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抗震消能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0656阅读:840来源:国知局
锚杆抗震消能构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锚杆抗震消能构造。



背景技术:

锚杆的应用比较广泛,是有效的加固岩土体的工程措施,可用于容许锚固地层有适度的变形的工程。常用的锚杆有锚杆框架梁、土钉墙、锚杆挡土墙等。

锚杆用于加固岩土体时,一般采用钻孔后,将钢筋插入岩土体一定的深度,通过注浆体与岩土体黏结,端部通过锚头锁定,由于锚杆杆体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属于刚性构件,锚头处钢筋一般也固结于梁、板等钢筋混凝土构件内,锚杆适应变形的能力有限。在地震工况下,瞬时地震力较大,常规的锚杆构造易出现破坏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锚杆抗震消能构造,以提高锚杆的适应变形的能力,避免地震时锚杆构造发生破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型的锚杆抗震消能构造,由锚杆钢筋、注浆体构成的锚杆位于锚孔内,其特征是:所述锚杆的轴线方向上,锚杆钢筋的外端通过钢筋连接器连接一抗震消能构件,该抗震消能构件由连接为一体的前段钢筋、钢弹簧和锚头构成;锚孔端口外坡面上设置支撑结构,钢套筒前端支撑于该支撑结构的表面上,钢弹簧位于钢套筒内,锚头与设置在钢套筒后端的钢垫板锚固连接。

所述锚孔端口、钢套筒前端之间设置有与钢套筒内腔连通的塑料套管,前段钢筋穿过该塑料套管,钢套筒和塑料套管内灌注防锈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瞬时地震力作用下,钢弹簧瞬时受拉发生变形,储存能量,减小地震力影响,同时释放一定的对岩土体的约束,使得岩土体处于主动状态,减小锚杆的拉力。地震力消失后,钢弹簧释放能量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对坡面产生约束,起到很好的抗震消能作用。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锚杆抗震消能构造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锚杆抗震消能构造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锚孔10,锚杆钢筋11,注浆体12,钢弹簧20a,锚头20b,前段钢筋20c,钢筋连接器21,塑料套管22,钢套筒23,钢垫板24,支撑结构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锚杆抗震消能构造,由锚杆钢筋11、注浆体12构成的锚杆位于锚孔10内,所述锚杆的轴线方向上,锚杆钢筋11的外端通过钢筋连接器21连接抗震消能构件,该抗震消能构件由连接为一体的前段钢筋20c、钢弹簧20a和锚头20b构成。锚孔10端口外坡面上设置支撑结构30,钢套筒23前端支撑于该支撑结构30的表面上,钢弹簧20a位于钢套筒23内,锚头20b与设置在钢套筒23后端的钢垫板24锚固连接。在瞬时地震力作用下,钢弹簧20a瞬时受拉发生变形,储存能量,减小地震力影响,同时释放一定的对岩土体的约束,使得岩土体处于主动状态,减小锚杆的拉力。地震力消失后,钢弹簧20a释放能量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对坡面产生约束,起到很好的抗震消能作用。

参照图2,所述锚孔10端口、钢套筒23前端之间设置有与钢套筒23内腔连通的塑料套管22,前段钢筋20c穿过该塑料套管22,钢套筒23和塑料套管22内灌注防锈剂,以确保抗震消能构件持续发挥作用。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锚杆抗震消能构造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