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式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6893阅读:1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力式挡土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土墙,特别涉及一种重力式挡土墙。



背景技术:

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用块石、砖或素混凝土筑成,他是靠挡土墙本身所受到的重力保持稳定,通常用于H<5m的低挡土墙。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2、施工工期短;3、能就地取材;4、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5、工程量大,沉降量大。适用范围:墙高H<5m且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地段。

现有的挡土墙例如在公告号为CN203284795U的实用新型中有所提到,该申请专利公开了一种带锚定板的扶壁式挡土墙,包括踵板,踵板上设有墙面板,在踵板上沿墙面板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支撑扶壁,该墙面板背面设有锚定板。

使用多块挡土墙依次建筑形成长排挡土墙时,由于在建造时每两块之间相互独立,在地基承载力不高的地段,无论是扶壁式挡土墙还是重力式挡土墙,挡土墙均会因地基稳定性差而发生下陷,起初路面不受影响,但是地基持续恶化,下沉的挡土墙进一步下沉,最后将造成路面上产生凹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力式挡土墙,单块挡土块不容易下沉,继而不容易造成路面产生凹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重力式挡土墙,包括若干挡土块连续砌造而成的墙体,所述挡土块沿连续砌造方向的两边垂直挡土块的侧面开设有半槽,相邻两块挡土块的半槽相适配,且形成有水泥插槽,所述水泥插槽内插接有水泥插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土块的下方埋设于地基内,挡土块的上方竖立地基上方,当相邻两块挡土块相抵触后,设置在两者侧边的半槽形成有水泥插槽,然后向水泥插槽内插接水泥插块,水泥插块填充水泥插槽,其一部分位于一块挡土块内,另一部分位于另一块挡土块内,水泥插块使得相邻两块挡土块在竖直方向相互牵制,因此任意一块挡土块就不容易发生下沉,导致路面产生凹陷。

作为优选地,所述半槽内固定连接有与其槽长方向平行的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在半槽内铺设一层混凝土,在钢筋的限高作用下,使用抹泥刀能够将混凝土抹成等厚,这样就使得混凝土分布均匀,同时水泥插块插接到水泥插槽内后,水泥插块不容易有起伏;同时在钢筋的限位作用下,水泥插块不容易将混凝土从水泥插槽内推出。

作为优选地,所述半槽为三角形缺口槽,所述水泥插槽为由三角形缺口槽形成的菱形插槽,所述水泥插块为与菱形插槽呈插接配合的混凝土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插块插入到菱形插槽内后,能够使得相邻两块挡土块之间相互限位,所有挡土块之间相互限位,这样就能够避免发生其中一块下沉而造成路面凹陷。

作为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块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混凝土储料凹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混凝土块的上表面与菱形插槽上表面也浇注在一起,进而提高混凝土块与相邻两块挡土块之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地,所述挡土块的下方还浇注有挡土踵,且所述挡土踵内穿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两端连通于挡土踵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管用于引流渗入到地基内的给水,具有疏水功能。

作为优选地,所述导流管由地基地势高处向地基地势低处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入到地基内的水进入到导流管内,然后随着导流管的倾斜方向流入到另一侧,具有提高疏水效果的作用。

作为优选地,所述挡土踵沿由地基地势高处向地基地势低处方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导流管穿设于安装孔内两者嵌设有橡胶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管外壁套接橡胶筒,然后再通过橡胶筒卡嵌在安装孔内,达到后期便于拆卸的目的,继而有利于回收废气挡土踵的导流管。

作为优选地,所述导流管的直径为4~7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管的直径过大容易降低挡土踵的结构强度,而导流管的直径过小容易降低其疏水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水泥插块填充水泥插槽后,水泥插块的一部分位于一块挡土块内,水泥插块的另一部分位于另一块挡土块内,这样水泥插块使得相邻两块挡土块在竖直方向相互牵制,因此任意一块挡土块就不容易发生下沉,最终路面也就不容易产生凹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其中一块挡土踵去除混凝土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挡土块;2、墙体;3、半槽;4、水泥插槽;5、水泥插块;6、钢筋;7、混凝土储料凹陷;8、挡土踵;9、导流管;10、橡胶筒;11、安装孔;12、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见图1与图2,一种重力式挡土墙,包括墙体2,墙体2由若干相接的挡土块1和设置在挡土块1下方的挡土踵8构成。

挡土踵8为由钢筋架混凝土12构成,同时在两者进行浇筑时,在混凝土12中预埋几根4~7厘米若干圆柱型倾斜的木棒,木棒穿过钢筋架,当混凝土12凝固、去除木棒后,在挡土踵8处形成有安装孔11,在安装孔11内插入有略小于孔径的橡胶筒10,然后再将塑料的导流管9穿设入橡胶筒10内,接着橡胶筒10胀开,并将其抵紧到安装孔11内壁,达到导流管9安装在挡土踵8内的目的,这里的导流管9用于引流渗入到地基内的积水,使得挡土墙具有疏水功能。在地基上摆放并建筑挡土墙时,使得导流管9的倾斜方向为沿地基地势高处向地基地势低处方向设置,这样设置,当渗入到地基内的水流入到导流管9内,将会随着导流管9的倾斜方向快速流入到另一侧,因此提高了疏水效果。

使用多块挡土块1依次建筑形成长排挡土墙时,若在建造时每块挡土块1之间相互独立,在地基承载力不高的地段,挡土块1均会因地基稳定性差而发生下陷,影响路面平整度,因此本实施例在每块挡土块1的两侧均开设有半槽3,半槽3为三角形缺口槽,在每个三角形缺口槽的下槽面沿挡土块1厚度方向浇注有钢筋6;同时相邻两块挡土块1之间的两个三角形缺口槽形成水泥插槽4,水泥插槽4为由三角形缺口槽形成的菱形插槽;并且在菱形插槽内插接有水泥插块5,根据菱形插槽的形状,水泥插块5为与其呈插接配合的混凝土块;混凝土块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弧形的混凝土储料凹陷7。

在插接混凝土块时,现在水泥插槽4的下槽面内倒入少量混凝土12,接着使用抹泥刀抹平,使得与钢筋6等高;同时在混凝土储料凹陷7内倒入一定量的混凝土12,这里不需要使用抹泥刀抹平,然后将混凝土块插入到菱形插槽内,使得混凝土块与挡土块1通过混凝土12浇筑在一起。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