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疏通排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734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自疏通排水管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疏通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各地不断出现城市内涝问题,严重的直接危害到城市的安全运行及民众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有很多,如雨量过大、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管道破损等。而近些年来,沿海地区的台风、暴雨时有发生且逐年加剧,汛期的降雨量也逐年上涨,原有的城市排水系统标准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排水需求。再加之城市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工程所需的沙土在运输过程中极易掉落堆积在道路上,并随路面冲洗流入排水系统,造成管道内的淤泥量增加引起管路堵塞,尤其在汛期路面积水量较多,大量的泥水混合液输入管道系统而导致排水不畅,积水、泥水混合物对应增加,形成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城市内涝,影响交通,甚至导致交通瘫痪。如何切实提高自疏通排水管道的排水效率,减少管道淤积或堵塞,确保管道畅通,保障汛期安全,是解决城市内涝的最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疏通排水管道,其解决了排水管道的淤积和堵塞的问题,具有自动疏松淤泥、缓解堵塞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疏通排水管道,包括排水输送的输送管和设置在自疏通排水管道的入口的接引管,所述输送管和接引管连接,所述输送管内设置有在输送管内产生紊流效果的紊流管,所述接引管内设置有具有过滤功能的单相管,所述单相管与紊流管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输送管作为城市污水中的混合液的流动通道,紊流管对是输送管内的流动液体不断产生冲击,从而不断在混合液的流场中产生小漩涡,使得原本处于层流或者过渡流的混合液成为湍流状态,从而达到除淤的效果;在非汛期的时候,污水一般不足以将排水管道充满,因此流速一般也较慢,整体混合液处于层流状态,而层流状态的边缘处的流速为零,混合液的夹杂的沉淀物常规的管道中就会不断沉积在管底;在汛期的时候,管道内液体整体的流速变快,常规管道的混合液流场会从层流向过渡流状态转换,但其边缘处的流速仍然较慢,而且是从中心向边缘递减,淤泥仍然会逐渐堆积,于是排水量不够就形成了类似于堵塞的状态,而加了紊流管之后就打破了这种状态,直接将层流变成了多区域性的紊流,从而不断的对管底淤积的淤泥产生冲击,使其不断的重新混入流液中从而将其带走,减少并清理淤积的淤泥;而要使得紊流管能够不断产生紊流效果,其本身就不能堵塞,因此输送至紊流管内的水必须是低泥沙含量或不含泥沙的水,将紊流管与具有过滤功能的单相管相连的可以保证紊流管内的流体的杂质较少,并且为了更早的产生紊流清淤的效果,单相管最是是连接在入口,这就需要将紊流管固定在输送管内,将单相管固定在接引管内;综上设置,在汛期的接引管和输送管管道被混合液充斥,而另一部分水经过滤挤入单相管,继而进入紊流管,在紊流的作用下,输送管道内的淤积情况就会得到缓解,从而使得整个流道得到疏通,管道顺畅排水后,城市路面的水涝状况就得到的改善。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紊流管固定在输送管内壁顶部,所述紊流管的下方均匀设置有多个斜口,每个所述斜口的中央竖有发生片,所述发生片的直径与紊流管的内径相同,所述发生片的中心开有连通紊流管内部管道的补偿孔。

采用上述结构,输送管为主要的输送通道,紊流管为辅助输送通道,若将紊流管设置在输送管的中下部就会对污水输送产生干扰,并且在非汛期的时候,输送管一般是不会处于满溢状态,若紊流管处于中下部则可能由于污水灌入而导致紊流管内泥沙堆积,因此将紊流管设置在输送管道的顶部;补偿孔是为了保持紊流管的流通,阻止混合液进入紊流管;斜口和发生片之间形成了类似喷嘴的结构,紊流管的水在紊流管上流动的时候,因不时受到发生片的阻挡和撞击,使得大部分水自紊流管通过斜口到输送管产生俯冲作用,从而给输送管的滞留堆积的淤泥增加了一个挠动,从而使原来欲沉积在管底的滞留堆积的淤泥在紊流管的作用下继续移动;当输送管下部出现较严重的淤积现象时,局部压阻增加,此时泥水混合液的中上部的混合液因堵塞而欲改走内套管,此时就和喷嘴处的俯冲流体产生撞击,在淤积处,形成更强的紊流,从而疏松堆积的淤泥,缓解堵塞。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斜口的切口深度直至紊流管的中心。

采用上述结构, 切口深度决定流体撞击后产生的紊流强度,切口大小及其深度太小会使得流体俯冲角度偏向垂直,且流体量小,无法起到合适的冲击作用;切口大小及其深度太大会导致压差不够,产生的冲击流体不够强,甚至产生污水挤入紊流管的情况;而切口深度在直至稳流管中心则很好平衡了这两点,使得产生的俯冲干扰流体角度适宜和强度较高,极好的疏松堆积的物料堆,消除堵塞。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斜口的开口处设置有滤网。

采用上述结构,在有较高降雨量的时候,输送管内液面高度可能刚好超过紊流管的底部,这种情况下输送管内的污水就会进入紊流管内,并且随着污水的进入,淤积物也会进入紊流管,从而在紊流管内产生淤积堵塞,而滤网就起到了过滤的作用,阻止淤积物进入紊流管道内,而附着在滤网上的颗粒物随着紊流管内水流的冲刷会重新落入输送管内,保证了滤网的持续重复使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补偿孔的直径为发生片直径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采用上述结构, 补偿孔的作用是紊流管内流体通道连通,为了保证流通补偿孔的孔径不能小于发生片直径的三分之一,同时补偿孔所在的发生片是阻挡流体,撞击从而改变流体方向形成紊流的部件,所以补偿孔的内径也不能太大,一般不能大于三分之二。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单相管在入口处的接口设置有多层相互套接的滤罩,多层所述滤罩的过滤精度由外层至内层逐渐增大。

采用上述结构,排水管道的入口处的杂质较多,且流量一般为间隙性的,若直接采用单层过滤则可能由于大颗粒杂质附着或大面积杂物附着在表面而导致过滤失效,并且过滤精度越高其网罩的强度往往越低,入口处杂质对网罩的冲击会比较大,若直接以较高精度的网罩为外层,在长期的暴露在冲击下其寿命将会较短,而若其损坏,要么紊流管内将会有淤积物堆积,要么失去或以较低的过滤效率过滤污水,紊流管的作用效果将会下降甚至失去,管道将失去清淤效果,因此单相管的滤罩设置为多层将有效的减少甚至防止这种状况的发生。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单相管的开口设置在接引管的中心。

采用上述结构,在管道满载的状况下,管道中间的流体的流速是最快的,将单相管的开口设置在接引管的中心可以使得由单相管接入继而进入紊流管的流体流速可以略高于输送管内的流体流速,从而使得紊流管保持良好的紊流效果,并且在流速较快的情况下可以更容易清理滤罩上的附着物,保证滤罩的过滤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接引管内设置有三个互成120°将单相管固定在接引管内壁上的固接件,所述顶部的固接件呈竖直状态。

采用上述结构,接引管中间部位流体的流速较快,尤其在汛期的时候内部的流量极大,而单相管设在接引管中心,因此需要将其稳固都在中心的固接件,以互成120°的方式固接可以很好的平衡各个方向的力,这种方式在将圆形区域分为了三个三角形的结构,并且在底部形成空腔避免了对淤积物以及其他颗粒物产生了阻挡,避免因底面阻挡产生淤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汛期的时候,接引管和输送管管道被混合液充斥,而另一部分水经过滤挤入单相管,继而进入紊流管,紊流管给输送管的滞留堆积的淤泥增加了一个挠动,在紊流的作用下,输送管道内的淤积情况就会得到缓解,从而使得整个流道得到疏通,管道顺畅排水后,城市路面的水涝状况就得到的缓解甚至消除;

2、紊流管上设置的过滤结构因其设置位置以及其相连结构的作用具有自洁功能,可以保证有效、长期的保持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接引管和单相管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接引管和单相管的沿轴向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输送管及紊流管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输送管和紊流管的沿轴向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图4在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接引管;2、单相管;3、滤罩;4、固接件;5、输送管;6、紊流管;61、发生片;62、补偿孔;63、斜口;64、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自疏通排水管道,如图1和图3所示,主要包括排水输送的输送管5和设置在自疏通排水管道的入口的接引管1,输送管5和接引管1连接,接引管1内设置有单相管2,输送管5内设置有紊流管6,单相管2和紊流管6连通;紊流管6在输送管5内产生紊流效果,给输送管5的滞留堆积的淤泥增加了一个挠动,从而使原来欲沉积在管底的滞留堆积的淤泥在紊流管6的作用下继续移动;单相管2通过过滤给紊流管6输送低泥沙含量或不含泥沙的水。

参照图4和图5所示,紊流管6固定在输送管5内壁顶部,所述紊流管6的下方均匀设置有多个切口深度直至紊流管6的中心的斜口63,每个所述斜口63的中央竖有发生片61,所述发生片61的直径与紊流管6的内径相同,所述发生片61的中心开有连通紊流管6内部管道的补偿孔62。

输送管5为主要的输送通道,紊流管6为辅助输送通道,斜口63和发生片61之间形成了类似喷嘴的结构,紊流管6的水在紊流管6上流动的时候,因不时受到发生片61的阻挡和撞击,使得大部分水自紊流管6通过斜口63到输送管5产生俯冲作用,从而不断在混合液的流场中产生小漩涡,使得原本处于层流或者过渡流的混合液成为湍流状态,从而使原来欲沉积在管底的滞留堆积的淤泥在紊流管6的作用下继续移动;并且当输送管5下部出现较严重的淤积现象时,局部压阻增加,此时泥水混合液的中上部的混合液因堵塞而欲改走内套管,此时就和喷嘴处的俯冲流体产生撞击,在淤积处,形成更强的紊流,从而疏松堆积的淤泥,缓解堵塞,整个流道得到疏通,管道顺畅排水后,城市路面的水涝状况就得到了改善。

补偿孔62的作用是紊流管6内流体通道连通,为了保证流通补偿孔62的孔径不能小于发生片61直径的三分之一,同时补偿孔62所在的发生片61是阻挡流体,撞击从而改变流体方向形成紊流的部件,所以补偿孔62的内径也不能太大,一般不能大于三分之二。

为了避免输送管5内的污水进入紊流管6,斜口63的开口处设置有滤网64。

参照图1和图2,为了获得泥沙含量低的水,在单相管2在入口处的接口设置有多层相互套接的滤罩3,并且多层所述滤罩3的过滤精度由外层至内层逐渐增大;

排水管道的入口处的杂质较多,且流量一般为间隙性的,而过滤精度越高其网罩的强度往往越低,入口处杂质对网罩的冲击比较大,若直接以较高精度的网罩为外层,在长期的暴露在冲击下其寿命将会较短,以多层套接的方式可以将大颗粒的杂物直接阻挡在外层。

另外,在管道满载的状况下,管道中间的流体的流速是最快的,因此单相管2的开口设置在接引管1的中心可以使得由单相管2接入继而进入紊流管6的流体流速可以略高于输送管5内的流体流速,从而使得紊流管6保持良好的紊流效果,并且在流速较快的情况下可以更容易清理滤罩3上的附着物,保证滤罩3的过滤效率。

接引管1中间部位流体的流速较快,尤其在汛期的时候内部的流量极大,而单相管2设在接引管1中心,因此需要将其稳固都在中心的固接件4,以互成120°的方式固接可以很好的平衡各个方向的力,这种方式在将圆形区域分为了三个三角形的结构,并且在底部形成空腔避免了对淤积物以及其他颗粒物产生了阻挡,避免因底面阻挡产生淤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