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岩土工程勘察用安全垫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184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岩土工程勘察用安全垫叉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工程勘察用安全垫叉。



背景技术:

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需要通过钻机钻取土层原状岩土芯。起钻时,将钻具卡住悬挂于孔口,所使用的工具称为垫叉,如图1所示。工作原理为:升降钻具时,以垫叉叉口插入钻杆锁接头的切口内,即可将钻具悬于孔口;拧卸钻杆时则用来固定下部钻杆,便于拧卸上部钻杆。因为钻进深度大,一般为几十米,深钻孔可达上百米甚至更多,钻杆受到很大的扭矩作用,因此,钻进过程中两节钻杆之间丝扣咬合紧密,在拧卸上部钻杆时非常费力,时有因操作不慎,垫叉从钻杆锁接头的切口脱出,全部钻具掉落到钻空中。在直径非常小,深度很大的钻孔中打捞掉落钻具非常困难,往往放弃打捞,造成很大损失,增加了勘察成本。

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已公开授权的发明专利“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安全垫叉”,授权公告号cn204849722u,但其外置的弹簧容易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安全垫叉”发明专利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提供了一种新型岩土工程勘察用安全垫叉,包括有垫叉主体、铰接在垫叉主体上的止脱挡板、铰接在止脱挡板端部上的v形支杆,v形支杆末端连接有推动杆,垫叉主体上设置有挡板且挡板通过弹簧与推动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推动杆内开有空心槽,且推动杆外壁开有连接内外的滑动槽,挡板上开有未闭合的环形槽,且环形槽夹持下形成弹簧垫板,推动杆滑动的插入环形槽,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弹簧挡板和空心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推动杆末端设置有把手。

有益效果:将弹簧由外置改为内置,设置在推动杆内的弹簧受到充分的保护,提高了使用寿命,更加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推动杆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新型岩土工程勘察用安全垫叉,包括有垫叉主体1、铰接在垫叉主体1上的止脱挡板2、铰接在止脱挡板2端部上的v形支杆3,v形支杆3末端连接有推动杆4,垫叉主体1上设置有挡板5且挡板5通过弹簧10与推动杆4连接,其特征在于,推动杆4内开有空心槽8,且推动杆4外壁开有连接内外的滑动槽9,挡板5上开有未闭合的环形槽6,且环形槽6夹持下形成弹簧垫板7,推动杆4滑动的插入环形槽6,弹簧10的两端分别连接弹簧10挡板5和空心槽8。

本实施例提供了新型的安全垫叉,为了能够方便对安全垫叉的维护保养,提高易损件的寿命,将弹簧10设置在推动杆4内部,避免了弹簧10在使用中受到污渍和磨损等。具体是在推动杆4内部设置有中空的空心槽8是的推动杆4类似管状,同时在挡板5上开设有供推动杆4插入的环形槽6。值得说明的是,推动杆4上还开设有滑动槽9,相应的在挡板5上的环形槽6的环形两端为非闭合的,类似于反过来的阿拉伯字母c字形。采用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使挡板5在环形槽6的夹持下形成弹簧垫板7,推动杆4在插入环形槽6时由于滑动槽9的存在而不会被挡板5卡住,简而言之便是推动杆4为了能够适配环形槽6的形状而开设有滑动槽9。弹簧10的一端与推动杆4的空心槽8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挡板5上的弹簧垫板7连接。优选的,推动杆4末端设置有把手11。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岩土工程勘察用安全垫叉,包括有垫叉主体、铰接在垫叉主体上的止脱挡板、铰接在止脱挡板端部上的V形支杆,V形支杆末端连接有推动杆,垫叉主体上设置有挡板且挡板通过弹簧与推动杆连接,推动杆内开有空心槽,且推动杆外壁开有连接内外的滑动槽,挡板上开有未闭合的环形槽,且环形槽夹持下形成弹簧垫板,推动杆滑动的插入环形槽,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弹簧挡板和空心槽。将弹簧由外置改为内置,设置在推动杆内的弹簧受到充分的保护,提高了使用寿命,更加耐用。

技术研发人员:曹燕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京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8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