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城市中大落差景观瀑布的消能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3418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瀑布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城市中大落差景观瀑布的消能池结构。



背景技术:

瀑布是指从悬崖处或河床陡坎处倾泻或散落下来的水流,常作为旅游景点。随着城市绿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利用已有河流或人造水流,在城市市政绿化处或公园内建造人造的景观瀑布。人造景观瀑布的建造大都依赖当地地形,对于落差较大的景观瀑布而言,若水流流速较快、整个水体动能很大,水体向下倾泻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可能对周围的居民住户带来长期的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城市中大落差景观瀑布的消能池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瀑布上游的水体动能过大、会产生很大噪声的问题,实现降低瀑布上游的水体动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城市中大落差景观瀑布的消能池结构,包括位于瀑布上游的河床,所述河床表面固定若干支撑杆,每根支撑杆上都通过转轴连接一个叶轮;所述河床表面还固定若干不规则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最高高度小于支撑杆的长度;所述河床表面还固定有垂直于水流方向的金属网。

针对现有技术中瀑布上游的水体动能过大、会产生很大噪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城市中大落差景观瀑布的消能池结构,在城市内景观瀑布上游的河床上固定若干的支撑杆,用于支撑和连接叶轮,叶轮通过转轴连接在支撑杆上,即是叶轮能够在支撑杆上进行转动,随着水流的流动,会带动叶轮在水体中进行持续不断的旋转,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从而将水体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叶轮的动能进行消耗,降低水体动能。此外,河床表面还固定若干不规则的凸起,通过不规则的凸起增大对底层水流的摩擦阻力,同样也是对水体整个的动能进行了消耗;同时凸起的最高高度小于支撑杆的长度,即是凸起与叶轮能够对处于不同高度的水流进行动能消耗。并且,所述河床表面还固定有垂直于水流方向的金属网,即是水流需要通过金属网进行向前流动,通过金属网对水体进行整体的冲散,确保水流处于紊流状态,避免形成层流状态,从而避免层流状态下流速分层不均的现象发生,同时通过金属网使得整个水体的动能都能得到消耗;此外金属网还能够对水流中的杂物进行阻隔缠绕,避免杂物随着瀑布掉落。

优选的,所述河床设置为沿着水流流动方向向上倾斜的坡面,所述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5°。即是水流沿着河床向前流动时,需要克服重力向上进行流动,从而进一步消耗水体的动能。但是河床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水体的重力势能急剧升高,因此控制所述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5°至15°之间,即能确保对动能的消耗,又能防止重力势能过分增加。

优选的,所述叶轮由表面镀锌的金属铜制作而成。叶轮长期浸泡于水中,因此使用镀锌铜提高其防腐能力,为其提供电化学保护。同时,使用金属制作叶轮,比现有的塑料材质的叶轮具有更大的质量,因此能够消耗更多的水体动能驱动其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金属网的网孔孔径大于等于20cm。避免金属网的网孔过小,对水中的生物造成阻隔。

优选的,所述凸起内部设置若干通孔。使得水流部分从凸起内的通孔中穿过,增大对水流的摩擦面积,同时通过毛细管效应更大程度的消耗水体动能。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3~5cm。降低鱼类进入通孔中卡住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凸起、金属网均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通过不锈钢提高抗冲蚀与锈蚀能力,增大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城市中大落差景观瀑布的消能池结构,在城市内景观瀑布上游的河床上固定若干的支撑杆,叶轮通过转轴连接在支撑杆上,随着水流的流动,会带动叶轮在水体中进行持续不断的旋转,从而将水体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叶轮的动能进行消耗,降低水体动能。此外,河床表面还固定若干不规则的凸起,通过不规则的凸起增大对底层水流的摩擦阻力,同样也是对水体整个的动能进行了消耗;同时凸起的最高高度小于支撑杆的长度,即是凸起与叶轮能够对处于不同高度的水流进行动能消耗。并且,所述河床表面还固定有垂直于水流方向的金属网,即是水流需要通过金属网进行向前流动,通过金属网对水体进行整体的冲散,确保水流处于紊流状态,避免形成层流状态,从而避免层流状态下流速分层不均的现象发生,同时通过金属网使得整个水体的动能都能得到消耗;此外金属网还能够对水流中的杂物进行阻隔缠绕,避免杂物随着瀑布掉落。

2、本实用新型用于城市中大落差景观瀑布的消能池结构,河床设置为沿着水流流动方向向上倾斜的坡面,所述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5°。即是水流沿着河床向前流动时,需要克服重力向上进行流动,从而进一步消耗水体的动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河床,2-支撑杆,3-叶轮,4-凸起,5-金属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用于城市中大落差景观瀑布的消能池结构,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水流方向。包括位于瀑布上游的河床1,所述河床1表面固定若干支撑杆2,每根支撑杆2上都通过转轴连接一个叶轮3;所述河床1表面还固定若干不规则的凸起4,所述凸起4的最高高度小于支撑杆2的长度;所述河床1表面还固定有垂直于水流方向的金属网5。所述河床1设置为沿着水流流动方向向上倾斜的坡面,所述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所述叶轮3由表面镀锌的金属铜制作而成。所述金属网5的网孔孔径为30cm。所述凸起4内部设置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4cm。所述凸起4、金属网5均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在城市内景观瀑布上游的河床1上固定若干的支撑杆2,叶轮3通过转轴连接在支撑杆2上,随着水流的流动,会带动叶轮3在水体中进行持续不断的旋转,从而将水体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叶轮3的动能进行消耗,降低水体动能。此外,河床1表面还固定若干不规则的凸起4,通过不规则的凸起4增大对底层水流的摩擦阻力,同样也是对水体整个的动能进行了消耗;同时凸起4的最高高度小于支撑杆2的长度,即是凸起4与叶轮3能够对处于不同高度的水流进行动能消耗。并且,所述河床1表面还固定有垂直于水流方向的金属网5,即是水流需要通过金属网5进行向前流动,通过金属网5对水体进行整体的冲散,确保水流处于紊流状态,避免形成层流状态,从而避免层流状态下流速分层不均的现象发生,同时通过金属网5使得整个水体的动能都能得到消耗;金属网5还能够对水流中的杂物进行阻隔缠绕,避免杂物随着瀑布掉落。此外,水流沿着河床1向前流动时,需要克服重力向上进行流动,从而进一步消耗水体的动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