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支撑活络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5994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络端,特别涉及一种自锁支撑活络端。



背景技术:

在进行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由于基坑四周的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容易造成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设置倒塌,因此需要在深基坑内架设钢支撑进行支护,钢支撑内一般装设有活络端。在一般情况下,基坑的宽度在前期围护结构施工阶段已经确定,钢支撑很难一次性精确拼装到位,需在钢支撑的一端设置一段可自由伸缩调节钢支撑长度的卡槽,这段受力构件就简称为活络端。传统的活络端在将其安装到其他钢支撑件上时,容易导致钢支撑和活络端整体结构的不平衡性,需要多次调整活络端才能达到平衡,而一般的活络端调节比较繁琐,不能更好的应用到实际施工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施工安全,活络端伸缩长度合理,可以更好的控制预应力的自锁支撑活络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发明的自锁支撑活络端,包括钢片,钢片位于中部侧面连接有支撑条,支撑条与钢片连接的一端焊接在钢片上,支撑条另一端延伸在一外钢框内,支撑条内设有伸缩段,伸缩段采用T字形结构,伸缩段一端与钢片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撑条在同一水平线上,且通过一拉力杆与支撑条连接,支撑条外侧设有锁定钢楔块,锁定钢楔块呈坡形结构,锁定钢楔块上竖向穿设有紧固件,紧固件顶部及底部分别穿过锁定钢楔块、支撑条及伸缩段与外钢框之间一体连接,外钢框与支撑条连接处安装有锁紧螺钉,外钢框侧面设有斜面锚块,斜面锚块为两个,两斜面锚块与外钢框之间通过加固螺钉连接,两斜面锚块之间设有锚固筋,锚固筋固定在两斜面锚块之间。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钢片厚度在二十至五十毫米之间。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支撑条与钢片之间连接有钢限位构件。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支撑条与锁定钢楔块连接处开有卡槽。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卡槽两侧面一面采用倾斜面,另一面采用垂直面。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伸缩段远离钢片的一端安装有拉条。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斜面锚块卡设在外钢框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自锁支撑活络端操作简单,施工安全,活络端伸缩长度合理,可以更好的控制预应力,且能够精确的施加钢支撑的顶力,确保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能够保证活络端与外接构件安装后的平衡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片;2.支撑条;3.伸缩段;4.锁定钢楔块;5.紧固件;6.外钢框;7.斜面锚块;8.锚固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自锁支撑活络端的优选实施例,包括钢片1,钢片1位于中部侧面连接有支撑条2,支撑条2与钢片1连接的一端焊接在钢片1上,支撑条2另一端延伸在一外钢框6内,支撑条2内设有伸缩段3,伸缩段3采用T字形结构,伸缩段3一端与钢片1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撑条2在同一水平线上,且通过一拉力杆与支撑条2连接,支撑条2外侧设有锁定钢楔块4,锁定钢楔块4呈坡形结构,锁定钢楔块4上竖向穿设有紧固件5,紧固件5顶部及底部分别穿过锁定钢楔块4、支撑条2及伸缩段3与外钢框6之间一体连接,外钢框6与支撑条2连接处安装有锁紧螺钉,外钢框6侧面设有斜面锚块7,斜面锚块7为两个,两斜面锚块7与外钢框6之间通过加固螺钉连接,两斜面锚块7之间设有锚固筋8,锚固筋8固定在两斜面锚块7之间,所述钢片1厚度在二十至五十毫米之间,所述支撑条2与钢片1之间连接有钢限位构件,所述支撑条2与锁定钢楔块4连接处开有卡槽,所述卡槽两侧面一面采用倾斜面,另一面采用垂直面,所述伸缩段3远离钢片1的一端安装有拉条,所述斜面锚块7卡设在外钢框6内。

本发明的自锁支撑活络端操作简单,施工安全,活络端伸缩长度合理,可以更好的控制预应力,且能够精确的施加钢支撑的顶力,确保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能够保证活络端与外接构件安装后的平衡性。所述钢片1厚度在二十至五十毫米之间,钢片1厚度适中,结构性能强;所述支撑条2与钢片1之间连接有钢限位构件,能起到一定的限位连接作用;所述支撑条2与锁定钢楔块4连接处开有卡槽,所述卡槽两侧面一面采用倾斜面,另一面采用垂直面,便于支撑条2与锁定钢楔块4之间的软性连接;所述伸缩段3远离钢片1的一端安装有拉条,能更好的提升活络端的使用性;所述斜面锚块7卡设在外钢框内,斜面锚块7不易脱离外钢框6。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