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在泄洪洞出口护坦上的挡水导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95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布置在泄洪洞出口护坦上的挡水导墙结构,包括布置在泄洪洞出口处护坦(1)上的挡水导墙本体(2),所述挡水导墙本体(2)的上游端与泄洪洞出口挑坎的边墙(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水导墙结构还包括无障碍维修通道系统(4),所述挡水导墙本体(2)的两侧通过所述的无障碍维修通道系统(4)连接为一个整体;在所述护坦(1)的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和设备通过所述的无障碍维修通道系统(4)进入所述的护坦(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在泄洪洞出口护坦上的挡水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障碍维修通道系统(4)包括爬升通道(5)和过渡平台(6),所述的爬升通道(5)布置在所述挡水导墙本体(2)的两侧,该爬升通道(5)靠近所述边墙(3)的一端通过所述的过渡平台(6)连接为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置在泄洪洞出口护坦上的挡水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升通道(5)由分别布置在所述挡水导墙本体(2)两侧的各一组爬升台阶构成,两组所述爬升台阶的靠近所述边墙(3)的一端与所述的过渡平台(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置在泄洪洞出口护坦上的挡水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升台阶为与所述过渡平台(6)一体成型的混凝土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置在泄洪洞出口护坦上的挡水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升通道(5)为布置在所述挡水导墙本体(2)两侧的各一组爬升缓坡,两组所述爬升缓坡的靠近所述边墙(3)的一端与所述的过渡平台(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置在泄洪洞出口护坦上的挡水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升缓坡为与所述过渡平台(6)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缓坡体。

7.根据权利要求2、3、4、5或6所述的布置在泄洪洞出口护坦上的挡水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爬升通道(5)远离所述挡水导墙本体(2)一侧的边缘处还设置有安全防护组件(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置在泄洪洞出口护坦上的挡水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防护组件(7)为布置在所述爬升通道(5)相应边缘上的护手栏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置在泄洪洞出口护坦上的挡水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爬升通道(5)靠江一侧的护手栏杆为金属栏杆(8),布置在所述爬升通道(5)靠挑坎一侧的护手栏杆为混凝土栏杆(9)。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置在泄洪洞出口护坦上的挡水导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障碍维修通道系统(4)还包括穿过所述挡水导墙本体(2)的机械设备通过孔(10),在所述的机械设备通过孔(10)上设置有封堵铁门(1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