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5844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水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水坑模具。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时需要修筑集水坑,施工过程为,在挖好的坑内搭建钢筋,然后将模板箱放入坑内,将重物吊至模板箱上方并压在模板箱上,然后向坑内浇筑混凝土。需要吊装重物是为了防止模板箱受混凝土的重力影响而上浮,进而导致集水坑底混凝土标高偏高,造成后期清凿处理麻烦,导致产生多余费用。

但是,模板箱浮力大小与集水坑体积有关,即集水坑体积越大,对应的模板箱体积越大,所受混凝土的浮力越大。若采用传统的抗浮措施进行施工,在模板箱上堆放重物进行抗浮加固,工序复杂且不能保证模板箱稳定性。同时若因模板抗浮不到位引起集水坑底部混凝土标高偏高,即重物重量不够等问题均会导致集水坑的尺寸出现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的集水坑模板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水坑模具,简化浇筑工艺且性能稳定,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集水坑尺寸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水坑模具,包括用于成型的模板箱,所述模板箱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集水坑内的钢筋且竖直设置的定位杆,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能够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模板箱的上表面相抵以限制所述模板箱向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模板箱包括四个竖直设置的矩形模板,四个所述矩形模板首尾依次连接呈开口向上的长方体筒状。

优选地,包括多个所述定位杆,多个所述定位杆对称设置于相对的两个矩形模板的外侧,每两个对应的所述定位杆之间均连接有一个所述限位杆。

优选地,所述定位杆的顶端高于所述模板箱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两个所述定位杆的顶端。

优选地,包括四个所述定位杆和两个所述限位杆。

优选地,两个所述限位杆对称设置于两对所述定位杆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模板箱底部设置有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定位杆和所述限位杆具体为钢筋。

优选地,所述定位杆和所述限位杆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标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水坑模具,包括用于成型的模板箱,模板箱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集水坑内的钢筋且竖直设置的定位杆,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限位杆,限位杆能够与定位杆固定连接且与模板箱的上表面相抵以限制模板箱向上移动。通过定位杆和限位杆固定连接集水坑内的钢筋,同时与模板箱相抵,防止其受到混凝土的浮力后向上移动,代替吊装重物的方式,简化浇筑工艺,提高工作效率,加固方式更加稳定,避免浇筑过程中上浮,提高稳定性,保证集水坑尺寸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水坑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水坑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集水坑模具,简化浇筑工艺且性能稳定,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集水坑尺寸要求。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水坑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水坑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集水坑模具,包括用于成型的模板箱1,模板箱1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集水坑内的钢筋且竖直设置的定位杆2,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限位杆3,限位杆3能够与定位杆2固定连接且与模板箱1的上表面相抵以限制模板箱1向上移动。

具体地,定位杆2和限位杆3可以为钢筋,材料简单易得,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定位杆2和限位杆3可以焊接连接,也可采用螺栓连接,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通过定位杆2和限位杆3固定连接集水坑内的钢筋,同时与模板箱1相抵,防止其受到混凝土的浮力后向上移动,代替吊装重物的方式,简化浇筑工艺,且便于安装拆卸,提高工作效率,加固方式更加稳定,避免浇筑过程中上浮,提高稳定性,保证集水坑尺寸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集水坑模具中,模板箱1包括四个竖直设置的矩形模板11,四个矩形模板11首尾依次连接呈开口向上的长方体筒状。即模板箱1为一个具有开口的长方体,四个矩形模板11为长方体的四个竖直的侧面,矩形模板11内侧设置有木方2,且模板箱1内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钢管13,进一步提高强度。矩形模板11的内侧为面向模板箱1内部的一侧,矩形模板11的外侧为面向集水坑的一侧。

为了提高稳定性,可以包括多个定位杆2和多个限位杆3,多个定位杆2对称设置于相对的两个矩形模板11的外侧,即在一个矩形模板11的外侧依次设置多个定位杆2,同时在与这个矩形模板11相对的另一个矩形模板11的外侧同样依次设置多个定位杆2,两侧的定位杆2一一对应,且在每两个对应的定位杆2之间均连接有一个限位杆3。为了便于连接,使定位杆2的顶端高于模板箱1的上表面,限位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两个定位杆2的顶端。

具体地,包括四个定位杆2和两个限位杆3。其中两个限位杆3对称设置于两对定位杆2的内侧,即两个限位杆3分别位于两对定位杆2相对的一侧。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各部件的数量和设置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模板箱1底部设置有透气孔,便于排出混凝土内的空气,提高浇筑质量。还可在定位杆2上设置标尺,便于定位。

具体浇筑工序为如下:

在挖好的坑内搭建钢筋,根据模板箱1尺寸在集水坑内设置四根直径为18的竖直钢筋,作为定位杆2,底部伸入集水坑底部,顶端伸出于模板箱1上口20cm,然后与集水坑周侧钢筋焊接固定,然后将模板箱1吊入集水坑钢筋内,待模板箱1水平方向加固完成后,在模板箱1上部加设两道直径为18的水平钢筋,作为限位杆3,并控制标高后与竖向加固钢筋焊接固定,进行混凝土浇筑。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水坑模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