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蓄水箱的陶瓷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818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蓄水箱的陶瓷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位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蓄水箱的陶瓷盆。



背景技术:

陶瓷洗手盆分为柜盆、艺术盆、台盆等,中边盆属于柜盆的一种,是一种用于洗脸,清洁的盆具。

随着世界水资源的匮乏,以及国家节能减排口号的提出。因此设计一种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卫浴陶瓷盆,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蓄水箱的陶瓷盆,该陶瓷盆具有高效节水,结构简单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蓄水箱的陶瓷盆,包括陶瓷盆、水龙头、柜架、蓄水箱、过滤器、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冷水管道、热水管道、框架纵向脚、凹槽、横向板、废弃陶瓷颗粒层和活性炭层;

所述陶瓷盆上设置有水龙头,且所述水龙头分别连接有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其中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分别与外部的冷水源头和热水源头连接;所述陶瓷盆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其中第一出水口通过导管与蓄水箱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与下水道连接;所述蓄水箱内部还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由废弃陶瓷颗粒层和活性炭层组成,所述废弃陶瓷颗粒层位于活性炭层内层;所述陶瓷盆上还设置有柜架;所述柜架包括框架纵向脚和横向板,其中框架纵向脚与横向板形成主体构造,所述框架纵向脚中间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可以架设镜子玻璃。

进一步地,还包括出水口和轮子;所述蓄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可与外部马桶水箱连接,所述蓄水箱底面设置有轮子。

进一步地,还包括蓄水管阀门和出水管阀门;所述蓄水管阀门设置于第一出水口与蓄水箱之间的导管上;所述出水管阀门设置于第二出水口的管道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镜子玻璃,该镜子玻璃固定于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产品具有高效节水,结构简单的特点,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废弃陶瓷作为虑层,起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蓄水箱的陶瓷盆的整体结构实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蓄水箱的陶瓷盆的局部图片;

图3为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部件如下:

陶瓷盆1、水龙头2、柜架3、蓄水箱4、过滤器5、出水口6、轮子7、蓄水管阀门8、出水管阀门9、第一出水口10、第二出水口11、冷水管道12、热水管道13、框架纵向脚3.1、凹槽3. 2、横向板3.3、废弃陶瓷颗粒层5.1、活性炭层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具体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如图1所示,一种带蓄水箱的陶瓷盆,包括陶瓷盆1、水龙头2、柜架3、蓄水箱4、过滤器5、第一出水口10、第二出水口11、冷水管道12、热水管道13、框架纵向脚3.1、凹槽3. 2、横向板3.3、废弃陶瓷颗粒层5.1和活性炭层5.2;所述陶瓷盆1上设置有水龙头2,且所述水龙头2分别连接有冷水管道12和热水管道13,其中冷水管道12和热水管道13分别与外部的冷水源头和热水源头连接;所述陶瓷盆1底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0和第二出水口11;其中第一出水口10通过导管与蓄水箱4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11与下水道连接;所述蓄水箱4内部还设置有过滤器5,所述过滤器5由废弃陶瓷颗粒层5.1和活性炭层5.2组成,所述废弃陶瓷颗粒层5.1位于活性炭层5.2内层;所述陶瓷盆1上还设置有柜架3;所述柜架3包括框架纵向脚3.1和横向板3.3,其中框架纵向脚3.1与横向板3.3形成主体构造,所述框架纵向脚3.1中间设置有凹槽3. 2。还包括出水口6和轮子7;所述蓄水箱4上设置有出水口6,所述蓄水箱4底面设置有轮子7。还包括蓄水管阀门8和出水管阀门9;所述蓄水管阀门8设置于第一出水口10与蓄水箱4之间的导管上;所述出水管阀门9设置于第二出水口11的管道上。

应当理解,以上借助优化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详细说明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对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