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墙式方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4323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单级墙式方塘。



背景技术:

由于地球上人口分布与淡水资源分布不成比例,加上水资源污染和使用过程中的浪费,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着淡水资源紧张的情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淡水的需求不断增加,不久的将来,淡水资源紧缺将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如何利用水利设施进行蓄水,就成为目前解决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土地资源紧缺,相应适合修建方塘的地址很难选择,在某地平原区,多种植经济作物,如土豆复种萝卜、蔬菜大棚、葡头园等,急需要水源灌溉,而方塘作为蓄水设施之一,其建筑结构通常为二级坡式结构,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不易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单级墙式方塘,安全、适用、耐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单级墙式方塘,包括:墙体、边坡和方塘底部,所述边坡环绕在方塘底部的周围,形成用于蓄水的腔体,所述墙体的一部分位于地面以下,与置于土中的墙基础相连接,所述墙体的顶部设置有抹模砂浆层,所述抹模砂浆层的上表面覆盖有钢筋混凝土护面,所述墙体和墙基础的背水一侧填充有滤层。

优选的,所述抹模砂浆层的厚度为0.05m,所述钢筋混凝土护面的厚度为0.1m。

优选的,所述墙体的墙顶高出地面0.5m,所述墙体的墙顶宽度为0.6m,所述墙体中与水接触的侧壁为临水侧壁,所述临水侧壁的坡比为1:0.1,背水侧壁的坡比1:0。

优选的,所述滤层为河道内淤料填筑的滤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级墙式结构,墙体背水侧增加滤层,材料就地取材。可以给当地百姓带去极大的方便,并解决灌溉用水的困难,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结构不仅经济,而且安全、适用、耐久,这种结构应用于平原区水利工程方塘建设中,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单级墙式方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护面层;2、抹模砂浆层;3、墙体;4、墙基础;5、墙基础平台;6、滤层;7、地面;8、第一边坡;9、地基;10、蓄水平台;11、方塘底部;12、第二边坡;13、蓄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文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连接”不限于具体的连接形式,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部件间接连接,可以是不可拆卸的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可以是电气或信号连接,也可以是机械或物理连接。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单级墙式方塘的切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单级墙式方塘,包括:墙体3、边坡和方塘底部,边坡位于方塘底部的周围,形成了用于蓄水的腔体,墙体3用于围护,墙体3的一部分位于地面7以下,与置于土中的墙基础4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方塘可以为方形,长、宽、深数值由塘址处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灌溉需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

墙体3的切面呈L形,墙体3为干砌石墙体,本实施例中的墙体3砌筑到顶部时,用较大的块石封顶,并用小石塞满空隙找平,墙体3的顶部设置有抹模砂浆层2,抹模砂浆层2选用型号为M5的砂浆,抹模砂浆层2的厚度为0.05m,抹模砂浆层2的上表面覆盖有厚度为0.1m,宽度为0.6m的钢筋混凝土护面1,选用型号为C25混凝土。抹模砂浆层2可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跑浆、漏浆,保证其上部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钢筋混凝土护面1可提高护岸干砌石墙体的整体性能,使墙体坚固耐用。

本实施例中,墙体3为干砌石墙体,干砌石结构为柔性体,适应变形能力强,能增加工程使用寿命。此外,透水性能好,有利于提高方塘的集水功能,墙体3的墙顶高出地面0.5m,墙体3的墙顶宽度为0.6m,墙体高度及墙底宽度由地下水埋藏深度确定,墙底高出方塘正常蓄水位13最小高度为0.5m。其中,墙体3中与水接触的侧壁为临水侧壁,临水侧壁的坡比为1:0.1,背水侧壁的坡比1:0。

进一步地,墙基础4位于蓄水平台10以下0.5m处,直接砌在地基9上,地基9可以为土质或砂质地基,其中,墙体3置于墙基础4上,墙基础4的宽度大于墙体3的墙底宽度,墙基础4在水平面上延伸出墙基础平台5,墙基础平台5的宽度为0.2m。

墙体3和墙基础4的背水一侧填充有滤层6,滤层6为河道内砂卵石淤料填筑的滤层,能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滤层6底部的宽度为0.5m,滤层6的上部宽度可由滤料填筑高度计算。墙体后滤层6的设置,可避免发生管涌、流土现象,保护墙体不被破坏的同时,可增强方塘的集水功能。

滤层6的另一侧为方塘内开挖的第一边坡8,坡比为1:0.3-1:0.5,取值大小可由岸坡土的内摩擦角确定。

墙基础平台5与方塘中间部位的蓄水平台10保持水平,蓄水平台10的宽度为2m-3m,蓄水平台10与方塘内开挖的第二边坡12连接,第二边坡12的坡比一般设计为不陡于1:2,第二边坡12围绕在方塘底部11,方塘内蓄水深度一般设计为3m深。

在方塘蓄水量相等时,本实用新型的单级墙式方塘同二级坡式结构方塘比可减少占地面积。例如蓄水量为6001.5m3的方塘,假设方塘总挖深为6m,蓄水深度为3m,单级墙式结构占地面积是(40+10.5+4+1.2)2=3102m2,二级坡式结构占地面积是(40+18+2+2+0.8)2=3944m2,可节约占地2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