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十字路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6017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市政十字路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十字路口。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

申请号为“201620951294.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包括斑马线、市政道路、人行横道、十字路口、行人护栏、水泥路面、植物绿化带和排水盖,所述市政道路的上方安装有行人护栏,所述行人护栏的一侧安装有人行横道,所述人行横道的表面安装有方形地 砖,所述市政道路的中部安装有植物绿化带,所述植物绿化带的上方安装有反光涂层,所述市政道路的表面安装有水泥路面,所述水泥路面的左侧安装有十字路口。

这种市政道路通过自动升降护栏的输入端与红绿灯装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可以合理的控制护栏的升降,保护行人,但是当红绿灯发生事故时,一般需要工作人员运送临时红绿灯到事故地点,同时还需要安排交警管理,在工作人员到达之前,十字路口便会处于无规则状态,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十字路口,具有应急迅速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十字路口,包括路口,所述路口中央设置有连通下水道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竖直的红绿灯,所述红绿灯底部延伸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一侧设置有与齿条配合咬紧的齿轮,所述凹槽一侧凹陷设置有位于齿轮一侧的方槽,所述方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自转的驱动电机,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稳固支撑杆的导向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市政十字路口处的红绿灯发生故障后,启动驱动电机,从而带动齿轮转动,使得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向上提升,此时凹槽内的红绿灯便会凸出路口,驾驶人员便可以根据路口中央的红绿灯正常行驶,当市政十字路口处的红绿灯正常工作后,便可以控制驱动电机反转,从而将凹槽内的红绿灯重新回到凹槽内,取得了提高应急速度的有益效果。下雨时,积蓄在路口的雨水可以通过连通下水道的凹槽直接流入下水道,避免路口处雨水积蓄,车辆容易打滑,取得了保护驾驶人员的辅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套设在支撑杆顶端的第一导向框,所述第一导向框外贴合套设有第二导向框,所述第二导向框外贴合套设有第三导向框,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三导向框的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杆与齿条向上移动后,便会带动第一导向框向上运动,由于第二导向框紧贴第一导向框,第二导向框也会跟随第一导向框向上运动,因此在支撑杆向上移动的时候,第一导向框、第二导向框和第三导向框会互相贴合并贴合支撑杆,从而对支撑杆起到导向与固定作用,取得了提高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向框底端延伸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第二导向框内侧壁设置有供定位块贴合滑移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限定定位块无法离开定位槽的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导向框跟随支撑杆向上运动时,第一导向框底端的定位块便会在定位槽内滑移,当定位块贴合挡块后,便无法继续移动,此时便会带动第二导向框跟随第一导向框向上运动,避免第一导向框与第二导向框之间松动,导致第二导向框不跟随第一导向框移动,取得了提高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向框的外侧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限位条,所述第三导向框的内侧壁设置有供限位条贴合滑移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导向框带动第二导向框向上移动后,第二导向框外的限位条便会贴合第三导向框的限位槽向上滑移,借助限位槽对限位条的限定,避免第二导向框与第三导向框之间的空隙导致第三导向框晃动,取得了提高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块位于齿轮上方,所述支撑块上表面形成自齿轮向另一端下落的斜坡形,所述支撑块末端设置有供水穿过支撑块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支撑块来支撑第三导向框,流入凹槽内的水落在倾斜的支撑块上表面后,会汇入支撑块下端的开口,并流走,避免了水落在齿轮与驱动电机上,导致机构损坏,取得了提高结构合理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块下端设置有套设在齿条外的密封套,所述齿轮位于密封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密封套来密封齿条,避免从开口落下的水沾湿齿条,导致齿条生锈,取得了延长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顶端铰接有上表面与路口平齐的端盖,所述端盖设置有供水通过的漏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端盖来遮住凹槽,从而车辆可以从端盖上经过,避免车辆经过凹槽时,卡在凹槽内,造成交通事故,同时漏孔也不会影响凹槽的泄水能力,取得了保护驾驶人员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顶端凹陷设置有端槽,所述端槽的内侧壁与端盖边缘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端槽对端盖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端盖长期受到车辆的压迫后受压变形,便无法正常转动,取得了提高结构合理性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在凹槽内上下移动的红绿灯,取得了提高应急速度的有益效果。积蓄在路口的雨水可以通过连通下水道的凹槽直接流入下水道,取得了保护驾驶人员的辅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用于表现凹槽与路口关系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凹槽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用于表现导向机构具体结构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导向机构与凹槽具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导向机构内部结构的C处放大图。

图中,1、路口;2、凹槽;21、方槽;22、支撑块;23、开口;24、密封套;25、端盖;26、端槽;27、漏孔;31、红绿灯;32、支撑杆;33、齿条;34、齿轮;35、驱动电机;4、导向机构;41、第一导向框;42、第二导向框;43、第三导向框;44、定位块;45、定位槽;46、挡块;47、限位条;48、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市政十字路口,包括路口1,路口1中央设置有底端连通下水道的凹槽2,凹槽2内设置有竖直的红绿灯31。

如图2所示,凹槽2顶端凹陷设置有方形的端槽26,凹槽2顶端铰接有上表面与路口1平齐的端盖25,端槽26的内侧壁与端盖25的边缘贴合,方形的端盖25设置有供水通过的圆形的漏孔27。避免车辆经过凹槽2时,卡在凹槽2内,造成交通事故。

如图3所示,红绿灯31底部延伸设置有方形的支撑杆32,支撑杆32的一侧沿自身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齿条33,凹槽2内设置有与齿条33配合咬紧的齿轮34,凹槽2的内侧壁凹陷设置有位于齿轮34一侧的方槽21,方槽2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34自转的驱动电机35,通过齿轮34来带动齿条33上下移动。

如图4所示,凹槽2内设置有用于稳固支撑杆32的导向机构4,导向机构4包括套设在支撑杆32顶端的第一导向框41,方形的第一导向框41外贴合套设有与第一导向框41形状相同的第二导向框42,第二导向框42外贴合套设有与第二导向框42形状相同的第三导向框43,凹槽2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三导向框43的支撑块22。

如图4所示,第二导向框42的外侧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半圆形的限位条47,第三导向框43的内侧壁设置有供限位条47贴合滑移的限位槽48,避免第二导向框42与第三导向框43之间的空隙导致第三导向框43晃动。

如图5和图6所示,支撑块22位于齿轮34上方,支撑块22上表面形成自齿轮34向另一端下落的斜坡形,支撑块22末端设置有供水穿过支撑块22的开口23。支撑块22下端设置有套设在齿条33外的密封套24,齿轮34位于密封套24内,用密封套24来密封齿条33,避免从开口23落下的水沾湿齿条33,导致齿条33生锈。

如图6所示,第一导向框41底端延伸设置有定位块44,第二导向框42内侧壁设置有供定位块44贴合滑移的定位槽45,定位槽45顶部固定设置有与定位块44截面相同的挡块46。借助定位槽45与挡块46对定位块44的限定,使得第二导向框42跟随第一导向框41运动。

使用过程:当市政十字路口处的红绿灯31发生故障后,启动驱动电机35,从而带动齿轮34转动,使得与齿轮34啮合的齿条33向上提升,此时凹槽2内的红绿灯31便会凸出路口1,驾驶人员便可以根据路口1中央的红绿灯31正常行驶,当市政十字路口处的红绿灯31正常工作后,便可以控制驱动电机35反转,从而将凹槽2内的红绿灯31重新回到凹槽2内,取得了提高应急速度的有益效果。

当支撑杆32与齿条33向上移动后,便会带动第一导向框41向上运动,由于第二导向框42紧贴第一导向框41,第二导向框42也会跟随第一导向框41向上运动,因此在支撑杆32向上移动的时候,第一导向框41、第二导向框42和第三导向框43会互相贴合并贴合支撑杆32,从而对支撑杆32起到导向与固定作用。

下雨时,积蓄在路口1的雨水可以通过连通下水道的凹槽2直接流入下水道,避免路口1处雨水积蓄,车辆容易打滑。借助支撑块22来支撑第三导向框43,流入凹槽2内的水落在倾斜的支撑块22上表面后,会汇入支撑块22下端的开口23并流走,避免了水落在齿轮34与驱动电机35上,导致机构损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