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通型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378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易通型马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桶,尤其涉及一种易通型马桶。



背景技术:

马桶为也叫座便器,是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现有的马桶的构成为包括底座、同底座连通的水箱、铰接在底座上的座圈和连接在底座上的马桶盖,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容置腔,底座内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底部的排出通道,将水箱开启而使得水箱内的水流向容置腔和当水箱内的水位低于设定时使得水源的水补充给水箱的进出水控制机构。使用时,通过进出水控制机构使水箱内的水排到容置腔内而容置腔内的物体经排出通道排出,进出水控制机构在水箱内的水排出后控制出水阀(控制水箱和容置腔通断的阀)关闭和进水阀(控制水箱和水源的通断的阀)开启、使得水补充到水箱内、水箱内的水补充到设定高度时在控制进水阀关闭。马桶使用时会产生堵住的现象。现有的马桶堵住时不能够通过自身的部件进行疏通、而是通过吸盘伸封盖住排污通道的进口端进行反复按压拔出动作促使堵塞在排出通道内的物体松动换位、使得物体能够排出,所以现有的马桶通堵时不但需要另行准备器具导致不便而且通堵过程中会导致污物在容置腔内产生翻滚而产生令人想吐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利用自身部件进行通堵的易通型马桶,解决了现有的马桶需要另行提供吸盘进行通堵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易通型马桶,包括底座、同底座连通的水箱、铰接在底座上的座圈和连接在底座上的马桶盖,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容置腔,所述底座内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底部的排出通道,所述水箱设有储水腔和控制储水腔与容置腔的通断及储水腔与水源的通断的进出水控制机构,所述储水腔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水箱部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盖包括密封板和用于将密封板密封连接在底座上而封盖住所述容置腔的弹性抱箍,所述马桶盖的一端密封固接在所述底座靠近水箱的一端上,所述水箱设有增压水缸,所述水箱部出水通道内设有朝向所述容置腔开启的第一单向阀,所述增压水缸的上端通过连通孔同所述水箱连通、下端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增压缸部出水通道,所述增压缸部出水通道设有朝向所述容置腔开启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大于所述增压水缸内的水所产生的水力,所述增压水缸内设有增压活塞。本实用新型的马桶盖能够和底座形成一个密封腔,通过水箱内的水进行增压实现疏通,水压不够时能够通过增压缸给容置腔内补水而实现增压以促使疏通。疏通时不会产生翻滚现象而且无需另行准备工具。通过注水增压,增压效果好。如果注气增压则由于气体在压力增大时会产生缩小,增压效率会不然液体增压。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板为柔性结构,所述密封板的展开面积大于容置腔的开口面积。能够通过改变密封板的位置来改变容置腔内的气压,实现对压力的提高,以提高疏通时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水箱能被所述马桶盖盖住。马桶盖多半时候为处于开启状态的,此时可以通过将马桶盖盖在水箱上对水箱进行防护,以通过清洁时的方便性。马桶盖盖在水箱时为朝向容置腔的一侧朝上的(也即为该侧积粉尘),清底座洁时通过将马桶盖盖在底座上,然后通过容置腔内的水进行洗,清洗时水不容易散落到地面上、便于保存地面的干燥。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板为塑料布。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增压水缸内设有驱动增压活塞上升而复位的活塞复位弹簧。增压活塞复位时方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无需借助吸盘既能够完成通堵;通堵时为挤压式的,物体不容易产生翻滚,通堵时的舒适性好;利用水填充来增加压力,增压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马桶的马桶盖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马桶准备进行通堵时的示意图。

图中:底座1、容置腔11、水箱2、储水腔21、连通孔211、水箱部出水通道212、增压水缸22、增压缸部出水通道221、第一单向阀23、第二单向阀24、锥形堵头241、合阀弹簧242、增压活塞25、活塞复位弹簧26、第三单向阀27、座圈3、马桶盖4、密封板41、弹性抱箍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易通型马桶,包括底座1、水箱2、座圈3和马桶盖4。

底座1的上端面上设有容置腔11。底座1内设有连通容置腔的底部的排出通道。

水箱2连接在底座1的后端上。水箱2设有储水腔21。储水腔21设有水箱部出水通道212。水箱部出水通道212用于将储水腔21的和容置腔11连通。水箱2还设有将水箱部出水通道212开启而使得储水腔23内的水流向容置腔和当储水腔23内的水位低于设定时使得水源的水补充给储水腔21的进出水控制机构。

座圈3铰接在底座1的后端上。座圈3位于底座1和马桶盖4之间。底座1、水箱2和座圈3的以上结构为现有结构。

马桶盖4包括密封板41和弹性抱箍42。密封板41为塑料薄膜结构。弹性抱箍42为橡胶环。弹性抱箍42沿密封板41的周缘延伸。弹性抱箍42同密封板41密封连接在一起。密封板41位于弹性抱箍42所围成的区域内的部分的面积大于容置腔11的开口面积。弹性抱箍42的后端密封固定在底座1的后端上而实现马桶盖4和底座的连接。

水箱2还增压水缸22。水箱部出水通道212设有第一单向阀23。第一单向阀23朝向容置腔11开启。储水腔22和增压水缸22的上端通过连通孔211连通。增压水缸22的下端设有增压缸部出水通道221。增压缸部出水通道221连通增压水缸22和容置腔11。增压缸部出水通道221设有朝向容置腔11开启的第二单向阀24。当增压水缸22内的水位达到设定的最大值时,水箱内的水压所产生的压力小于第二单向阀24的开启压力、也即水的静压不能够开启第二单向阀。储水腔23内设有增压活塞25和活塞复位弹簧26。增压活塞25上设有朝向增压水缸22内开启的第三单向阀27。活塞复位弹簧26为压簧。活塞复位弹簧26用于驱动增压活塞25向上移动而复位到位于连通孔211上方。

水箱2能被马桶盖4盖住。图中是为了观察方便,而使得马桶盖处于没有盖住水箱的位置、如果马桶盖4的上端继续朝后转(即朝图中右转)则能够盖到水箱2上。

参见图2,第二单向阀24包括锥形堵头241和驱动锥形堵头241朝向增压水缸移动的合阀弹簧242。增压缸部出水通道221设有锥形段。锥形堵头241位于锥形段内。锥形堵头241朝向增压水缸的一端为小径端。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马桶堵塞时进行通开的方法为:

第一步、将密封板41以朝远离容置腔的方向张开的状态盖在容置腔11和座圈3时上,弹性抱箍42张开且越过座圈后套到底座1的外部,松开弹性抱箍使得锥形堵头241弹性收缩变形而密封箍紧在底座1上,从而使得马桶盖4密封盖上在容置腔上而形成一个密封空间。

第二步、将水箱2的储水腔21内的水排到容置腔11内使得底座也即容置腔内的压力第一次升高,如果该步中排出通道仍旧堵塞(也即马桶没有被疏通)则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朝容置腔11内按压密封板42进行二次增压。如果二次增压后仍旧堵塞则按压增压活塞25使得第二单向阀24开启,从而将增压水缸22内的水压到容置腔11内使得容置腔内的压力第三次升高。使增压活塞复位、活塞复位过程中经连通孔进入增压水缸内且位于增压活塞25时上方2的水经第三单向阀27流入增压水缸内,当增压活塞高于连通孔时则水经连通孔直接进入增压水缸内。按压增压活塞24一次进行增压没有疏通时则在增压水缸内的水灌满后继续按压增压活塞、直到排出通道被通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