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59304阅读:19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渗漏水是地下室常见问题之一,他经常影响地下室的有效使用,甚至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在渗水工程中所占比例高达95%以上,几乎所有的地下室渗漏水工程都存在这类问题。而引起地下室渗漏水最根本的原因是地下室底板裂缝,造成地下室底板裂缝产生的原因诸多,如现场养护条件、施工方法不当、混凝土施工质量差异、温度、收缩等均会导致底板出现裂缝,故实际工程中很难完全避免底板裂缝的产生。但裂缝出现会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严重者直接无法正常使用。

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出现裂缝后封堵和底板面设置碎石疏水层。由于裂缝出现形态差异和底板一般处于水压状态,裂缝一旦出现,封堵技术很难达到理想状态。采用碎石疏水层对碎石级配、施工要求都很高。因此急需一种更简单、直接的防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地下室底板有裂缝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铺的垫层、地下室底板以及钢筋混凝土面层,在地下室底板与钢筋混凝土面层之间铺设有一层输水板,在钢筋混凝土面层上开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排水通道;

在地下室底板上分布有若干连接槽和承重柱;承重柱固定在连接槽内部,钢筋混凝土面层嵌入该连接槽与地下室底板连接形成整体;连接槽靠近钢筋混凝土面层处设置有若干止水带,止水带通过钢铁夹具分别固定在连接槽和承重柱上,在承重柱底部连接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内部填充有海绵;

减震装置和连接槽的底部是相通的,并通过u型槽连通输水板,输水板通过管道汇集入排水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输水板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地下室底板以及钢筋混凝土面层,并在连接处敷设有一侧防水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止水带、承重柱与钢筋混凝土面层之间形成封闭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钢铁夹具和止水带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减震装置包括竖向阻尼器和横向阻尼器,横向阻尼器固定在承重柱底部中心处,竖向阻尼器对称设置在承重柱两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输水板包括板体,在板体的下方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凸体,凸体之间形成输水通道,输水板上凸体的面积与板体的面积之比为30~35%。

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基坑挖掘后,进行垫层施工,在垫层上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b)在防水层上绑扎钢筋后浇筑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底板表面预留环绕承重柱的连接槽,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毕后,拆除模板,并对地下室底板的面层进行找平;

(c)在地下室底板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d)在防水层上铺设输水板,输水板与连接槽之间连接若干u型槽,在输水板上绑扎钢筋,预留排水通道;

(e)在连接槽顶部和承重柱之间连接有止水带,并使用钢铁夹具将止水带固定在连接槽顶部;

(f)浇筑钢筋混凝土面层时预留排水通道,钢筋混凝土面层包住连接槽,并在承重柱连接的缝隙处设置有止水带,使之连接成封闭的整体,承重柱和地下室底板连接成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输水板取代原有的碎石层,使得地下室的防渗设备建设的更加简便化,而且输水板与上下硬性结构有机结合,更容易形成水流的引导和疏导,最后通过排水沟汇集到集水坑内,进行统一的处理,减少水在底板中沉积,避免建筑安全隐患。

2、本发明承重柱和地下室底板之间浇筑连接,并在承重柱底部安装减震装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减轻承重柱在地下室底板上的压力,而且现在建筑楼都比较高,减轻承重柱对地基的压力,将大大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并且建筑楼对承重柱的压力导致阻尼器产生一个形变过程,吸收水量的海绵中的水释放出来,一方面重新进入海绵,另一部分顺着u型槽进入输水板,通过输水板进入排水通道,减少地下室地板中渗漏水的沉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减震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层;2、地下室底板;3、防水层;4、输水板;5、u型槽;6、输水通道;7、连接槽;8、减震装置;9、竖向阻尼器;10、横向阻尼器;11、海绵;12、承重柱;13、止水带;14、钢铁夹具;15、螺栓;16、钢筋混凝土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公开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包括从下向上依次叠铺的垫层1、地下室底板2以及钢筋混凝土面层16,在地下室底板2与钢筋混凝土面层16之间铺设有一层输水板4,在钢筋混凝土面层16上开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排水通道6;

在地下室底板2上分布有若干连接槽7和承重柱12;承重柱12固定在连接槽7内部,钢筋混凝土面层16嵌入该连接槽7与地下室底板2连接形成整体;连接槽7靠近钢筋混凝土面层16处设置有若干止水带13,止水带13通过钢铁夹具14分别固定在连接槽7和承重柱12上,在承重柱12底部连接有减震装置8,减震装置8内部填充有海绵11;

减震装置8和连接槽7的底部是相通的,并通过u型槽5连通输水板4,输水板4通过管道汇集入排水通道6。

输水板4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地下室底板2以及钢筋混凝土面层16,并在连接处敷设有一侧防水层3。

止水带13、承重柱12与钢筋混凝土面层16之间形成封闭结构。

钢铁夹具14和止水带13之间通过螺栓15固定连接。

减震装置8包括竖向阻尼器9和横向阻尼器10,横向阻尼器10固定在承重柱12底部中心处,竖向阻尼器9对称设置在承重柱12两端,承重柱12和地下室底板2之间浇筑连接,并在承重柱2底部安装减震装置8,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减轻承重柱12在地下室底板2上的压力,而且现在建筑楼都比较高,减轻承重柱12对地基的压力,将大大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并且建筑楼对承重柱12的压力导致阻尼器产生一个形变过程,吸收水量的海绵中的水释放出来,一方面重新进入海绵11,另一部分顺着u型槽5进入输水板4,通过输水板4进入排水通道6,减少地下室地板中渗漏水的沉积。

输水板4包括板体,在板体的下方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凸体,凸体之间形成输水通道,输水板4上凸体的面积与板体的面积之比为30~35%,在这个范围内,建筑结构的强度不受到实质性的影响,经过实验的数据分析,建筑安全系数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渗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基坑挖掘后,进行垫层1施工,在垫层1上进行防水层3的施工;

(b)在防水层3上绑扎钢筋后浇筑地下室底板2,地下室底板2表面预留环绕承重柱12的连接槽7,地下室底板2浇筑完毕后,拆除模板,并对地下室底板2的面层进行找平;

(c)在地下室底板2进行防水层3的施工;

(d)在防水层3上铺设输水板4,输水板4与连接槽7之间连接若干u型槽5,在输水板4上绑扎钢筋,预留排水通道6;

(e)在连接槽7顶部和承重柱12之间连接有止水带13,并使用钢铁夹具14将止水带13固定在连接槽7顶部;

(f)浇筑钢筋混凝土面层16时预留排水通道6,钢筋混凝土面层16包住连接槽7,并在承重柱12连接的缝隙处设置有止水带13,使之连接成封闭的整体,承重柱12和地下室底板2连接成整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