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1455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地下室的面积越来越大,深度也越来越深,使得对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的防水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型地下室的结构施工中,一般都需要设置后浇带以解决沉降差和减小收缩应力的问题,后浇带的结构设计以及施工工艺都会影响到整个地下室的质量,后浇带后期的防水和止水性能也直接影响着正常的使用功能。现有的后浇带结构简单,一般仅仅在混凝土表面或内部设置有一层或多层防水层,这种结构长期来看防水性能较差,随着沉降差的产生以及使用时间的延长,很容易出现漏水和渗水的现象,长期以来地下室后浇带始终存在的不同程度渗漏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地下室后浇带结构简单,一般仅仅在混凝土表面或内部设置有一层或多层防水层,防水性能较差,很容易出现漏水和渗水的现象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采用了多重防水设计,防水性能得到了提高,而且对建筑沉降差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即使出现局部渗漏,积水也能够无障碍疏导排出,不会对建筑结构以及日常使用造成不利影响,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的一种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现有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方法简单,只具有较短时间的防水效果,对建筑沉降差不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使用较长时间后始终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施工周期短,对建筑沉降差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防水性能得到了提高,采用的多重防水设计有效避免了渗漏,使用寿命长的一种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底壁板和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板的侧壁与后浇带的结合部位设置有凹形缝,凹形缝的中部镶嵌设置有连接底壁板和后浇带的止水钢板,后浇带的正下方设置有基础垫层,基础垫层内且位于后浇带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为倒梯形或v型结构,集水槽的底部水平固定设置有集水半圆管,集水半圆管与排水支管相连接,集水槽的内腔中填充有碎石滤水填充层,碎石滤水填充层的上表面与后浇带的底部之间铺设有防水隔离层,集水槽的底部以及侧壁与基础垫层的结合部位分别设置有上混凝土垫层和下混凝土垫层,上混凝土垫层与下混凝土垫层之间设置有一道或多道防水层。

进一步地,所述凹形缝为等腰梯形结构,后浇带的侧壁与凹形缝对应设置,凹形缝的外侧填充有具有弹性的防水结构胶。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钢板嵌入底壁板和后浇带的深度为6厘米-15厘米,止水钢板通过结构胶粘接在底壁板和后浇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垫层的内部设置有钢筋加强网,集水槽与上混凝土垫层之间一体化铺设有防水卷材层。

进一步地,所述环上混凝土垫层和下混凝土垫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加强层,防水加强层的外边缘延伸到集水槽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卷材层的底面或者防水加强层的底面设置有细沙混凝土保护层。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在基础垫层进行浇筑施工过程中通过镶嵌模板,预留出集水槽、集水半圆管、排水支管以及防水层的施工空间;

b、在基础垫层的上表面从下到上依次浇筑下混凝土垫层和上混凝土垫层,施工过程中在上混凝土垫层与下混凝土垫层之间设置有一道或多道防水层,并使得上混凝土垫层的下凹空间与集水槽的外轮廓相对应,初步形成集水槽;

c、然后在集水槽的底部和侧壁一体化铺设有防水卷材层,并在集水槽的底部水平固定设置有集水半圆管,集水槽的底部缩口全部位于集水半圆管的上端口内,同时安装与集水半圆管相连通的排水支管;

d、随后在集水半圆管的上端开口上铺设长形钢筋网,在集水槽的内腔中填充碎石滤水填充层,石滤水填充层的上表面与集水槽的上端外沿口相平齐;

e、在碎石滤水填充层的上表面与后浇带的底部之间铺设防水隔离层,防水隔离层的四周要延伸到集水槽的外侧;

f、底壁板的侧壁浇筑准备好凹形缝,清理冲洗掉松散的混凝土,并在凹形缝内镶嵌设置连接底壁板和后浇带的止水钢板;

g、最后采用掺加有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充分振捣密实,在保温保湿条件下进行养护,完成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防水结构的施工作业。

所述b步骤中在上混凝土垫层和下混凝土垫层之间设置防水加强层,防水加强层的外边缘延伸到集水槽的外侧。

所述c步骤中排水支管与位于较低位置的积水抽排腔相连通,积水抽排腔内安装有排水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底壁板上设置有凹形缝,凹形缝的中部镶嵌设置有连接底壁板和后浇带的止水钢板,并在基础垫层上设置有一道或多道防水层,采用了多重防水设计提高了防水性能。

2.本发明在后浇带的底部设置了集水槽,集水槽能够承接和汇集后浇带的渗漏水,集水槽内设置有集水半圆管和碎石滤水填充层,有效解决了地下室后浇带局部渗水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局部渗水可以无障碍疏导流出。

3.本发明改变了以往后浇带防水施工中所采取的以堵水为主的方式,有效集合了堵水和疏水,堵水和疏水相结合,对建筑沉降差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地下室后浇带始终存在的不同渗漏的技术难题,对建筑沉降差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即使局部出现积水也能够无障碍疏导排出,不会对建筑结构以及日常使用造成不利影响,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集水半圆管和排水支管的俯视图。

图中:底壁板1,后浇带2,凹形缝3,止水钢板4,基础垫层5,集水槽6,集水半圆管7,排水支管8,防水隔离层9,碎石滤水填充层10,上混凝土垫层11,下混凝土垫层12,细沙混凝土保护层13,防水卷材层14,防水加强层15,钢筋加强网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本发明的一种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底壁板1和后浇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板1的侧壁与后浇带2的结合部位设置有凹形缝3,凹形缝3的中部镶嵌设置有连接底壁板1和后浇带2的止水钢板4,后浇带2的正下方设置有基础垫层5,基础垫层5内且位于后浇带2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6,集水槽6为倒梯形或v型结构,集水槽6的底部水平固定设置有集水半圆管7,集水半圆管7与排水支管8相连接,集水槽6的内腔中填充有碎石滤水填充层10,碎石滤水填充层10的上表面与后浇带2的底部之间铺设有防水隔离层9,集水槽6的底部以及侧壁与基础垫层5的结合部位分别设置有上混凝土垫层11和下混凝土垫层12,上混凝土垫层11与下混凝土垫层12之间设置有一道或多道防水层。

所述凹形缝3为等腰梯形结构,后浇带2的侧壁与凹形缝3对应设置,凹形缝3的外侧填充有具有弹性的防水结构胶。

所述止水钢板4嵌入底壁板1和后浇带2的深度为6厘米-15厘米,止水钢板4通过结构胶粘接在底壁板1和后浇带2上。

所述基础垫层5的内部设置有钢筋加强网16,集水槽6与上混凝土垫层11之间一体化铺设有防水卷材层14。

所述环上混凝土垫层11和下混凝土垫层12之间设置有防水加强层15,防水加强层15的外边缘延伸到集水槽6的外侧。

所述防水卷材层14的底面或者防水加强层15的底面设置有细沙混凝土保护层13。

一种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在基础垫层5进行浇筑施工过程中通过镶嵌模板,预留出集水槽6、集水半圆管7、排水支管8以及防水层的施工空间;

b、在基础垫层5的上表面从下到上依次浇筑下混凝土垫层12和上混凝土垫层11,施工过程中在上混凝土垫层11与下混凝土垫层12之间设置有一道或多道防水层,并使得上混凝土垫层11的下凹空间与集水槽6的外轮廓相对应,初步形成集水槽6;

c、然后在集水槽6的底部和侧壁一体化铺设有防水卷材层14,并在集水槽6的底部水平固定设置有集水半圆管7,集水槽6的底部缩口全部位于集水半圆管7的上端口内,同时安装与集水半圆管7相连通的排水支管8;

d、随后在集水半圆管7的上端开口上铺设长形钢筋网,在集水槽6的内腔中填充碎石滤水填充层10,石滤水填充层10的上表面与集水槽6的上端外沿口相平齐;

e、在碎石滤水填充层10的上表面与后浇带2的底部之间铺设防水隔离层9,防水隔离层9的四周要延伸到集水槽6的外侧;

f、底壁板1的侧壁浇筑准备好凹形缝3,清理冲洗掉松散的混凝土,并在凹形缝3内镶嵌设置连接底壁板1和后浇带2的止水钢板4;

g、最后采用掺加有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2,充分振捣密实,在保温保湿条件下进行养护,完成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防水结构的施工作业。

所述b步骤中在上混凝土垫层11和下混凝土垫层12之间设置防水加强层15,防水加强层15的外边缘延伸到集水槽6的外侧。

所述c步骤中排水支管8与位于较低位置的积水抽排腔相连通,积水抽排腔内安装有排水泵。

参见图1、图2,底壁板1的侧壁与后浇带2的结合部位设置有凹形缝3,与传统后浇带的垂直缝不同,本发明所采用的凹形缝3为等腰梯形结构,后浇带2的侧壁与凹形缝3对应设置,改变了可能渗漏的水流路线,同时还在凹形缝3的中部镶嵌设置有连接底壁板1和后浇带2的止水钢板4,止水钢板4嵌入底壁板1和后浇带2的深度为6厘米-15厘米,止水钢板4通过结构胶粘接在底壁板1和后浇带2上,凹形缝3的外侧填充有具有弹性的防水结构胶,总体达到了较好的防水效果。

后浇带2的正下方设置有基础垫层5,基础垫层5采用砂石以及常规混凝土浇筑方法施工,为了增加强度可以在基础垫层5的内部设置有钢筋加强网16。基础垫层5内且位于后浇带2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6,集水槽6为倒梯形或v型结构,用于承接和汇集后浇带2的渗漏水,本发明改变了以往后浇带防水施工中所采取的以堵水为主的方式,采用了堵水为主,并增设强化了疏水功能,有效解决了地下室后浇带局部渗水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局部渗水可以无障碍疏导流出。

集水槽6的底部水平固定设置有集水半圆管7,集水槽6的底部缩口全部位于集水半圆管7的上端口内,集水槽6内的积水能够汇集到集水半圆管7内。集水半圆管7可以采用耐腐蚀金属管沿轴心线一分为二制成,或者采用pvc水管沿轴心线一分为二制成。集水半圆管7与排水支管8相连接,排水支管8与位于较低位置的积水抽排腔相连通,积水抽排腔内安装有排水泵。随后在集水半圆管7的上端开口上铺设长形钢筋网,集水槽6的内腔中填充有碎石滤水填充层10,石滤水填充层10的上表面与集水槽6的上端外沿口相平齐,碎石滤水填充层10的上表面与后浇带2的底部之间铺设有防水隔离层9,防水隔离层9具有一定的防水作用,同时也能滤水,碎石滤水填充层10能够使渗漏的水流下,不会沉积在集水槽6内。

集水槽6与上混凝土垫层11之间一体化铺设有防水卷材层14,集水槽6的底部以及侧壁与基础垫层5的结合部位分别设置有上混凝土垫层11和下混凝土垫层12,上混凝土垫层11与下混凝土垫层12之间设置有一道或多道防水层,形成了多层防渗水体系。例如:在环上混凝土垫层11和下混凝土垫层12之间设置有防水加强层15,防水加强层15的外边缘延伸到集水槽6的外侧,为了提高防水效果,防水加强层15的底面设置有细沙混凝土保护层13。

本发明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如下:首先在基础垫层5进行浇筑施工过程中通过镶嵌模板,预留出集水槽6、集水半圆管7、排水支管8以及防水层的施工空间。在基础垫层5的上表面从下到上依次浇筑下混凝土垫层12和上混凝土垫层11,施工过程中在上混凝土垫层11与下混凝土垫层12之间设置有一道或多道防水层,并使得上混凝土垫层11的下凹空间与集水槽6的外轮廓相对应,初步形成集水槽6。然后在集水槽6的底部和侧壁一体化铺设有防水卷材层14,并在集水槽6的底部水平固定设置有集水半圆管7,集水槽6的底部缩口全部位于集水半圆管7的上端口内,同时安装与集水半圆管7相连通的排水支管8。随后在集水半圆管7的上端开口上铺设长形钢筋网,在集水槽6的内腔中填充碎石滤水填充层10,石滤水填充层10的上表面与集水槽6的上端外沿口相平齐。在碎石滤水填充层10的上表面与后浇带2的底部之间铺设防水隔离层9,防水隔离层9的四周要延伸到集水槽6的外侧。底壁板1的侧壁浇筑准备好凹形缝3,清理冲洗掉松散的混凝土,并在凹形缝3内镶嵌设置连接底壁板1和后浇带2的止水钢板4。最后采用掺加有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2,充分振捣密实,在保温保湿条件下进行养护,完成地下室底壁板后浇带防水结构的施工作业。

本发明结构新颖,突破了常规后浇带防水的施工思路,改变了以往后浇带防水施工中所采取的以堵水为主的方式,有效集合了堵水和疏水,堵水和疏水相结合,对建筑沉降差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地下室后浇带始终存在的不同程度渗漏的技术难题。使用较长时间后,即使较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了局部渗漏,积水也能够无障碍疏导排出,不会对建筑结构以及日常使用造成不利影响,耐用性好,比传统方式做成的后浇带使用寿命要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简单替换、改进和变化,所做出的各种简单替换、改进和变化,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