出水口采用侧式(岸塔式)的布置方式,4个进/出水口并排布置,轴线间距19.60m,前缘总宽度为79.40m。进/出水口底板高程520.50m,拦污栅与塔顶操作平台高程555.40m,整个进水口由由引水明渠段、防涡梁段、扩散段和事故检修闸门塔段组成。

进/出水口事故检修闸门塔段,长12.0m,宽10.8m,每个孔段设置一道事故闸门和一道检修闸门,底板高程分别为518.813m和519.138m,闸门孔口尺寸均为5.2m×5.206m,闸门后设置一个矩形通气孔,尺寸为08m×1.2m,其面积约相当于尾水洞面积的4.52%。

下水库进/出水口事故闸门由1台1250kN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操作,检修闸门由1台1600kN单向门机操作,门机轨道中心线4.0m。塔体之间通过交通桥连接,交通桥宽7.5m,桥面梁高度0.8m,净跨度为进水口塔体之间的距离8.8m,门机轨道对称布置在交通桥上。

因为闸门检修频率不高,且不需要同时检修,4个进/出水口共用一扇检修闸门,中间两个塔体内侧均悬挑长1.8m、高5.1m的牛腿,在牛腿中间设置门库,平时将检修闸门放置此门库内。经方案比较,与将检修闸门悬挂在塔体顶部和埋置在塔体内两个方案相比,此种新型的布置方案可节省投资约三百万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