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775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坡装置



背景技术:

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

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护坡通常是在坡面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此种方式施工过程费时费力,且施工成本较高,另外设置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无法在坡面上种植植物,对环境造成不利,另外当挡土墙出现龟裂磨损时,需要拆除重建,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护坡通常是在坡面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此种方式施工过程费时费力,且施工维护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护坡装置,包括底板、墙板、托梁以及种植部,所述底板设置为矩形,所述墙板由所述底板的前端向上延伸形成悬臂状,所述墙板设置有贯穿的开口,所述托梁由所述墙板的顶端向后延伸,所述底板以及所述托梁形成隔板式结构,所述种植部设置在所述墙板的前端,所述种植部设置有由墙身与底盘形成的种植槽,所述墙身连接至所述墙板,所述底盘连接于所述墙身底部,所述底盘设置有多个贯穿的排水孔。

所述墙板设置有一对连接部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墙板的两侧。

所述开口设置为圆形。

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种植槽。

本实用新型一种护坡装置结构简单,结构稳定,多个护坡装置之间组合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护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护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护坡装置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护坡装置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种护坡装置1包括底板11、墙板12、托梁13以及种植部14,本实用新型护坡装置1可以由钢筋混凝土材料铸成,因此可确保其稳定的品质,另外由于预铸成型,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当单个护坡装置1出现破损时,可以采用局部替换的方式进行修补。

其中,底板11设置为矩形,墙板12由底板11的前端向上延伸形成悬臂状。墙板12设置有一对连接部122a、122b分别设置在墙板12的两侧,因此可以组合多个护坡装置1,墙板12设置有贯穿的开口121,开口121设置为圆形,其设置为排水以及使得植物的根部向墙背生长。

托梁13由墙板12的顶端向后延伸,且呈矩形,底板11以及托梁13形成隔板式的挡土结构,其可以横向设置在坡面上具有搁板的效用,因此可以阻断土压分布的连续性,降低每一层护坡的压力,底板11以及墙板12形成悬臂式的挡土结构。

种植部14设置在墙板12的前端,种植部14设置有由墙身141与底盘143形成的种植槽,因此可以种植植物。墙身141连接至墙板12,底盘143连接于墙身141底部,种植部14的底盘143设置有多个贯穿的多个排水孔144,从而使得槽内的土壤维持适当的含水量。墙板12的开口121连通种植槽,在不影响墙板12的强度下,增加植物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种植槽与底板11以及墙板12相对设置,因此可以增加抵抗力矩,底板11与墙板12构成的悬臂式挡土结构,在一定的土压下可以维持稳定状况。

本实用新型中,底板11低于种植部14的底盘143,且比底盘143向下突出,从而形成止滑部112,止滑部112叠放时可抵接下层护坡装置的托梁13从而形成止滑构造,起到防滑的作用。

如图3与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护坡装置的墙板12两侧的连接部122a、122b呈凹凸状,可使得本实用新型护坡装置呈弧形墙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可以在连接部122a、122b后设置透水防砂材料,以增加排水效果,且防止泥土流失。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护坡装置1的底板11设置有突出的止滑部112,叠放时与下层护坡的托梁13产生抗剪作用,可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护坡装置墙板12的两侧还设置多个固定件123,固定件123位于墙板12背面的两侧,因此可以利用不锈钢丝等沿水平方向紧密的连接该护坡装置1。底板11也可以设置预埋件111,可以利用不锈钢丝连接起来以形成加强网络。

本实用新型一种护坡装置1结构简单,结构稳定,多个护坡装置之间组合便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说明书中的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