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动能洗便、妇洗器及洗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3815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水动能洗便、妇洗器及洗便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动能洗便、妇洗器及一种利用该水动能洗便、妇洗器进行清洗的洗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洗便器的冲洗装置多为电动式,通过自动控制电路板控制电机和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并通过电机传送带带动齿轮控制喷管的伸缩,从而达到控制便器冲水的目的。电动式的冲洗装置虽然使用方便,但也因其结构复杂,涉及的零部件多(例如涉及电机、传动系统、两个电磁阀、自动控制电路板和开关控制等部件),带来了易损坏、保养和维护操作困难、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动能洗便、妇洗器,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该水动能洗便、妇洗器包括:冲水缸体、开关装置、控制水阀和冲洗装置,其中,冲洗装置包括导杆和喷管,冲水缸体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嵌合结构,第二端盖上设置有与喷管过盈配合的过孔,导杆的其中一端通过嵌合结构固定于第一端盖的内侧面上,喷管套设于导杆上;喷管的靠近第一端盖的端部上设有密封件,密封件设置为当喷管套设在导杆上时其顶部和底部与冲水缸体的内壁相抵,以将冲水缸体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控制水阀上设有总进水口、冲洗出水口和回位出水口,冲洗出水口与第一腔室连通,回位出水口与第二腔室连通;开关装置连接至控制水阀,总进水口根据开关装置的控制与冲洗出水口接通或与回位出水口接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动能洗便、妇洗器,通过开关把手控制冲水缸体的进水量,从而控制冲水装置的伸出喷水和复位,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和成本低。并且利用自来水压力可实现洗便妇洗,既节能又环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关装置包括把手部和控制部,其中,控制部设置在冲水缸体的靠近第一端盖的一端的外表面上,把手部通过第一端盖设置在冲水缸体的端部;把手部与控制部连接,控制部与控制水阀连接,控制部根据把手部的运动对控制水阀进行控制,使总进水口与冲洗出水口接通或与回位出水口接通。由此,通过转动把手部带动控制部从而调节控制阀的冲洗出水口或回位出水口的出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把手部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上设置有把手卡位,外壳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卡扣结构,第一端盖的外端面上设有带有卡槽的凸起部,第一端盖通过凸起部与外壳体内表面上的卡扣结构扣合;控制部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把手部的外壳体上设置有卡条,主动齿轮上设置有与卡条接口匹配的嵌孔,把手部与主动齿轮通过卡条与嵌孔可拆卸连接,其中,主动齿轮通过轴承结构设置在冲水缸体的靠近第一端盖的一端的外表面上,从动齿轮与控制水阀固定连接成与主动齿轮啮合。由此,通过把手卡位转动把手部,带动控制部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与被动齿轮连接的控制水阀转动,使总进水口根据被动齿轮的转动与冲洗出水口接通或与回位出水口接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水阀包括具有一侧开口的壳体、行动阀芯、被动阀芯、传动轴和用于盖合开口的盖体,壳体和盖体合围成用于限定行动阀芯、被动阀芯和传动轴的腔体,壳体设置在冲水缸体的上表面,被动阀芯设置在壳体上,行动阀芯固设在传动轴上且与被动阀芯贴合,传动轴的远离行动阀芯的一端穿出盖体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其中,总进水口设置成位于被动阀芯的中心的通槽,回位出水口设置成位于总进水口的正下方的与总进水口的通槽平行的通槽,冲洗出水口设置成包括通槽部分和具有第一冲洗进水口和第二冲洗进水口的扇形槽部分,扇形槽部分设置在被动阀芯的与行动阀芯贴合的表面上,通槽部分与第二冲洗进水口接通,第一冲洗进水口和第二冲洗进水口与回位出水口的槽口设置在同一圆周上;壳体上对应设置有分别与总进水口、回位出水口和冲洗出水口相对的孔;行动阀芯上对应设置有固定孔和转动孔,固定孔与转动孔贯通成“U”形槽,且固定孔与总进水口相对,转动孔与回位出水口相对。由此,通过传动轴带动控制水阀内的行动阀芯转动,使得行动阀芯内“U”形槽的转动孔在转动的过程中与被动阀芯上的第一冲洗进水口或第二冲洗进水口接通以控制冲洗出水口与总进水口接通,或者使得行动阀芯的转动孔与被动阀芯上的回位出水口的通槽接通以控制回位出水口与总进水口接通,从而控制回位出水口或冲洗出水口的出水,进而控制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水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关装置还包括有用于控制部的罩体,罩体的一端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冲水缸体的位于控制水阀和控制部之间的外表面上,罩体的另一端的端面与把手部的外壳体的端面接合;其中,罩体上设置有供控制水阀的传动轴穿过的通孔。由此,通过罩体限定传动轴的位置和防尘,保护开关装置的控制部内的零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冲水缸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自动进出水阀和第二自动进出水阀,其中,第一自动进出水阀设置在冲水缸体的靠近把手部的一端,第二自动进出水阀设置在其相对端,冲洗出水口通过第一自动进出水阀与第一腔室连接,回位出水口通过第二自动进出水阀与第二腔室连接。第一自动进出水阀包括第一密封缸体、设置在第一密封缸体内的第一浮块和设置在第一密封缸体上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一排水口,第二自动进出水阀包括第二密封缸体、设置在第二密封缸体中的第二浮块和设置在第二密封缸体上的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二排水口,其中,第一进水口和冲洗出水口相连,第一出水口与第一腔室相连,第一浮块的截面积不小于第一排水口的截面积第二进水口与回位出水口相连,第二出水口与第二腔室相连,第二浮块的截面积不小于第二排水口的截面积。由此,实现冲洗出水口与第一腔室的连通以及回位出水口与第二腔室的连通,从而实现:在冲洗出水口与总进水口接通时,第一进水口进水,第一浮块上浮堵住第一排水口,缸体第一腔室进水,第二排水口排水;在回位吹水口与总进水口接通时,第二进水口进水,第二浮块上浮堵住第二排水口,缸体第二腔室进水,第一排水口排水。由此达到通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水压控制喷管的伸缩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喷管的内截面和导杆的外截面均设置为星型,喷管设置成套设在导杆上时其星型内截面与导杆的星型外截面过盈配合;导杆为中空结构,在导杆的靠近第二端盖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小孔。由此,喷管可沿导杆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不会发生圆周方向上的空转,且在喷管喷出时,水可经进水小孔进入导杆和喷管内部,经喷管喷出,达到在喷管喷出状态下进行冲洗的效果,能够进一步节约用水。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洗便器,该洗便器利用前述的水动能洗便、妇洗器进行清洗。其中,该洗便器包括洗便器本体和洗便妇洗器,洗便器本体上包括有洗便器下水口,其中,洗便妇洗器为前述的水动能洗便、妇洗器,洗便器本体上设有水管连接通道和与洗便器下水口接通的安装通孔,洗便妇洗器的总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通道连接至外部水源,安装通孔设置成与洗便妇洗器的冲水缸体过盈配合,且洗便妇洗器在安装通孔中安装成当喷管喷出时喷管与洗便器下水口对接。由此,洗便妇洗器就可以利用外部水源压力对洗便器本体进行冲洗,从而使得该类型的洗便器节约用电和不易损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节能减排的生活理念。而且,洗便妇洗器安装成使得喷管在喷出状态时恰好正对洗便器下水口,冲洗更直接,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水动能洗便、妇洗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控制阀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控制阀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控制阀的被动阀芯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控制阀的形动阀芯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缸体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冲水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冲水装置的喷管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冲水装置的导杆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缸体的第二端盖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水动能洗便、妇洗器在洗便器上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洗便器的喷管在水动能洗便、妇洗器中处于推出状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2所示的洗便器的喷管在水动能洗便、妇洗器中处于回位状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水动能洗便、妇洗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水动能洗便、妇洗器包括冲水缸体1、开关装置 2、控制水阀3和冲洗装置4,冲洗装置4设置在冲水缸体1内部且将冲水缸体1分为两个腔室,开关装置2和控制水阀3设置在冲水缸体1外部,且开关装置2与控制水阀3相连。具体为,冲洗装置4包括用于固定喷管 402的导杆401和用于喷洗的喷管402,冲水缸体1包括第一端盖101和第二端盖102,第一端盖10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嵌合结构1001,第二端盖102 上设置有与喷管402过盈配合的过孔4001。导杆401的其中一端通过嵌合结构1001固定在第一端盖101的内侧面上,喷管402套设在导杆401上。其中,喷管402的靠近第一端盖101的端部上设有密封件403,密封件403 设置为当喷管402套设在导杆401上时其顶部和底部与冲水缸体1的内壁相抵,将冲水缸体1分为第一腔室103和第二腔室104。控制水阀3上设有总进水口301、冲洗出水口302和回位出水口303,冲洗出水口302与第一腔室103连通,回位出水口303与第二腔室104连通。通过这种结构设计,就可以根据气缸原理控制喷管402的伸缩,具体为:通过开关装置2对控制水阀3进行控制,使得总进水口301根据开关装置2的控制与冲洗出水口302接通或与回位出水口303接通,从而将水导入第一腔室103或者第二腔室104,以在总进水口301与冲洗进水口302接通时,通过水压将喷管 402推出冲水缸体1以进行冲洗,而在总进水口301与回水进水口303接通时,通过水压将喷管402推回冲水缸体1内以完成冲洗。其中,如图9所示,密封件403设置在喷管402上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设置在喷管402相应端部上的螺纹结构4031。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2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开关装置2包括把手部201和控制部202,把手部201与控制部202连接,控制部202与控制水阀3连接,控制部202根据把手部201的运动对控制水阀3进行控制,使总进水口301与冲洗出水口302接通或与回位出水口303接通。其中,控制部202设置在冲水缸体1 的靠近第一端盖101的一端的外表面上,把手部201通过第一端盖101设置在冲水缸体1的端部。如图所示,把手部201包括外壳体2011和内壳体 2012,外壳体201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卡扣结构2014,第一端盖101的外端面上设有带有卡槽的凸起部1011,第一端盖101通过凸起部1011与外壳体 2011内表面上的卡扣结构2014扣合。其中,控制部202包括主动齿轮2021 和从动齿轮2022,主动齿轮2021通过轴承结构设置在冲水缸体1的靠近第一端盖101的一端的外表面上,从动齿轮2022固定在控制水阀3上,并且从动齿轮2022与主动齿轮2021啮合。如图所示,把手部201的内壳体 2012上还设置有把手卡位2013和卡条2023,相应地,如图所示,主动齿轮2021上设置有与卡条2023接口匹配的嵌孔2024。这样,在将把手部201 安装到冲水缸体1的第一端盖101上时,将把手部201的卡条对准主动齿轮的嵌孔,就可以实现把手部201与控制部202的可拆卸连接。而用户通过把手卡位2013就可以带动把手部201的运动,进而带动主动齿轮2021 的转动。由于从动齿轮2022与主动齿轮2021啮合,当主动齿轮2021随着把手卡位2013的运动而转动时,从动齿轮2022也跟着转动。

图3和4示意性地显示了控制水阀3的结构,如图3和4所示,控制水阀3包括壳体304、行动阀芯305、被动阀芯306和传动轴307。其中,壳体304可以设置成一侧开口,控制水阀3还可以具有一个用于封闭壳体 304的开口的盖体308,壳体304和盖体308合围成用于限定行动阀芯305、被动阀芯306和传动轴307的空腔。在具体实现中,被动阀芯306固定在壳体304上,行动阀芯305固定在传动轴307上,行动阀芯305和传动轴 307的固定有行动阀芯305的一端都设置在壳体304和盖体308围成的空腔内。如图所示,壳体304上还设置有凹槽,壳体304通过该凹槽以键连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冲水缸体1的上表面上,而传动轴307的未与行动阀芯 305连接的一端则与开关装置2的控制部201的从动齿轮2022固定连接,并将从动齿轮2022固定成与主动齿轮2021啮合。这样,在安装时,就可以打开盖体308,从开口处将被动阀芯306安装在壳体的内表面上,之后再将行动阀芯305固定在传动轴上,并将行动阀芯305的未与传动轴307固定的一面贴合被动阀芯306安装在壳体304的空腔内,之后,将盖体308 盖合。盖合后,将传动轴307的伸出盖体308的一端固定在控制部202的从动齿轮2022上,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从动齿轮上的轴孔3071 中,以实现控制部202与控制水阀3的连接。在具体实施例中,壳体304 和盖体308合围成用于限定行动阀芯305、被动阀芯306和传动轴307的空腔是指壳体304和盖体308围成的空间能够对行动阀芯305、被动阀芯306 和传动轴307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进行限定,尤其是在水平方向上。在具体实施例中,将被动阀芯306固定在壳体304上和将行动阀芯305固定在传动轴307上,可以是通过在行动阀芯305和被动阀芯306上分别设置两个凹槽,在传动轴307和壳体304上分别设置与凹槽接口匹配的两个凸部,将被动阀芯306通过其上的两个凹槽固定在壳体上,将行动阀芯 305通过其上的两个凹槽固定在传动轴307上。

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被动阀芯和行动阀芯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控制水阀3上的总进水口301设置成位于被动阀芯306 的中心的通槽(即穿过被动阀芯306在被动阀芯306的两个表面上各形成一个槽口),回位出水口303设置成位于总进水口301的正下方的与总进水口301的通槽平行的通槽(即穿过被动阀芯306在被动阀芯306的两个表面上各形成一个槽口),冲洗出水口302设置成包括通槽部分(即穿过被动阀芯306在被动阀芯306的两个表面上各形成一个槽口)和具有第一冲洗进水口3021和第二冲洗进水口3022的扇形槽部分。其中通槽将被动阀芯306的靠近壳体304的一面和贴近行动阀芯305的一面连通,而扇形槽则设置在被动阀芯306的贴近行动阀芯305的表面上,且扇形槽的第二冲洗进水口3022与通槽部分连通(即第二冲洗进水口与被动阀芯的贴近行动阀芯的表面上的槽口接通),即连通至被动阀芯的贴近壳体的表面的冲洗出水口302。如图所示,第一冲洗进水口3021和第二冲洗进水口3022与回位出水口303在被动阀芯306的贴近行动阀芯305的一面上的槽口3061位于同一圆周上。相应地,如图6所示,行动阀芯305上对应设置有固定孔 3051和转动孔3052,固定孔3051与转动孔3052在行动阀芯305的内部贯通成“U”形槽。其中,壳体304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将总进水口301、回位出水口303和冲洗出水口302连接至外部的开孔,在将被动阀芯306安装在壳体304上时,其总进水口301、回位出水口303和冲洗出水口302与壳体304上的开孔一一对应,以接通到冲水缸体1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安装时,行动阀芯305的远离传动轴307的面与被动阀芯306贴合,并且安装成固定孔3051与总进水口301相对,转动孔3052与回位出水口303 相对。由于扇形槽的第一冲洗进水口和第二冲洗进水口与同一表面上的回位出水口303的槽口设置在同一圆周上,由此,就可以通过转动把手部201 带动主动齿轮2021的转动,进而由主动齿轮2021带动从动齿轮2022转动,从动齿轮2022通过传动轴307带动行动阀芯305的转动,以通过行动阀芯305的转动实现行动阀芯305上的转动孔3052与被动阀芯306上的冲洗出水口302或回位出水口303接通。由于固定孔3051与转动孔3052为贯通的“U”型槽,固定孔3051与总进水口301始终接通。因此,当行动阀芯305的转动孔3051转动到与冲洗出水口302相对的位置,就可以在“总进水口-固定孔-转动孔-冲洗出水口”之间形成连通的水槽,从而将水导入冲洗缸体1的第一腔室103。而当行动阀芯305的转动孔3052转回到与回位出水口302相对的位置,就可以在“总进水口-固定孔-转动孔-回位出水口”之间形成连通的水槽,从而将水导入冲洗缸体1的第二腔室104。特别地,考虑到喷管402的喷出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喷管402伸出的过程中进行大量喷水不能起到有效的冲洗作用(由于喷管未完全伸出时离便池的冲洗口的位置较远),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将冲洗出水口302设置成了包括通槽部分和具有第一冲洗进水口3021和第二冲洗进水口3022的扇形槽部分的结构,且将第二冲洗进水口3022与通槽部分连通,这样以来,当转动孔3052转动时,就可以分别与第一冲洗进水口3021接通或与第二冲洗进水口3022接通从而控制进入第一腔室103的水量,以实现在冲洗的水量最大时(即转动孔3052与第二冲洗进水口3022对位时)喷管402才开始喷水冲洗,以节约用水。

其中,优选地,总进水口301、冲洗出水口302和回位出水口303与冲水缸体1的第一腔室103和第二腔室104连通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在冲水缸体1的下表面上的靠近把手部201的一端设置第一自动进出水阀105,在其相对端设置第二自动进出水阀106,将冲洗出水口302通过第一自动进出水阀105与第一腔室103连接,将回位出水口303通过第二自动进出水阀106与第二腔室104连接。图7示出了冲水缸体的结构。在具体实现中,如图7所示,第一自动进出水阀105包括第一密封缸体1051、设置在第一密封缸体内1051的第一浮块1053和设置在第一密封缸体1051上的第一进水口1052、第一出水口1054和第一排水口1055,第二自动进出水阀106 包括第二密封缸体1061、设置在第二密封缸体1061中的第二浮块1062和设置在第二密封缸体上的第二进水口1063、第二出水口1064和第二排水口1065。其中,第一进水口1051和冲洗出水口302相连(例如通过水管连接),第一出水口1054与第一腔室103相连(例如通过在缸体的相应位置上开槽并通过水管连接),第一浮块1053的截面积不小于第一排水口1055 的截面积。第二进水口1062与回位出水口303相连(例如通过水管连接),第二出水口1054与第二腔室104相连(例如通过在缸体的相应位置上开槽并通过水管连接),第二浮块1063的截面积不小于第二排水口1065的截面积。这样,当通过把手卡位2013转动把手部201使转动孔3052与第一冲洗进水口3021接通时,总进水口301通过固定孔3051、转动孔3052、第一冲洗进水口3021、第二冲洗进水口3022、冲洗进水口302、第一进水口1052与第一自动进出水阀105的第一密封缸体1051接通,水进入第一密封缸体1051,致使第一密封缸体1051中的第一浮块1053上浮堵住第一排水口1055,从而使得水能够通过第一出水口1054进入到第一腔室103,随着水在第一腔室103的聚集,水压推动密封件使得喷管逐渐伸出。此时,随着把手部201的转动,转动孔3052逐渐与第二冲洗进水口3022接通,使得总进水口301通过固定孔3051、转动孔3052、第二冲洗进水口3022、冲洗进水口302、第一进水口1052与第一自动进出水阀105的第一密封缸体1051接通,由于第二冲洗进水口3022与被动阀芯306上的冲洗出水口 303通槽连通,此时转动孔3052与冲洗出水口302正对,出水量达到最大,可将喷管全部推出,并且随着第一腔室水103的注满,水将进入喷管402 使喷管开始喷水清洗。而当清洗完毕,转动把手部201,使得转动孔3052 回到初始位与回位出水口303接通,此时总进水口301通过固定孔3051、转动孔3052、回位出水口303、第二进水口1063与第二自动进出水阀106 的第二密封缸体接通,水进入第二密封缸体1061,致使第二浮块1062上浮堵住第二排水口1065,水逐渐通过第二出水口1064进入第二腔室104。由于转动把手部201的过程中,水不再进入第一腔室103,第一密封腔体1051 中的水位降落使第一浮块1053回落,之后,随着第二腔室104进水第二腔室中的水压推动密封件使得喷管402回位,而第一腔室103中的水则通过第一出水口1054回流至第一密封缸体1051,并通过第一排水口1055排出,从而完成清洗。再次启动清洗时,过程同上,第二腔室水104的排出过程参照第一腔室水的排出过程,不再赘述。

优选地,如图7所示,可以将第一排水口1055和第二排水口1065通过排水管连通,直接在排水管上设置总排水出口,这样就可以使用同一个排水口进行排水,简化结构。

优选地,图11示出了冲水缸体的第二端盖102的结构。如图11,第二端盖102的开口侧设有内螺纹,冲水缸体上设有螺纹结构1015(参见图7),第二端盖102通过内螺纹与冲水缸体连接。第二端盖102用于封闭冲水缸体的端面上设有过孔4001,喷管在伸出时通过与过孔4001过盈配合伸出。

优选地,如图10所示,在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喷管402的内截面和导杆401的外截面都设置成星型结构,将喷管402设置成套设在导杆401 上时其星型内截面与导杆401的星型外截面过盈配合。在该实施例中的导杆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在导杆401的靠近第二端盖102的一端设置进水小孔4011。这样可以保证在喷管完全推出的时候,才有水通过进水小孔4011 进入导杆进而进入喷管,即才开始喷水清洗,可以节约用水。

如图2所示,优选地,开关装置2还可以包括有用于控制部202的罩体203,罩体的一端通过螺纹结构(如图7所示的冲水缸体1上的螺纹结构 1014)固定在冲水缸体1的位于控制水阀3和控制部202之间的外表面上另一端的端面与把手部201的外壳体的端面接合。同时,还在罩体203上设置通孔(在从动齿轮的轴孔3071相对的位置)以供控制水阀3的传动轴 307通过。通过这样的结构将用于控制部202的罩体203设置在冲水缸体1 上,且使罩体203只与把手部201的外壳体2011结合而不连接,可以保证在转动把手部201时,冲水缸体1不会随着把手部1的转动而转动,保证把手部201对控制部的控制效果。而且通过设置罩体203既可以实现对控制部202和传动轴307进行固定限位,也可以实现对控制部202的保护,以避免进水或蒙尘,避免了易损坏的不良。

优选地,如图8所示,为了实现对导杆401的固定作用,第一端盖101 的内侧面上设置的嵌合结构1001可以设置为凹槽,并在槽壁上设置螺孔。在固定时,首先将导杆401插入凹槽,之后再将螺钉通过螺孔1017穿入以对导杆401进行卡位。优选地,如图8和10所示,还可以在导杆401上设置螺纹结构1016,以通过螺纹结构1016设置密封件,以防止在冲水缸体的腔室中进水时,第一端盖与导杆的连接处发生漏水。

图12至图1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包含上述水动便洗妇洗装置的便洗器。如图12至图14所示,洗便器包括洗便器本体11和前述的水动能洗便、妇洗器10,洗便器本体11上具有洗便器下水口2、水管连接通道和与洗便器下水口2连通的安装通孔(图未示出),将水动能洗便、妇洗器10通过安装通孔安装到洗便器本体11上,并将安装通孔设置成当水动能洗便、妇洗器10安装在洗便器本体11上时,水动能洗便、妇洗器10的喷管402在喷出状态下位于洗便器下水口2的正上方与洗便器下水口2正对。将水动能洗便、妇洗器10的总进水口301与水管连接通道相连接,将水管连接通道连接至外部水源。其中,安装通孔设置成大小与冲水缸体1相适应以实现冲水缸体1与安装通孔的过盈配合。由此,当将水动能洗便、妇洗器10的冲水缸体1一侧装入安装通孔时,水动能洗便、妇洗器10的把手部裸露在洗便器本体11外侧,在清洗时就可以通过握住把手部201上的把手卡位2013转动把手部201控制喷管402的伸缩,实现清洗。其中,根据用户需求安装通孔可以设置在洗便器本体11的任意位置,以便将水动能洗便、妇洗器10安装在洗便器本体11的任意位置。根据用户习惯,在优选实施例中将水动能洗便、妇洗器10安装在洗便器本体11的右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