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动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11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基坑动测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基坑动测仪。



背景技术:

RT-1616K(S)型基桩动测仪产品用途:高应变、低应变(瞬态)测桩、P-S测井、振动监测、桥梁索力测试与分析、常时微动测试,RT-1616K(S)型基桩动测仪产品特点:一体化设计,塑模机箱;大屏幕;U盘存储;内置锂电池;光电旋钮操作。

在现有技术中,基坑动测仪在使用过程中有其特定的温度范围,而工作人员在使用基坑动测仪的时候常常会忽视这种条件,进而导致工作人员在超出基坑动测仪的温度条件下工作,从而导致基坑动测仪在使用过程中损坏,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动测仪,能够根据外界的温度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坑动测仪,包括基坑动测仪本体以及用于放置基坑动测仪本体的安置盒,述安置盒的顶部两侧分别铰接有对称分布的盒盖,还包括设置于盒盖的内侧壁以检测安置盒内的温度情况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的温度检测装置、预设有基准值信号且耦接于温度检测装置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输出温度比较信号的温度比较装置、耦接于温度比较装置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装置、设置于盒盖的内侧壁且耦接于控制装置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信号以实现转动的风扇,所述安置盒的侧壁上分布有若干开口。

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在盒盖的内侧壁上温度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对基坑动测仪内部的温度检测,当温度检测信号大于基准信号的时候,说明此时的温度超过了设定的基准值了,此时控制装置将会控制风扇转动,而同时由于在安置盒的侧壁上分布的若干开口,通过风扇的转动将安置盒的热量散发出安置盒,有效避免了外界环境下对基坑动测仪本体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安置盒左右侧壁同一高度位置处开设有对称的开口。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在安置盒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开口,可以实现通过风扇将热量快速的散发到外界,完成了对安置盒的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均铰接有转动板。

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转动板的设置,可以实现在没哟风扇转动的时候,此时转动板主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将会实现对安置盒的密封,有效避免了外界环境对安置盒内温度的影响。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温度检测装置和温度比较装置之间以放大温度检测信号的温度放大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温度放大装置的设置可以实现将温度检测信号的放大,有效避免了温度检测信号过低,进而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影响过大,导致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不精确。

作为优选,所述温度比较装置包括用于输出基准值信号的基准电路以及耦接于基准电路和温度检测装置以同时接收基准值信号和温度检测信号并将基准值信号和温度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并输出温度比较信号的温度比较电路。

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基准电路的设置可以有效方便工作人员根据基桩动测仪的使用环境设定一定的温度作为其基准值,有效促使当外界环境过高时,有效触动提示电路的提示。

作为优选,还包括耦接于控制装置以接收控制信号以实现提示的提示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提示电路的设置可以方便有效提示工作人员此时安装盒内的温度较高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提示装置包括耦接于控制装置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控制信号以实现灯光提示的发光元件以及耦接于控制装置以接收控制信号并相应于控制信号以实现声音提示的声音提示元件。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提示装置中发光元件以及相应的声音提示元件的设置,相比较于单一的发光元件的设置或单一的声音提示元件,这里通过两者的共同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更好的注意到安置盒内部环境下过高的影响。

作为优选,还包括耦接于控制装置以延时切断声音提示元件的延时部。

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延时部的设置,可以实现在声音提示一段时间后自动断开,有效避免了长时间报警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里通过风扇、开口以及转动板的设置可以实现在外界温度较高的时候,转动板在重力的作用下有效抵挡住外界环境温度对安置盒内温度的影响,而在安置盒内的温度较高的时候,通过风扇带动转动板的转动,进而有效将安置盒内的热气排出至外,有效避免了安置盒内温度过高对基坑动测仪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坑动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温度放大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3为温度比较装置、控制装置、提示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基坑动测仪本体;2、安置盒;3、盒盖;4、温度检测装置;5、温度比较装置;6、控制装置;7、风扇;8、开口;9、转动板;10、温度放大装置;11、基准电路;12、温度比较电路;13、提示装置;14、发光元件;15、声音提示元件;16、延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坑动测仪,包括基坑动测仪本体1以及用于放置基坑动测仪本体1的安置盒2,安置盒2的顶部铰接有对称分布的盒盖3。

基坑动测仪还包括设置于盒盖3的内侧壁以检测安置盒2内的温度情况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的温度检测装置4、预设有基准值信号且耦接于温度检测装置4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输出温度比较信号的温度比较装置5、耦接于温度比较装置5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装置6、设置于盒盖3的内侧壁且耦接于控制装置6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信号以实现转动的风扇7,安置盒2的侧壁上分布有若干开口8,所述安置盒2左右侧壁同一高度位置处开设有对称的开口8,开口8均铰接有转动板9,这里的转动板9呈直板设置,转动板9采用人工石墨制成,人工石墨相对密度较小。

温度检测装置4包括一端连接于电阻R1和电阻R2连接点的热敏电阻RT、一端连接于热敏电阻RT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这里的热敏电阻RT为NTC型且型号为MF58。

基坑动测仪还包括设置于温度检测装置4和温度比较装置5之间以放大温度检测信号的温度放大装置10。

温度放大装置10包括连接于热敏电阻RT和电阻R1的电阻R2、一端接地且另一端连接于滑动变阻器RP1的电阻R3,一端连接于电压放大器A1的输出端且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3的滑动变阻器RP1;电压放大电路为电压放大器A1,热敏电阻RT的型号为HR10,电压放大器A1的型号为AD620l。

温度比较装置5包括用于输出基准值信号的基准电路11以及耦接于基准电路11和温度检测装置4以同时接收基准值信号和温度检测信号并将基准值信号和温度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并输出温度比较信号的温度比较电路12。

基准电路11包括一端接地且另一端连接于滑动变阻器RP2的电阻R4、一端连接于电阻R4且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6的滑动变阻器RP2;温度比较电路12包括同相输入端连接于电阻R5且反相输入端连接于滑动变阻器RP2的电压比较器A2,电压比较器A2的型号为LM393。

基坑动测仪还包括耦接于控制装置6以接收控制信号以实现提示的提示装置13提示装置13包括耦接于控制装置6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控制信号以实现灯光提示的发光元件14以及耦接于控制装置6以接收控制信号并相应于控制信号以实现声音提示的声音提示元件15,基坑动测仪还包括耦接于控制装置6以延时切断声音提示元件15的延时部16。

这里的灯光提示元件为阳极连接于电源VCC且阴极连接于电阻R8的发光二极管D1,声音提示元件15为一端连接于电阻R8且另一端连接于开关KT1-1的扬声器BL1,延时部16为一端连接于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且另一端连接于电阻R8的时间继电器KT1,该时间继电器KT1的型号为H3Y-2。

在安置盒2内保存相应的基坑动测仪本体1的时候,由于外界环境中温度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安置盒2内的温度较高,以下将会对安置盒2内的自动降温过程做具体的阐述:

第一步:这里通过热敏电阻RT对安置盒2内的温度环境进行检测,而电阻R1的设置主要是进行分压,当热敏电阻RT随着外界温度的提高而相应的下降,此时电阻R1分压到的电压会相应的上升,此时温度检信号通过电阻R2通入到电压放大器A1上,通过电压放大器A1将温度检测信号进行放大,然后将放大后的温度检测信号输入到电压比较器A2上。

第二步:当三极管Q1接收到高电平的电压比较信号的时候,此时风扇7将会开始工作,基坑动测仪本体1在风扇7的吹动下,此时热量将会往安置盒2的开口8处流动,此时开口8处的转动板9在热量的吹动下将会发生转动,此时即可快速的将安置盒2内的热量排出安置盒2内。

第三步:当安置盒2内的温度正常的时候,此时转动板9将不会发生转动,转动板9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原状,此时通过转动板9有效避免了外界温度对安置盒2内部的温度造成影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