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透水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1774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透水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透水渠。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它由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组成。在实行污水、雨水分流制的情况下,污水由排水管道收集、处理后,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雨水径流由排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

而当瀑雨来临时,降雨量往往会超过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负核,地表面常常形成积水,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及生产。为使整个城市雨水通畅地排泄出去,常常在地下埋置用于纳洪及向周围土壤透水的透水管道,排水管道与透水管道连接,以减轻市政管网排水压力,尽量避免地表面积水的发生。

然而,现有的透水管道承压能力低,不够稳固,布设不够方便、灵活,布设施工时间长,占用空间大,不便于运输,透水能力不够理想。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承压力更高、更稳固、使用方便灵活、安装快捷、便于运输、透水能力更强的纳洪及透水设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承压力更高、更稳固、使用方便灵活、安装快捷、便于运输、透水能力更强的组合式透水渠。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组合式透水渠,包括拱形透水渠和拱形端板,所述拱形透水渠包括拱形的透水渠本体、该透水渠本体设置的若干个透水孔及设置于该透水渠本体的前后两端的两组卡扣槽,所述拱形端板包括拱形的端板本体、该端板本体设置的进水连接口及对应于所述拱形透水渠的卡扣槽设置于该端板本体的侧面的前后两组卡扣,所述拱形端板通过该前后两组卡扣跟前后相邻的所述拱形透水渠的卡扣槽的配合与相应拱形透水渠连接至一起。

所述拱形透水渠还包括均匀成型于所述透水渠本体的顶部的多条拱形承力筋、设置于相邻两条拱形承力筋之间的加强筋、均匀直立设置于所述透水渠本体的左右两个侧面的与相应拱形承力筋连接的多条透水口受力加强筋及设置于相邻两条透水口受力加强筋之间的格栅状的所述透水口。

所述透水渠本体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底座,底座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孔。

所述透水渠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

所述拱形透水渠的顶部于所述拱形承力筋的上端设置有平衡件。

在所述拱形端板中,所述进水连接口设置于所述端板本体的上部。

所述端板本体的下部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端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受力加强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承压力更高,更稳固,使用方便灵活,安装快捷,采用组合安装方式,更便于运输,透水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拱形透水渠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拱形透水渠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拱形透水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拱形端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拱形端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拱形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组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组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00-拱形透水渠;101-透水渠本体;102-拱形承力筋;103-加强筋;104-透水口受力加强筋;105-透水口;106-底座;107-固定孔;108-检修口;109-平衡件;110-第一卡扣槽;111-第二卡扣槽;112-第三卡扣槽;

200-拱形端板;201-端板本体;202-进水连接口;203-连接孔;204-受力加强筋;205-第一卡扣;206-第二卡扣;207-第三卡扣;

300-排水管网;400-组合式透水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图6所示,一种组合式透水渠,包括拱形透水渠100和拱形端板200,拱形透水渠100包括拱形的透水渠本体101、该透水渠本体101设置的若干个透水孔及设置于该透水渠本体101的前后两端的两组卡扣槽,拱形端板200包括拱形的端板本体201、该端板本体201设置的进水连接口202及对应于拱形透水渠100的卡扣槽设置于该端板本体201的侧面的前后两组卡扣,拱形端板200通过该前后两组卡扣跟前后相邻的拱形透水渠100的卡扣槽的配合与相应拱形透水渠100连接至一起。

本发明采用塑料PP材料注塑而成,拱形透水渠100与拱形端板200采用组合连接的方式,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方式连接,安装方便快捷。本发明可采用单边连接方式(参见图7),也可采用双边对扣的连接方式(参见图8),使用灵活,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组合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地形地势。参见图7、图8,布设好的组合式透水渠400最终要与排水管网300连接。运输时,拱形透水渠100及拱形端板200均可叠放,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拱形透水渠100与拱形端板200上布置了多种加强筋,其承压更高,更稳固。

本发明属于一种地埋透水产品,主要功能为纳洪及透水。降雨时,雨水经管道通过进水连接口202进入本发明的腔体内,再经透水口105渗透到土壤里,本发明可连接形成地下纳洪透水层,当瀑雨来临时,可吸纳部分降雨并渗透到土壤里,减轻市政管网排水压力,不会因降雨超过排水负核而使地表面形成积水。

如图1-图3所示,拱形透水渠100还包括均匀成型于透水渠本体101的顶部的多条拱形承力筋102、设置于相邻两条拱形承力筋102之间的加强筋103、均匀直立设置于透水渠本体101的左右两个侧面的与相应拱形承力筋102连接的多条透水口受力加强筋104及设置于相邻两条透水口受力加强筋104之间的格栅状的透水口105。每条拱形承力筋102的左右两侧下端均与相应两条透水口受力加强筋104相连,构成一个受力结构,增大承压力。透水口受力加强筋104布置在透水口105的两边支撑透水口105。条形的加强筋103横竖布置在两个相邻的拱形承力筋102之间,作用是增强透水渠的局部承压力。

透水渠本体101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底座106,底座106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07,用于在两个拱形透水渠100对扣组合时与连接件连接。底座106的底部为平面,底座106上端与透水口受力加强筋104相连。透水渠本体101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108,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打开检修口108,查看透水渠内部情况。拱形透水渠100的顶部于拱形承力筋102的上端设置有平衡件109,两个以上拱形透水渠100组合时起平衡作用。

拱形透水渠100的每组卡扣槽均包括六个第一卡扣槽110、四个第二卡扣槽111及一个第三卡扣槽112;六个第一卡扣槽110三个一组,两组第一卡扣槽110分别设置于透水渠本体101的左右两侧的下部;四个第二卡扣槽111两个一组,两组第二卡扣槽111分别设置于透水渠本体101的左右两侧的中部;第三卡扣槽112设置于透水渠本体101的顶部中间。

其中,第一卡扣槽110、第二卡扣槽111及第三卡扣槽112用于与拱形端板200的卡扣配合,从而将拱形透水渠100与拱形端板200连接起来,拱形透水渠100的卡扣槽与拱形端板200的相应卡扣是子母一对,正好吻合。对应于卡扣,第一卡扣槽110、第二卡扣槽111及第三卡扣槽112可以分别为一字型卡扣槽、拱形卡扣槽及圆扣槽,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他结构及形状的卡扣槽,在此就不做过多赘述。

如图4-图6所示,拱形端板200主起支撑作用,进水连接口202设置于端板本体201的上部中间,用于与市政管网管道连接。端板本体201的下部中间设置有连接孔203,用于在分区安装汇水渠时起连接作用,将各个区的透水渠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地下透水层。端板本体201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受力加强筋204,增强拱形端板200承压力。

拱形端板200的每组卡扣均包括六个第一卡扣205、四个第二卡扣206及一个第三卡扣207;六个第一卡扣205三个一组,两组第一卡扣205分别设置于端板本体201的左右两侧的下部;四个第二卡扣206两个一组,两组第二卡扣206分别设置于端板本体201的左右两侧的中部;第三卡扣207设置于端板本体201的顶部中间。

对应于卡扣槽,第一卡扣205、第二卡扣206及第三卡扣207可以分别为一字型卡扣、拱形卡扣及圆扣,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他结构及形状的卡扣槽,在此就不做过多赘述。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