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室底面为曲面或组合面的储能式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9181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储能室底面为曲面或组合面的储能式地漏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排水装置,这种装置使地面的积水能够排到下水道中,并能够防止下水道中集聚的臭气溢出。这种装置一般用于建筑物的排水,俗称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普遍使用的建筑物排水装置,一般装置于建筑物中的楼面和地面的排水口处,地面积水通过地漏进入排水管道,地漏主要起排水和防止排水管道中积聚的臭气溢出的作用。为了防止排水管道中积聚的臭气溢出,目前公知的地漏主要有两种密封形式:

一是水封。典型的水封形式地漏由环型存水槽和倒扣碗状密封盖组成,地面积水通过环形水槽与密封盖的间隙排入下水道,利用存水槽中残留的水实现密封,防止下水道中的臭气溢出。这种形式结构简单,但主要的问题,一是排水不畅;二是残留水蒸发破坏水封,臭气容易溢出;三是不能防止臭水倒灌;四是不能防止小动物爬入。

二是强制式密封。强制式密封地漏是为解决水封地漏的问题而出现。典型的强制式密封装置采用如弹簧、磁铁等组成的弹力机构,与阀体和堵塞组成一个自动开启和关闭的排水阀,弹力机构与堵塞联动。当没有流水时,利用弹力的作用,使堵塞与阀体排水通道端口紧密接触实现密封;当有流水时,阀体中所流入的水的重力作用于堵塞,抵消弹力使堵塞打开实现排水。这种形式的地漏常常由于弹力机构的性能不一致、堵塞移动位置的偏差或者水流状态的影响,导致开启状态不稳定,造成密封不良和排水不畅。

实用新型《储能式地漏》(专利号:ZL 2009 2 0133170.1)提供了一种地漏结构,解决了强制式密封地漏开启状态不稳定的问题。其特征是在由弹力机构、阀体和堵塞部件所组成的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强制式密封地漏结构中,增加一个下部开有泄流孔的储能室。泄流孔的大小,设计为通过泄流孔的排水量 远小于地漏正常排水时的水流量。在没有水流入时,弹力机构使堵塞与阀体下端接触面产生密封压力。地漏排水时,储能室最终充满水,由于装满水的储能室的重力是恒定的,因此弹力机构压缩的距离是恒定的,堵塞部件向下的位移也是恒定的,从而使地漏稳定开启。当水停止流入地漏,最终储能室内的水通过泄流孔排空,在弹力的作用下,堵塞部件向上移动直至地漏恢复关闭。



技术实现要素:

地漏的安装与使用中,面临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地漏安装中排水管道的接口条件,常常对地漏在地面以下的高度有所限制,因此需要尽量减少阀体的高度,满足地漏安装条件的要求;二是通过地漏的污水,往往夹带泥沙,因此储能式地漏的储能室底面形状与泄流孔的位置,应能保障污水中的泥沙能够容易排出,而不至于沉积在储能室中,滋生细菌影响室内环境,以及增加储能室自重,导致减少堵塞与阀体下端接触面的密封压力,影响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储能式地漏的储能室形状,有效减少阀体的高度,并有效排空随流水进入储能室的泥沙及其他物体。

本实用新型对专利文件《储能式地漏》(专利号:ZL 2009 2 0133170.1)所述的储能式地漏中的储能室进行了改进。储能式地漏由弹力机构、阀体和堵塞部件组成,弹力机构与堵塞部件通过刚性部件组成联动机构,在弹力机构与堵塞部件组成的联动机构中,放置储能室,储能室向下移动时与弹力机构和堵塞部件联动,储能室的下部开有泄流孔。储能式地漏的工作原理是,在没有水流入时,地漏处于关闭状态,弹力机构有一个初始的压缩位移,这一位移使弹力机构产生伸张力,由于弹力机构通过传动部件与堵塞部件联动,因此这一伸张力使堵塞与阀体下端接触面产生密封压力;地漏排水时,储能室最终充满水,其所受重力使弹力机构受到压缩,堵塞部件向下移动,由于装满水的储能室的重力是恒定的,因此弹力机构压缩的距离是恒定的,堵塞部件向下的位移也是恒定的,从而使地漏稳定开启;当水停止流入地漏,最终储能室内的水通过泄流孔排空,在弹力的作用下,堵塞部件向上移动直至地漏恢复关闭。本技术方案的特征是:储能室底面为曲面或组合面,所述组合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面或曲面组合而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上螺帽(1)、弹簧(2)、导流板(3)、阀体(4)、储能室(5)、轴(6)、堵塞(7)和下螺帽(8)。弹簧(2)套入轴(6)顶部,置于上螺帽(1)与导流板(3)之间,上螺帽(1)、弹簧(2)、导流板(3)与轴(6)上端组成弹力机构。下螺帽(8)将堵塞(7)固定于轴(6)的下端,堵塞(7)、下螺帽(8)和轴(6)下端组成堵塞部件。弹力机构中弹簧(2)的伸缩通过上螺帽(1)传动到轴(6)顶端,再通过轴(6)的中部带动堵塞部件上下运动。储能室(5)置于轴(6)的轴肩之上,储能室(5)向下移动时能带动堵塞(7)移动。本技术方案中的储能室(5),底面(S)为曲面或组合面,此处所说的组合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面或曲面组合而成。

本技术方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有效减少阀体的高度。储能室(5)的容积要满足的条件是,其装满水后产生的重力能够压缩弹簧(2),令堵塞(7)向下移动足够的行程,使地漏开启并保障地漏排水通道有足够的排水空间。由图1可见,在阀体(4)高度及其底部形状的限制下,储能室(5)底面形状影响堵塞(7)的行程。本技术方案中储能室(5)的底面(S)的采用曲面或组合面,以跟阀体(4)底部形状相配合,使储能室(5)能够更充分利用阀体(4)的内部空间,提高储能室(5)的容量,减少储能室(5)的高度,从而在满足堵塞(7)行程的条件下,减少阀体(4)的高度。

本技术方案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有效排空随流水进入储能室的泥沙及其他物体。本技术方案中储能室底部的泄流孔,其开孔范围包含储能室底面的最低点,以排空随水流进入地漏的泥沙及其他物体。当水流停止进入地漏,储能室内的存水逐步排出,由于本技术方案中储能室底面为曲面或组合面,其设计形成坡度,加快底部水流流向泄流孔的速度,使流入地漏的泥沙和其他物体顺利排出,避免在储能室底部沉积。在储能室底面形成流水坡度的一些曲面例子,如最速下降曲线旋转形成的曲面、圆锥面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的示意图。图中:1为上螺帽,2为弹簧,3为导流板,4 为阀体,5为储能室,6为轴,7为堵塞,8为下螺帽,S为储能室底面。

图2是本技术方案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1为上螺帽,2为弹簧,3为导流板,4为阀体,5为储能室,6为轴,7为堵塞,8为下螺帽,9为弹簧座,10为阀座,11为面板,S1、S2为储能室底面。

图3是储能室(5)的立体图,S1、S2为储能室底面。

图4是储能室(5)的剖面图,S1、S2为储能室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地漏装置。如图2,由上螺帽(1)、弹簧(2)、导流板(3)、阀体(4)、储能室(5)、轴(6)、堵塞(7)、下螺帽(8)、弹簧座(9)、阀座(10)和面板(11)组成。储能室(5)固定于轴(6)之上,与堵塞部件固定联结,以使动作更为稳定。在本应用实例中,储能室底面为一个平面(S1)和一个圆锥面一部分(S2)的组合面。平面(S1)设计为一定坡度,以利于水流中的泥沙排出。圆锥面(S2)的锥度设计为与阀体(4)的锥度相近,以在保障堵塞(7)行程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阀体(4)的高度。本应用实例中的泄流孔(H),由一个矩形开孔和一个切向长条型开孔组合而成。长条形开孔有利于流经地漏的片状物体流出储能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