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顶板上的滤排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95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顶板上的滤排蓄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滤排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顶板上的滤排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满足绿化要求,人们经常会在地下设施(例如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室等)顶板上覆土绿化。此外,由于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屋顶花园作为辅助绿化措施也越来越普遍地采用。由于这些绿化措施都是在不透水层基础上进行,当灌溉或降雨过多时,土壤含水量过高无法及时渗透排除,这时如果没有相应措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现有地下设施顶板或屋顶顶板上的绿化措施中设有滤排水层,滤排水层铺满整个顶板,滤排水层中设有圆管状的排水渗透管,排水渗透管上设有渗水孔。圆管状的排水渗透管中的渗水孔易堵塞,从而影响排水效果。此外,绿化措施的绿化积水贯通于整个顶板之上,若无法及时排空,积水将渗入道路、挡墙、构筑物等结构基层中,危害建筑结构的稳定与安全,进而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容易出现结冰等现象,此时已渗入结构基层中的绿化积水,其体积迅速增大,将极大地破坏建筑结构的稳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同时,大面积满铺的滤排水层,其施工成本较高,而且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解决地下室顶板或屋顶顶部的绿化积水快速回收并重复利用的建筑顶板上的滤排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顶板上的滤排蓄系统,其包括滤排蓄装置和顶板,顶板上一侧设有排水沉砂层,另一侧设有结构基层,排水沉砂层与结构基层之间设有挡墙层,排水沉砂层上方设有绿化层;排水沉砂层中设有倒扣的半圆形排水管,排水管上均匀分布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与滤排蓄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滤排蓄装置包括蓄水池,蓄水池上部一端设有进水口,上部另一端设有排溢口,蓄水池从进水口端到溢水口端依次设有沉淀区、过滤区和蓄水区,蓄水区底部一侧设有取水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的滤排蓄系统,地下设施顶板或屋顶顶板上的绿化措施在雨天或灌溉后的绿化积水,以及路面排水,在经过排水沉砂层的过滤沉砂后,汇集于半圆形排水管中,然后通过滤排蓄装置进行迅速排空,避免顶板积水。同时,滤排蓄装置中的蓄水池对排水进行沉淀、过滤后可回收作为生活用水,实现废水回收利用。

所述结构基层可以是道路、挡墙、构筑物等等。

由于半圆形排水管采用倒扣设置,其上均匀设置有排水孔,不易堵塞,排水效果好,且施工成本相对较低。

所述沉淀区与过滤区之间设有隔板,隔板顶部与蓄水池顶部固定连接,隔板底部高于蓄水池底部,形成水流通道。通过设置隔板,可避免水位较高时,排水未经沉淀直接进入过滤区,增加过滤区的过滤负担。同时,排水通过隔板底部形成的水流通道进入过滤区。

所述过滤区设有过滤装置,所述隔板与过滤装置之间设有水流通道。通过在隔板和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水流通道,可引导水流从水流通道进入过滤装置。

所述蓄水区底部设有第一排污口,便于对蓄水区进行排污。

所述沉淀区底部设有第二排污口,便于对沉淀区进行排污。

所述排水沉砂层上方设有绿化层。

所述挡墙层由实心砖砌筑成型,所述挡墙层靠向排水沉砂层及绿化层的一侧设有防水砂浆层。由于所述挡墙层由实心砖砌筑,其靠近绿地一侧均涂有防水砂浆层,可防止尚未汇集于排水管中的上部积水渗入,保证结构稳定。同时也能起到模板作用,便于道路等结构基层混凝土的浇筑。

本实用新型的滤排蓄系统结构简单,对绿化积水、雨时汇水及时排空,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并通过滤排蓄装置将积水迅速排蓄,回收利用,不仅符合“海绵城市”的概念,而且节约用水,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双收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顶板上的排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排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顶板上的滤排蓄系统,其包括滤排蓄装置1和顶板2,顶板2上一侧设有排水沉砂层3,另一侧设有结构基层4,排水沉砂层3与结构基层4之间设有挡墙层5,排水沉砂层3上方设有绿化层6;排水沉砂层3中设有倒扣的半圆形排水管7,排水管7上均匀分布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7与滤排蓄装置1的进水口12连接;所述滤排蓄装置1包括蓄水池11,蓄水池11上部一端设有进水口12,上部另一端设有排溢口13,蓄水池11从进水口12端到溢水口13端依次设有沉淀区14、过滤区15和蓄水区16,蓄水区16底部一侧设有取水口17。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的滤排蓄系统,地下设施顶板或屋顶顶板上的绿化措施在雨天或灌溉后的绿化积水,以及路面排水,在经过排水沉砂层3的过滤沉砂后,汇集于半圆形排水管7中,然后通过滤排蓄装置1进行迅速排空,避免顶板积水。同时,滤排蓄装置1中的蓄水池11对排水进行沉淀、过滤后可回收作为生活用水,实现废水回收利用。

所述结构基层4可以是道路、挡墙、构筑物等等。

由于半圆形排水管7采用倒扣设置,其上均匀设置有排水孔,不易堵塞,排水效果好,且施工成本相对较低。

所述沉淀区14与过滤区15之间设有隔板18,隔板18顶部与蓄水池顶部固定连接,隔板18底部高于蓄水池底部,形成水流通道。通过设置隔板18,可避免水位较高时,排水未经沉淀直接进入过滤区15,增加过滤区15的过滤负担。同时,排水通过隔板18底部形成的水流通道进入过滤区。

所述过滤区15设有过滤装置19,所述隔板18与过滤装置19之间设有水流通道。通过在隔板18和过滤装置19之间设置水流通道,可引导水流从水流通道进入过滤装置19。

所述蓄水区16底部设有第一排污口161,便于对蓄水区进行排污。

所述沉淀区14底部设有第二排污口141,便于对沉淀区进行排污。

所述挡墙层5由实心砖砌筑成型,所述挡墙层5靠向排水沉砂层3及绿化层6的一侧设有防水砂浆层8。由于所述挡墙层5由实心砖砌筑,其靠近绿地一侧均涂有防水砂浆层8,可防止尚未汇集于排水管中的上部积水渗入,保证结构稳定。同时也能起到模板作用,便于道路等结构基层混凝土的浇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形状或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