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2788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式港口水工建筑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适应大波浪且兼做码头和防波堤的带拱形板的大尺寸沉箱结构。



背景技术:

当常规沉箱结构所处的海域无掩护时,所受的波浪浮托力可能比较大,这将不利于结构的稳定性。此外,为了抵抗沉箱内的贮仓压力以及前侧较大的波浪力、船舶撞击力等作用,需要较多的隔板来减小跨度,当沉箱的尺寸较大时,将造成沉箱的隔板数量和混凝土用量较大,不利于工程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大尺寸沉箱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混凝土用量,节约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尾相接的防波堤侧内侧拱形隔板、左侧连接拱形隔板、码头侧内侧拱形隔板以及右侧连接拱形隔板,四块拱形隔板的拱顶方向均朝向沉箱内形成一容纳仓格,所述容纳仓格的外部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防波堤侧外侧拱形隔板、左侧外侧平板、码头侧外侧平板以及右侧外侧平板,所述容纳仓格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向外侧延伸至左侧外侧平板、码头侧外侧平板以及右侧外侧平板。

前述的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波堤侧内侧拱形隔板与防波堤侧外侧拱形隔板形成的防波堤侧仓格内设有若干块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与底板的下端齐平,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与防波堤侧内侧拱形隔板的上端齐平。

前述的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为三根,沿着防波堤侧内侧拱形隔板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前述的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连接拱形隔板、左侧外侧平板形成的左侧仓格中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右侧连接拱形隔板、右侧外侧平板形成的右侧仓格中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仓格的中部。

前述的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头侧内侧拱形隔板与码头侧外侧平板形成的码头侧仓格内设有若干块平行设置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下端与码头侧仓格对应的底板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上端与码头侧内侧拱形隔板的上端齐平。

前述的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板设为三根,沿着码头侧外侧平板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前述的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格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沿着容纳仓格高度方向分布的拱脚加强柱。

前述的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格内设有沿着容纳仓格长度方向分布的加强肋,所述加强肋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加强肋的一端连接防波堤侧内侧拱形隔板,另一端连接码头侧内侧拱形隔板。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通过适当开孔(即防波堤侧外侧拱形隔板1与防波堤侧内侧拱形隔板2形成的体积较小的防波堤侧仓格为无底)减小了波浪浮托力,增强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从而增加了结构对大波浪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拱形板、底板加强肋和底板开孔等方式,使沉箱尺度较大而沉箱隔板数量和厚度较小时,沉箱各部件的弯矩和剪力仍可以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而减小沉箱浇筑的混凝土及钢筋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的平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的侧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的正向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防波堤侧外侧拱形隔板;2防波堤侧内侧拱形隔板;3码头侧内侧拱形隔板;4左侧连接拱形隔板;5码头侧外侧平板;6左侧外侧平板;7第一连接板;8第四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10拱脚加强柱;11底板;12加强肋;13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4右侧外侧平板;15第三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可适应大波浪的沉箱结构,包括首尾相接的防波堤侧内侧拱形隔板2、左侧连接拱形隔板4、码头侧内侧拱形隔板3以及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3,四块拱形隔板的拱顶方向均朝向沉箱内,由四块拱形隔板形成一容纳仓格,容纳仓格贮仓压力方向朝向沉箱外,所述容纳仓格的底部设有底板11,即该容纳仓格为有底结构,所述容纳仓格的外部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防波堤侧外侧拱形隔板1、左侧外侧平板6、码头侧外侧平板5以及右侧外侧平板14,所述底板11向外侧延伸至左侧外侧平板6、码头侧外侧平板5以及右侧外侧平板14,即防波堤侧外侧拱形隔板1与防波堤侧内侧拱形隔板2形成的体积较小的防波堤侧仓格为无底结构,且防波堤侧仓格内设有若干块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7的下端与底板11的下端齐平,所述第一连接板7的上端与防波堤侧内侧拱形隔板2的上端齐平,一定程度上减小波浪浮托力的影响,所述防波堤侧外侧拱形板1的拱顶方向朝向沉箱外,从而波峰荷载较大时合力方向朝向沉箱内。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7设为三根,沿着防波堤侧内侧拱形隔板2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受力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连接拱形隔板4、左侧外侧平板6形成的左侧仓格中设有第二连接板9,所述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3、右侧外侧平板14形成的右侧仓格中设有第三连接板15,所述第二连接板9、第三连接板15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仓格的中部。左侧外侧平板6、右侧外侧平板14用以形成直线边界,可以使相邻的沉箱易于拼接,分别与左侧连接拱形隔板4、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3形成的左侧仓格、右侧仓格均为体积较小的有底结构,当仓格中填充满粗砂或碎石等填料后由于体积较小可以增强结构的整体性。第二连接板9、第三连接板15的高度分别与周围的隔板相等,二者作用相同,一方面减小了左(右)侧外侧平板的水平向弯矩和剪力,另一方面减小了左(右)侧连接拱形隔板和左(右)侧外侧平板的竖向弯矩和剪力。

进一步的,所述码头侧内侧拱形隔板3与码头侧外侧平板5形成的码头侧仓格内设有若干块平行设置的第四连接板8,所述第四连接板8的下端与码头侧仓格对应的底板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8的上端与码头侧内侧拱形隔板3的上端齐平。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接板8设为三根,沿着码头侧外侧平板5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码头侧外侧平板5用以形成直线岸线,方便安装橡胶护弦和靠船,同时与码头侧内侧拱形隔板3围成一个体积较小的码头侧仓格,此码头侧仓格为有底结构,当该码头侧仓格中填充满粗砂或碎石等填料后由于体积较小可以增强结构的整体性。第四连接板8的高度与周围的隔板相等,用以连接码头侧内侧拱形隔板3和码头侧外侧平板5,并减小其跨度,其作用一方面减小了码头侧外侧平板5的水平向弯矩和剪力,另一方面减小了码头侧内侧拱形隔板3和码头侧外侧平板5的竖向弯矩和剪力。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仓格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沿着容纳仓格高度方向分布的拱脚加强柱10,即在沉箱首尾相接的四个拱形隔板相交形成的拱脚处设置有拱脚加强柱10,其厚度需要保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用以承担从相对应的拱形板传递过来的力,使之与拱形板一起构成拱结构,使缺少横向隔板支撑时,防波堤侧外侧拱形隔板1、防波堤侧内侧拱形隔板2、码头侧内侧拱形隔板3、左侧连接拱形隔板4以及右侧连接拱形隔板13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并使其水平向弯矩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仓格内设有沿着容纳仓格长度方向分布的加强肋12,所述加强肋12固定在底板11上,所述加强肋12的一端连接防波堤侧内侧拱形隔板2,另一端连接码头侧内侧拱形隔板3,底板加强肋12的设置可以分担一部分基顶应力及波浪浮托力等在底板上引起的弯矩和剪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