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破除灌注桩桩头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06916阅读:2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破除灌注桩桩头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灌注桩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破除灌注桩桩头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浇注灌注桩时,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骨料下沉,水泥浆携带气泡向上返,致使桩顶混凝土强度较低。为保证桩基混凝土强度,在桩基浇筑完成后,将高于桩顶设计标高的桩头部分破除后露出钢筋,进而用钢筋连接上层承台结构的钢筋,进行上层结构的浇筑。目前常用的桩头破除方法是:人工辅以小型机具凿除,或在设计标高位置对桩头采用砂轮机进行环切,然后人工凿除桩头的保护层混凝土,将主筋从侧向剥离混凝土,再将桩头混凝土分块清理。这样造成凿除桩头时会对钢筋造成弯折损伤,易造成钢筋从底部断裂,需重新焊接。这种施工方法工效低,难以确保桩头破除后钢筋的施工质量,且需要大量劳动力,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破除灌注桩桩头的施工方法,有效的解决施工过程中对钢筋和桩身的损坏,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破除灌注桩桩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钢筋笼每根主钢筋顶端用套管套住,且封住套管上下两端端口;

(2)进行桩基混凝土灌注,直至超出桩顶设计标高;在浇注到桩顶标高处时,在桩顶标高以上的桩头混凝土内预埋钢筋吊环;

(3)待桩身混凝土凝固后,将桩头四周土方挖出,测量并标识需要截桩部位;

(4)在需要截桩的部位标识处,沿标识处周圈均布钻孔后用分裂机分离桩头混凝土;

(5)用起吊设备钩住预埋的钢筋吊环,将桩头混凝土吊出,运走桩头。

本发明步骤(1)所述套管内径比钢筋粗3~5mm,采用铁丝缠绕固定封住套管上下两端端口。

与现有施工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a.桩头被整体向上垂直起吊脱离桩身,可有效避免桩头处理过程中对钢筋的损伤,使主筋平行,不弯折,并实现与需去除的混凝土间无粘结;

b.桩头向上整体吊出,可减少对桩身混凝土造成冲击或损伤,确保桩基和承台之间的连接;提高了破除灌注桩桩头的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c.确保施工质量,且避免了传统破桩头凿除砼的粉尘污染周围环境,改善人工施工作业环境。

d.本发明施工安装方便,并可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每根主筋顶端套上塑料套管并预埋吊环示意图;

图2是桩头混凝土分离示意图;

图3是桩头混凝土进行吊出示意图;

图4是桩头混凝土移除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快速破除灌注桩桩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如图1所示,在钢筋笼加工制作时,对主筋1位于桩顶标高以上部分不进行弯折,保持平行状态;将每根主筋位于桩顶标高(图1中横线a处)以上部分套入套管2,套管采用软质的塑料管,并将套管上下两口采用铁丝缠绕扎紧,其作用是使桩头钢筋与灌注的混凝土之间不粘结;套管内径比钢筋粗3~5mm;

(2)进行桩基混凝土灌注,直至超出桩顶设计标高;如图1、图2所示,在浇注到桩顶标高处时,在桩顶标高以上的桩头混凝土内预埋满足桩头整体吊装受力要求的钢筋吊环3,钢筋吊环3的上端露出桩头混凝土顶面之上。钢筋吊环用于桩头移除时的吊耳;

(3)待桩身混凝土凝固至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时,将桩头四周土方挖出,且根据灌注桩的设计标高测量并标识需要截桩部位的位置,在需要截桩部位的位置处做划线标识;

(4)如图2所示,在需要截桩的部位标识处,沿标识线b周圈均布钻孔4后用切割机沿着标识线周圈对桩头底部切割,之后用分裂机分离桩头5混凝土;

(5)如图3所示,用起吊设备钩住预埋的钢筋吊环3,整体垂直吊起并移除桩头5,套管2连同桩头一起被取出。桩头移除后的灌注桩状态如图4所示。对余下的灌注桩桩头顶面进行人工修整后,即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快速破除灌注桩桩头的施工方法,其步骤是将钢筋笼每根主钢筋顶端用套管套住,且封住套管上下两端端口,然后进行桩基混凝土灌注,直至超出桩顶设计标高,在浇注到桩顶标高处时,在桩顶标高以上的桩头混凝土内预埋钢筋吊环,待桩身混凝土凝固后,将桩头四周土方挖出,测量并标识需要截桩部位,沿标识处周圈均布钻孔后用分裂机分离桩头混凝土,将桩头混凝土吊出运走。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对钢筋和桩身的损坏,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工程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童秀东;方云波;郑开盛;王文洪;张栋梁;陈卓睿;李卫;王云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4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