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排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949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改良的排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盖,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的排水井盖,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城市的道路和小区中,为了防止道路积水,在很多地方设置井排水井,排水井设置井盖。井盖的结构通常需要保证排水顺畅,而且还不能影响正常的道理通畅,如果排水孔过大,往往会对行人等造成安全隐患,但是在降水量大情况下,需要排水井盖能够顺畅的将地面积水排除,过小的排水孔往往排水不畅,大量的积水往往携带一些杂物,杂物会堵塞排水井盖,使得排水井盖的透水能力下降,影响排水的速度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排水井盖,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良的排水井盖,其包括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上设置有至少用以移动所述井盖本体的拉杆,所述井盖本体包括至少一圆形上盖、圆形下盖以及设置于圆形上盖和圆形下盖之间的侧壁,所述圆形上盖、圆形下盖和侧壁围合形成的一腔体,所述圆形上盖和圆形下盖均由复数个同心设置的圆环与复数个过圆心设置的凸条组成,所述圆环与凸条交叉形成复数个透水网孔,且所述凸条的顶部高度高于所述圆环的高度;所述侧壁包括具有复数个透水网孔的透水部和设置于所述透水部下部的阻挡部。

进一步的,所述凸条设置于圆环的上部,或者,凸条与圆环交叉设置,所述圆形上盖或圆形下盖的凸条数量为4-6条,所述凸条的厚度为3-8mm。

进一步的,任意相邻两条凸条之间的夹角相等。

进一步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圆环之间的间距相同,相邻两个所述圆环之间的距离为5-10mm。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与所述井盖本体活动连接,所述井盖本体具有与所述拉杆配合的容纳腔体,所述拉杆能够沿所述容纳腔体上下运动。

和/或,所述拉杆与所述容纳腔体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为弧形拉杆,所述拉杆的弧度与井盖本体的弧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部的高度为5-15mm。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上盖的凸条与圆形下盖的凸条相互错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的排水井盖通过设置双井盖,在上盖和下盖之间设置能够透水的侧板,且上盖和下盖均具有蛛网结构,蛛网结构中的凸条将井盖分成若干个扇形区域,可以有效的隔离异物;上盖和下盖的凸条错开设置可以有效的阻止透过上盖的异物进入下水管道,在排水井盖本体上设置可以伸缩的拉杆,能够起到方便检修和移动井盖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改良的排水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改良的排水井盖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改良的排水井盖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改良的排水井盖结构拉杆伸出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一种改良的排水井盖拉杆缩进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良的排水井盖,其包括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上设置有至少用以移动所述井盖本体的拉杆,所述井盖本体包括至少一圆形上盖、圆形下盖以及设置于圆形上盖和圆形下盖之间的侧壁,所述圆形上盖、圆形下盖和侧壁围合形成的一腔体,所述圆形上盖和圆形下盖均由复数个同心设置的圆环与复数个过圆心设置的凸条组成,所述圆环与凸条交叉形成复数个透水网孔,且所述凸条的顶部高度高于所述圆环的高度;所述侧壁包括具有复数个透水网孔的透水部和设置于所述透水部下部的阻挡部。

进一步的,所述凸条设置于圆环的上部,或者,凸条与圆环交叉设置,所述圆形上盖或圆形下盖的凸条数量为4-6条,所述凸条的厚度为3-8mm。

进一步的,任意相邻两条凸条之间的夹角相等。

进一步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圆环之间的间距相同,相邻两个所述圆环之间的距离为5-10mm。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与所述井盖本体活动连接,所述井盖本体具有与所述拉杆配合的容纳腔体,所述拉杆能够沿所述容纳腔体上下运动。

和/或,所述拉杆与所述容纳腔体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为弧形拉杆,所述拉杆的弧度与井盖本体的弧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部的高度为5-15mm。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上盖的凸条与圆形下盖的凸条相互错开设置。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井盖本体也可以一体设置。

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请参阅图1-5,一种改良的排水井盖,其包括井盖本体10,井盖本体上设置有至少用以移动井盖本体10的弧形拉杆15,井盖本体1包括圆形上盖101、圆形下盖102以及设置于圆形上盖和圆形下盖之间的侧壁103,圆形上盖101、圆形下盖102和侧壁103围合形成的一腔体,圆形上盖101和圆形下盖102均由复数个同心设置的圆环12与复数个过圆心设置的凸条11组成,圆环12与凸条11交叉形成复数个扇形的透水网孔,且凸条11的顶部高度高于圆环12的高度,且上盖的凸条和下盖的凸条错开设置;侧壁103包括具有复数个透水网孔的透水部13和设置于透水部下部的阻挡部14。

降水可以透过上盖的扇形网孔进入下水道,或者当路面积水时,流水与排水井盖接触,阻挡部可以使泥沙等密度大的杂物沉积,当积水深度大时,积水可以从侧壁和上部同时排出;即使侧壁的排水孔被异物阻塞,上盖依然可以工作,并且上盖和下盖设置的凸条可以将上盖和下盖分成若干扇形区域,凸条可以防止本区域的异物进入相邻的扇形区域,能够保持排水的顺畅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的排水井盖通过设置双井盖,在上盖和下盖之间设置能够透水的侧板,且上盖和下盖均具有蛛网结构,蛛网结构中的凸条将井盖分成若干个扇形区域,可以有效的隔离异物;上盖和下盖的凸条错开设置可以有效的阻止透过上盖的异物进入下水管道,在排水井盖本体上设置可以伸缩的拉杆,能够起到方便检修和移动井盖的作用。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