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人字形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0667阅读:1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人字形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人字形桩。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人口高速增长以及建筑用地的紧张,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由于优质土地资源的减少,在建造高层建筑时,往往需要对地基进行打桩处理。桩从材料和施工方式来看,可以分成灌注桩和预制桩两类。这两类传统桩都有各自存在的缺点。灌注桩存在断桩、缩颈、混凝土离析和孔底虚土或沉渣过厚等质量问题,而且由于钻孔桩质量不够稳定,要抽检更多数量的桩进行检验,增加了检测费用。预制桩属于挤土桩,挤土效应会对邻近的建筑物和市政设施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在群桩施工时会导致周围地面隆起,当场地布桩过密或局部桩距太小时,已经就位的邻桩可能上浮,或尚未打入的桩的桩底难以就位,这些现象都将影响桩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抗拔性能好,市场前景广阔,易于推广的新型人字形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人字形桩由桩体、凹槽、锁轴、刚性连接件和螺旋桩组成;桩体的底部制成斜面,斜面上设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凹槽,锁轴安装在凹槽内且两端锚固在桩体内,刚性连接件上端拴在锁轴上、下端连接螺栓桩,刚性连接件与螺旋桩作为整体衔接在一起。

所述桩体为钢管桩。

所述螺旋桩为圆锥体,底面直径等于桩体半径,长度根据工程地质设定。

所述刚性连接件为圆柱状,直径等于螺旋桩的半径,高度约为30~35cm。

所述刚性连接件可绕锁轴转动。

所述凹槽向桩体内深凹5~8c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新型人字形桩的桩体由钢管制成,大大提高了桩体的强度;桩体底面设置可绕锁轴转动的带螺纹的螺旋桩被压入土体后,可自行张角形成人字形而且螺旋桩上的螺纹牢牢的嵌入土体中,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拔性能;对凹槽深度和刚性连接件高度的限定可以保证螺旋桩在压入土体中顺利张角,防止张角过大或者过小而降低桩的抗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为螺旋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桩体,2—凹槽,3—锁轴,4—刚性连接件,5—螺旋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人字形桩桩体1的底部制成斜面,斜面上设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凹槽2,锁轴3安装在凹槽2内且两端锚固在桩体1内,刚性连接件4上端拴在锁轴3上、下端连接螺栓桩5,刚性连接件4与螺旋桩5作为整体衔接在一起。

新型人字形桩的施工工艺采取的步骤为:(1)测定桩位,利用螺旋钻机成孔。其中,钻孔深度等于桩体高度。(2)在孔内放置新型人字形桩。(3)用重锤向下敲击人字形桩,使螺旋桩伸入土体并自行张角。(4)放置钢筋笼并向桩体中灌注混凝土。

新型人字形桩在施工过程中,先成孔后放入桩体,可以避免灌注桩出现断桩、缩颈和孔底虚土或沉渣过厚等质量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消除预制桩在压入土体中所产生的挤土效应。新型人字形桩既可以避免灌注桩和预制桩存在的缺点,也可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抗拔性能的要求。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做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